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崔宁本名崔旰,后被皇帝赐名崔宁,出身博陵崔氏。

博陵崔氏,在唐朝以前,始终是著名的大族,跻身于士族之列的。

他的出身就高人一等,而且家族世代都学习儒学,按理说他应该早早就会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可是他自己对儒家那一套东西不感冒,却单单喜欢纵横家理论。这样一来,就和朝廷的主流价值观不相容了,因此不受重用。

于是不得已,到了川蜀,混迹于军队中,后来混到折冲郎将职务。

宝应初年,吐蕃人入侵西山,攻占了柘、静等州,皇帝下诏要夺回失地,剑南节度使严武派崔宁率兵西征。

崔宁领兵抵达敌人占领的城下后,一看城墙都是石头筑成的,无法攻打,大军遇阻,崔宁犯了愁。

经过实地勘察,他们发现城墙的东南角有一丈多长墙体是土筑的,于是就从这里下手了。他们在此处挖地道,终于在第二天夜里攻占了此城。

打下敌人的据点,朝廷的疆域一下子扩大了几百里地。于是崔宁的名声开始传的玄乎起来,敌军害怕地相互说:“崔宁军是神兵,有土行孙的绝技。”

崔宁得胜后,大军凯旋而归时,受到严武隆重的欢迎,他用七宝车把崔宁迎进城,老百姓组成热烈的欢迎队伍。

从此开始,崔宁大名广为天下人所知。

后来崔宁因功升职,担任了西川节度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768年(大历三年),崔宁到京城来述职,受到唐代宗李豫的接见,对于能保境安民的边关名将,李豫是很厚爱的,为了显示皇恩浩荡,李豫特赐名“崔宁”,从此以后,崔旰这个本名就成为了历史。

公元779,崔宁在外终于熬到头了,进京任职,升任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任御史大夫,同时还兼任皇陵使。

虽在中央任要职,但还遥领西川节度使,所以说始终还握有相当的兵权。

公元783年(建中四年),唐德宗朝,朝廷发生一件大事,那就是泾原兵变。此次事件对朝廷的影响,是除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之外,最严重的一次内乱。

兵变发生后,唐德宗仓皇逃离长安城,在少数护卫的簇拥下逃至奉天(今陕西乾县)避难。

朝廷泾原兵变的主因之一,就是唐德宗时期朝纲废弛,奸臣当道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是重用了大奸臣卢杞。

卢杞长相甚丑,《新唐书》称:“体陋甚,鬼貌蓝色。”形体丑陋不堪,还生有一副暗蓝色的面孔,那不是像影视里的恶鬼一样了?

可就这么一个丑八怪,偏偏得到唐德宗的器重,任命他为朝廷的首席宰相。

卢杞是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他担任宰相期间,独揽朝政,陷害了许多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大臣,像宰相杨炎、张镒、御史大夫严郢、太子太师颜真卿等人,都先后死在了他的手上。

皇帝逃到奉天后,在那里过得就很憋屈了,崔宁为此心里难过,就对亲近的人说:“皇上聪明,从善如流,只是被卢杞等迷惑才到了这地步。”说完落下伤心之泪。

谁知道他的话不几天就传到卢杞耳中,这一下就让卢杞给惦记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因为被贼偷只是偶尔一把;如果被贼惦记上,不知哪天就会被洗劫一空的。

卢杞一看这个崔宁不识趣,就开始找崔宁的茬了。

卢杞听京兆尹王翃说,他们逃出长安时,自己是和崔宁一起从延平门出逃的,一路西行,崔宁多次下马上厕所,时间都很长。

卢杞听到这个消息,知道整倒崔宁的机会来了,就示意王翃向唐德宗如此汇报。

王翃于是对唐德宗汇报:“我与崔宁一同离开京城,走在半路时,崔宁有几次下马,到僻静的地方撒尿,久久不回。臣看他的意思,他是在观望,看样子想做个骑墙派。”

卢杞听说此事后,觉得能做文章,就示意王翃把此事报告皇帝。

叛军在长安站稳脚跟后,拥立前太尉朱泚僭越称帝。

朱泚使用了反间计。在他搭建的朝廷班子中,任命柳浑为宰相,崔宁为中书令。

有了朱泚这个公开的任命,就差他们之间的来往书信了。于是王翃找到崔宁过去的书记官,逼他伪造了崔宁给朱泚的书信。

拿到这些“证据”后,卢杞就开始行动了,他上奏皇帝说:“崔宁本来就没有效忠皇帝的衷心,和叛贼暗通曲款,先是叛贼任命他为中书令,现在又查获他给叛贼的书信,所有的事情都很清楚了。”

说完这些,怕唐德宗下不了决心,又烧了一把火:“如叛贼从外进逼,奸臣在内响应,那么朝廷就彻底完了。”

他这一句话就等于判了崔宁的死刑。

唐德宗让宦官以宣诏为名,召崔宁进帐,崔宁到来后,早就准备好的两位大力士,从后面上来将崔宁绞杀。

崔宁虽然被杀了,毕竟是朝廷重臣,朝廷要出个昭告才行,于是这个任务派到谏议大夫、翰林学士陆贽的头上。

陆贽起草文书,想再看一下崔宁给朱泚的信,以证实此事,但卢杞却打马虎眼:“信已丢失了。”

本来唐德宗还想诛灭崔宁家族。但崔宁死后,朝野上下一致为他喊冤,唐德宗这才赦免他的亲属。

崔宁无意中说了一句话,得罪了卢杞,就遭到这个结局,让人听了不禁唏嘘。

看来,古人云“宁可得罪君子,也不要得罪小人”,这句话说得太到位了。

参考资料:《新唐书》 《资治通鉴》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老衲侃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