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开播至今已有六季,涌现出无数热爱诗词、学富五车的选手,他们在舞台上过五关斩六将,以诗会友,与全国观众共同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除了这些满腹经纶的选手之外,聚光灯下还云集着几位拥有高深的古诗词功底与丰富人生阅历的专家评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如康震、郦波、蒙曼、王立群等大学名教授,而这四位专家不约而同地都曾担任过《百家讲坛》的主讲师。康震教授主攻诗歌领域,曾对李白、杜甫、苏东坡等人的人生经历与经典佳作侃侃而谈。郦波教授拥有丰富的文史知识与温和儒雅的形象,他将曾国藩、戚继光等伟大历史人物的故事讲述得精彩纷呈。

蒙曼教授被誉为“国学女大师”,她用妙趣横生、通俗易懂的讲述方式将武则天、唐玄宗等伟大帝王的复杂人生呈现给观众。王立群教授被誉为“百家讲坛最佳学术主讲人”,他的节目富有极强的学术性与专业性,但又不缺通俗性与可读性。

不过,虽然《中国诗词大会》成为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型文化类节目,但节目中的专家评委却屡遭质疑。不少网友吐槽蒙曼、王立群等教授主攻专业并不在诗歌,而是历史专业,仅凭些许文学常识与业余兴趣便能轻而易举坐上评委之位。还有网友认为康震教授在解读诗歌、作画、口占等方面屡屡翻车,几乎没有真才实学。

此外,还有网友疑惑,这些教授学者在解读诗歌时总能深度剖析、侃侃而谈、妙语连珠,让观众与选手醍醐灌顶、如沐春风。为何大学教授鉴赏诗词,满腹才华,但是自己却无法作出优秀的作品,并且时常翻车呢?

康震作诗遭质疑

康震教授凭借温文尔雅的外表与幽默风趣的谈吐在《中国诗词大会》圈粉无数,被观众亲切地称为“诗词男神”。他在讲解与鉴赏古诗词时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诗词的奥秘所在,网友们纷纷称康教授的解读充满画面感,拉近了读者与古代诗人的距离。

不过,相比于诗歌鉴赏,康震教授在创作诗歌方面屡遭质疑,更有人讽刺其真实水平不过尔尔。例如,康教授曾做过一首七律,却被网友们质疑水平低下,连入门级别都不到。更有网友在博客上写了一首打油诗讽刺康教授,其中两句为:“教授无才挥令箭,装模作样误学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显然,这位网友认为康教授没有才华,空有一个“教授”称号,随意写诗误导观众。那么,究竟是这位网友言过其实了还是康震教授的创作水平实在低下呢?康教授的七律如下:

玉龙浩荡周天卷,高臂长空纵横旋。
巨厦雪迎拔地起,千秋学府续来篇。
更喜礼放花飞炮,犹似轻雷报春还。
新筑场泥谈笑里,京师放歌唱丰年。

七律诗对格律的要求极其严格,整首诗共有八句组成,每句诗都有七字。每两句为一联,可分为首联、颔联、颈联与尾联。康教授的七律在押韵上没有大问题,都是押韵,但在平仄上却漏洞百出。

例如,首联的上句“玉龙浩荡周天卷”的平仄为“仄平仄仄平平仄”,那么下句应当为“平仄平平平仄平”才合乎常理。然而,康教授所作的“高臂长空纵横旋”竟变为“平仄平平平平平”。

创作格律诗最忌讳三平调,即最后三字皆是平声字,因为诗歌讲究抑扬顿挫、有起有落,倘若最后几字都是平声,朗读起来就没有起伏,达不到抑扬顿挫的效果。况且这首七律首联的下句为五平调,效果比三平调更差。

此外,七律还要求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倘若实在没办法对仗 ,那么颈联的上下两句也必须对仗,且要讲究平仄与押韵。不仅如此,对仗还要避免语义和句法太过相似。例如,柳宗元诗《登柳州城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的颔联与颈联分别为:“惊风乱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这两句诗看似对仗和谐工整,词性一致,但两联皆是主谓宾的形式。“惊风”与“岭树”是主语,“乱颭”与“重遮”是谓语,“芙蓉水”与“千里目”是宾语,虽然前后相互对应,但在语言结构形式上完全雷同,读来略显单调,缺乏变化感与新意。

而康震教授的这首七律几乎没有对仗可言,单看颔联,“巨厦”如何对“千秋”?“雪迎”如何对“学府”?颈联中的“更喜”与“犹似”勉强相对,但后面几个字前面不搭后语,结构混乱,毫无对仗可言。综上,这首诗在押韵、平仄与对仗上皆被网友所诟病,不少人调侃康震教授会因此诗而跌落神坛,还有人认为康教授评诗可以,写诗不行,因为他身上没有诗人的慧根与灵性。

大学教授为何写不出好作品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每个人擅长的专业领域与研究方向各不相同,哪怕是同一领域,也会分支出不同的职业类别。例如,美术设计又可划分为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与广告设计等。同为音乐人,但有的人学习美声唱法,有的人学习流行乐,还有人唱rap。

同理,大学教授与作家都与文学领域密切相关,但若将二者等同起来,或让两个身份相互调换,就有点颠倒黑白了。一般来说,教授属于专家学者,作家则属于创作型人才,二者身份很难重叠。文学创作需要天赋与能力,仅凭热爱与兴趣根本无法写出优秀的作品,更别提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作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家通常拥有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他们善于捕捉偶然出现的灵感,再用扎实的文学功底与富有魅力的语言将其塑造成一篇丰富真实的作品。而学术性的专家学者与大学教授的主要工作是研究作家的作品,探讨作品的内容层次、戏剧结构与语言张力,最终上升到研究文学的根本意义。

因此,作家与教授有本质性的区别,前者的任务是创造知识,而后者则是研究知识。此外,作家与教授的思维方式也截然不同。文学创作需要形象思维,作家通常拥有强烈的情感活动与共情能力,才能使作品引起读者的共鸣。不过,文学研究则更多需要严密且具体的逻辑思维,学者需要对文学进行定义、判断、归纳与推理。

由此可见,无论是教授跨行当作家,亦或是作家进大学当教授,都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成功的。因此,不少大学教授是文学爱好者,也精通优秀的文学作品需要具备的特点与条件,甚至矢志不渝地坚持写作,可就是无法写出令人惊艳的作品。

结语:

近年来,不少高校中文系对外公开表明不培养作家,只培养语文工作者与应用型人才。北大中文系陈平原教授曾解释道:“不是我们不要,而是根本做不到”。想要成为一名优秀作家,不仅需要能力,还需要天赋与机遇。

且当代作家生存环境艰难,大部分作家的稿费报酬无法满足正常生活水平。因此,不少中文系学生选择从事教师、编辑、研究专家等工作。综上,康震教授无法创作出一首优秀作品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教授与作家之间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