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病人到医院以后,一般的人很难有自主的选择权利,都是听从医生的安排,医生让怎么办就怎么办,病人家属的意愿的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医院的积极治疗,尽快让病情尽快好起来,所以在这种心理因素的支配之下,很少考虑到最大化地享受医保报销的问题。我想这几个要点如果把握好了,还是可以少花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要了解当地医疗保险的政策。

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险分为职工医疗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两个类型。如果你是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人员,就要尽量了解当地职工的医保的报销政策;如果居民医保的,就要去了解当地居民医保的报销政策。医保的报销政策分为医保的政策报销范围之内和范围之外两种情况。医保报销政策的内容是比较多的,但是基本内容的要了解,比如定点医院,起付标准、最高报销限额、报销比例、医保报销范围之内的检查项目,报销范围之内的用药等。

第二,尽量选择的这些医院住院

一是要选择医保的定点医院住院。医保报销的范围只限于医疗保险机构指定的定点医院,在非定点医院只能报销抢救费和急诊费等,在非定点医院产生的住院费用,门诊费用一般是不能报销的;二是一般的小病尽量选择乡镇医院或是社区医院,因为这些医院的起付标准是比较低的,报销比例是最高的。例如按照成都市的规定,乡镇街道卫生院的起付标准只有160元,报销比例为95%,三甲医院的起付标准是800元,报销比例为85%,这个差距是巨大的,起付标准是不能报销的,只有起付标准以上才能报销,所以小病到三甲医院住院是非常不划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本地能治好的病最好在统筹区范围的医院住院。

很多地方的医疗报销政策都规定,凡是在本统筹区范围内能够确诊的病,能够治疗好的病,都提倡在本地治疗,本地治疗的好处是医保报销是在医院结算,不需要本人垫支医疗费用再回到本地报销;异地就医要本地无法确诊或是无法治疗,需要取得当地医保机构的同意,如果没有经过当地医保机构同意到异地治疗,有的不能报销医疗费,有的要减少报销的比例,到异地还要增加起付标准,有的不能在医院结算需要垫支大笔的医疗费用,还要增加家属在外地的交通费用和食宿费用等。

第四,从低等级医院到高等级医院住院治疗,最好通过转诊的方式。

病人生病住院以后,最好不要一步到位。比如在县城的最好先到当地的人民医院就诊,到了当地人民医院无法确诊的,或是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的,可由当地的人民院出具转诊手续,再转诊到上级医院,这样看起来可能要耽误一点治疗的时间,但是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是完全不一样的,应当转诊和没有办理转诊的,报销比例的差距也是非常大的。

第五,这几种情况产生的医疗费用,部分需要自费或是完全不能报销的。

医保的报销范围是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费用。但在报销范围内这些费用有部分是需要个人自付的费用。比如使用除手术外单项价格在200元以上的检查、治疗项目费20%的费用;二是实施单项价格在1000元以上手术费10%的费用;三是使用国家和省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乙类药品费10%的费用;使用特殊医用材料和施行统筹基金支付部分费用的诊疗项目应由个人自付的费用;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医疗服务设施和诊疗项目、医用材料目录和支付标准范围以外的医疗费用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所述,去医院看病,主要是参加了医疗保险的人员都是可以报销一定的比例的费用的,但是如果家属控制得好,或是了解当地的医疗报销政策是可以减少自己自费的比例,从而也就享受到了报销比例的最大化。但很多事情是医生说了算,个人不懂要开什么药,要做什么检查,所以也是无法控制的,还是一切随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