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徐亚辉

在一个小学四年级的班里,有两个孩子的成绩分别排第一和第二。排第一的孩子各科成绩都是拔尖,他的童年早已被妈妈安排的超密课程收割完毕。妈妈下班后什么也不做,就陪在他身边做作业和各种习题;老师在家长群里将其树为典范,号召各家学习。

不久前的一次数学考试,久居第一的孩子一落千丈,考出了42分的惊人成绩,他的妈妈几近疯癫。紧接着,排第二的孩子在另一次考试中也滑落谷底,差点被爸爸打死。

还有另外一个孩子,手机被父母没收,强压之下保持成绩名列前茅。有一次父母听到同龄孩子因学业压力导致自杀,吓得赶紧把手机还给了孩子。结果孩子每天玩到半夜,但成绩依然优秀;最近考了98分全班第一,回家后还是吓得不轻,生怕安抚不了焦虑的大人。

以上的例子在生活中虽属个案,但细思极恐。我们需要动用一些象征性的思维去理解这样的局面:学习成绩的“掉崖”,意味着孩子在精神层面已经实施“自杀”,或者被逼到悬崖边上还要保持金鸡独立,恐怕这姿势太过惊险。更普遍的状况是父母和孩子常年为学习的事情在慢性拉扯,双方疲惫不已。

No

-Child-

0 1

孩子的生活空间被设置

精神世界正在遭受剥夺

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已经被历史验证过了,这本身没什么问题;但如果父母眼里只有学习且对孩子进行“施虐”,置心灵上的承受能力及发展于不顾,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将助长孩子被命运抛弃的几率。

这暗含了父母潜意识中对分离的恐惧:你跟不上时代,就可以回来跟着我。当然,父母在意识层面是很难承认这一点的。

绝大多数父母可以在理性上明白除了学习,孩子还有玩、交友等需求,也很“大方”地给孩子让出空间,吃喝玩乐全部满足甚至允许谈恋爱;但在这些变形的手法下,学习,仍是痛点。

尤其当看到孩子玩得投入开心时,情不自禁就会放出那支冷箭,“要是把玩的劲头都用在学习上,远不止现在这个样。”

学习和娱乐,本来是“学玩相长”的一对,在本质上是一回事,都是孩子的内在活力向外延伸的体现;在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可以玩得开心,学得投入,蓬勃生长。但在社会大背景影响下,我们不得不人为地把学习和玩分裂开:看见孩子学习就安心,看见玩就心不甘情不愿。

表面云淡风轻,深处暗流汹涌,这是卷入孩子学习问题中的很多家长内心的真实写照。他们同时有一个假设:我满足你学习以外所有的需求,你总该给我好好学习了吧。

No

-Child-

0 2

父母如此“深情”地对待

会收获孩子“无情”的回馈

孩子天然的本领就是无缝对接父母的潜在愿望,或无声满足或隐形抵抗。看起来心安理得享受父母各种讨好的投喂,显得没有良心;但另一边并未见对玩有所收敛,让父母觉得怎么就生了个无情的孩子,直到心理防线被击溃,双方大吵一架,关系再度恶化。

父母过度关注学习,认为学习是对的、好的;学习以外的事情是错的、坏的(潜意识未修通的情况下),就会把无法忍受的“错和坏”投射出去,与孩子之间形成了诡异的配对,即,需要在孩子身上看见那些“坏”,然后加以控制。这时,孩子也只有选择“坏”,专门做些让父母糟心的事,以提供父母控制的材料。

另外,通过打“内疚”牌期待孩子呈现父母想要的样子,这种做法不仅可能没效,也会为孩子今后的人生埋下被PUA的祸根。他在精神上会对内疚感挥之不去,在成年后的伴侣关系、合作关系中不断被要求满足对方;即便遇到宽松的关系,他也会因陌生感而主动拒绝。

更可悲的是,他还会PUA自己。在心理咨询中,有太多来访者认为自己是讨好型人格,经常以满足别人为己任,一旦想到要拒绝别人,还会给自己贴上“我是一个冷漠的人”的标签。

当我们感觉到被外部操控,内在又猛烈攻击自己;如此“腹背受敌”的关系模式足以搞垮一个人,只是时间而已。

No

-Child-

0 3

过度关注即阻挡

孩子内在发展所需的空间被压缩

一个妈妈跟我讲,她家老二从小被奶奶带大。奶奶是个事无巨细的人,始终如照料小婴儿一般把孩子带到5岁。孩子入学后,有一次班里搞活动,需要他上台唱一首歌。妈妈陪着孩子提前练习了好久,在家里每次都唱得很熟练;可登台当天,刚唱了一句,就卡壳无法继续了。孩子涨得满脸通红,几乎要哭出来。老师见状,临时拉了其他几个孩子上台陪着一起,最后才磕磕绊绊唱完。

这就是孩子在台上被聚焦的那一刻,激活了在养育过程中被“吞噬”的恐惧,他需要更多的小伙伴更大的力量,才能缓解对自我消失的焦虑。

奶奶的养育方式侵占了孩子的一个“过渡性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孩子需要发展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不再是通过简单的喂饭、增减衣服和对安全问题的绝对控制,不再是身体上的;而是允许孩子有更多探索的机会,发展身体以外的,在心理上能够跟养育者发生联系的能力。孩子需要在这个空间里体验到,周围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创造,这将为他以后真正的自主性奠定扎实的基础。

具体来说,如果这个上台的孩子充分拥有过这样的过渡性空间,他在台上那一刻就有能力在紧张的气氛中,内心去创造一个安全的自我稳定的基地,会支撑自己独立完成演唱。进一步看,孩子以后的抽象概括能力,比喻象征能力,整体理解事物的能力都将不断增强,这在成年以后会帮他处理很多复杂的人际关系,丰富生活的乐趣,练就富有韧性而稳定的人格。

难道,这不是父母真正希望的吗?正如曾奇峰老师所言:所有的竞争,最终都体现为人格层面的竞争。

No

-Child-

0 4

所谓叛逆:

凡是你说的我就反对,即使那是我的需要

父母通常把孩子不听自己的话统称为叛逆,并加以严格管控。这同时带来两个问题:谁在叛逆?怎么叛逆?

如果无法理解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只是单方面认为孩子叛逆,倒不如说是父母叛逆;因为没有懂得和尊重孩子的内在规律。

青少年对外界和对父母的看法是在不断变化的,看起来日新月异难以掌控,但他们对父母在情感上的依恋是一直存在的。如果父母过于关注学习问题,就相当于抽掉了可被依恋的情感部分,这会让孩子感到失落、失望、孤独和不被理解。与此同时,他们也需要发展同伴的依恋关系,在新的关系中体验满足或者遭遇挫折。

再者,当孩子被过度关注,由于他的自我同一性、价值观和自我期待等都尚未完善,很多时候分辨不清楚哪些是自我的欲望,哪些是父母的期待;而当他自己的欲望和父母重合时,也会本能地进行反抗。比如,拿到好成绩,在竞争中胜出,考上心仪的学校,正常情况下这是父母和孩子同样的追求;但由于父母用力过猛,孩子的动力遭到损毁,亲子关系变成两厢不情愿,让家庭的活力处于阻滞状态。这样的场景,在许多成年人身上也屡见不鲜,使个人发展非常受限。

No

-Child-

0 5

你希望孩子把玩的劲头用到学习上

孩子希望你把紧盯他的劲头用在自己身上

玩是孩子的过渡性空间,是产生创造力的根源,从精神分析角度看,孩子需要通过这个空间在幻想层面去弥补内在母亲的不完美,进而发展出迎接不足和应对痛苦的能力,这将是至关重要又伴随一生的护身符,可以称之为“真自我”。这种能力包括但不仅限于学习,拥有它,将拥有人生整体的尊严。

反过来讲,如果一个孩子只会学习,那么他拥有的是更多“假自我”,在遇到学习以外的挫折时,应对起来就显得捉襟见肘,后劲不足。其实,真假自我没有对错,只在如何勾兑和运用;但父母最好不要人为地给孩子筑起过多的“假自我”,干扰心灵的自由。

父母们也大可不必抓住孩子的某种行为急于扭转,如此效率太低,而是尽可能地试着去感同身受,学习理解背后的意义,改善成长环境,营造一种健康的关系氛围,再多些耐心,让问题自然化解。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先努力提升自身对生活的满意度再谈别的,避免家庭成员之间总是相互消耗的关系。

以上,不管做得到做不到,都不存在完美。缺憾也是完美的必要组成部分。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很欣赏民国时期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的态度:放低天伦的辈分,做到知己和友谊的了解。

作者:徐亚辉,二级心理咨询师,UM心理主笔;做人性的观察员与理解者。

关注我,关注儿童青少年,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