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的药王庙很小,与之相连的关公庙、财神庙等也都很小。虽然小,但却代表了古代中国人的“鬼神思维”与“宗教思维”的混合情怀。

古代中国人的宗教信仰虽然不是主体,但“鬼神思维”却是主体。“鬼神思维”的层次要比宗教更原始、更现实。宗教有时候会让信众为了宗教而活,但“鬼神思维”其实是“鬼神”为了人而活。

古北口镇上的小庙宇群

明代时,边关将士们、军户、民户们为了风调雨顺建了龙王庙,为了祛病救灾建了药王庙,老百姓嘛,有了吃的喝的、无病无灾就得多子多孙,所以又有观音庙、财神庙。不仅古北口如此,边关地区稍有人口规模的地方也大体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游客小余摄影

古代中国多庙,人们都希望“神”来保护多灾多难的百姓。除了这些庙,还有很多祠堂、家庙等等,可惜四五十年前绝大部分连同家谱等都没了。在这些庙宇群中,“药王庙”我个人认为离历史最近、离我们现实更近。原因何在?现在我们仍然没有摆脱疫情的威胁,全世界都处在疫情之中,特别是印度,简直是人间悲剧。

由此,我想到了这些“药王”们。现在各种牛鬼蛇神都很多,其中不乏精西反华的人趁着各种事件或造谣或夸大或纯粹瞎说。所以,我更信历史资料、民间传说。现代医学包括近代医学能有多少年历史?古代中医和古代西医几千年历史,没有这些医学能有人类延续?

全天下就你们这些人悲天悯人?其他人上到庙堂内的人,下到普通百姓都是为了扩大中医产业化而夸大中医的作用?

客小余摄影

其实,话说多了,把自己描摹得多么伟大后,我就会有怀疑。我认为:说这些话的人背后信仰的理念和东西,还真不如我眼前的这些“药王”们更真实、更有价值、更有用。尽管它们都是泥胎,但泥胎背后则是千年的历史积淀,以及背后亿万生灵的感谢。

药王庙内五大药王

庙内的神们,主神是神农炎帝,四位副神分别是先秦时期的扁鹊、东汉末年的华佗和张仲景、唐朝的孙思邈。

神农尝百草,乃是古代人们对于医者为了治病救人的奉献精神的总体讴歌。在我看来,包括易经在内的许多中国科技、思想其实都是经验总结性作品,是通过无数代人、无数人的经验汇集而成的成果。

扁鹊虽然留下来的故事极少、他的史迹也多出自《史记》,他的著作也没有留世。但作为第一位伟大医者,副神之位也是必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客小余摄影

华佗和张仲景相差五岁,前者生于公元145年,后者生于150年,前者去世于208年,后者去世于215年或219年,都是东汉末年人。二人的丰功伟绩就比较多了。

像华佗的知名度多因曹操。但其作为世界上第一位麻醉剂的使用者(麻沸散)、创立了健身操五禽戏(甚至成为中国武术的开创者之一),在外科手术、针灸治疗等方面有着极高的历史地位。但可惜,他的许多著述都没有流传下来。

真正对中国医学有着巨大贡献的副神就是张仲景。他的《伤寒杂病论》被誉为中医临床学的基本原则、中医的灵魂所在。例如六经辩证即使在今天也是中医原则之一。

《伤寒杂病论》至今都是中医学必读著作,该书已经失传,通过晋代医学大家王叔和等人整理,分为两部上部《伤寒论》、下部《金匮要略》。在中医剂方方面《金匮要略》被称为“方书之祖”。正因为张仲景巨大的贡献,医者对其尊称为“医圣”。

客小余摄影

最后一位副神就是“药王”孙思邈了。关于孙思邈的年龄一直都有争议,有的说101岁,有的说120岁,有的说125岁,有的说141岁,有的说165岁。不管年龄多大吧,但他对中医学的贡献之大可以说太大了。有人总结了他创造的25个中国乃至世界第一。

例如第一位以雄黄治疗疟疾的人、第一位发明导尿术的人、第一位麻风病专家、巨著《千金方》是中国历史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第一位提倡并完整论述医德的人,第一位倡导妇科和儿科独立的人、第一位提出复方治病的人等等。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对我国的医学针对伤寒、中风、杂病、疮痈等疾病进行系统医治的著作。他更对张仲景的《伤寒论》进行了专门研究和升级。可以说是中国唐代以前中国医学的集大成者。

伟大的中医、伟大的西医、伟大的中西医结合

中国古代医学博大精深,更是一种中国哲学的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象之一。历朝历代都涌现出名医,当然也出现了更多的庸医。庸医的坏处很大,一者耽误治病,二者对中医本身的伤害很大。例如庸医的受害者鲁迅先生。

客小余摄影

在我看来,不管是谁,就算是我极为崇敬的鲁迅先生,他也只是在“不服输、不畏强权、为了民族更好”的精神上值得我尊敬。他不是神,谁都不是神,谁的话都是根据自己的学识、经历、观察得出的自己的观点而已。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只要能治病就是好医学。在疾病面前,中医至少给了我们一条选择,我又不懂医学,看病全听医生的。给我中药我就吃,给我西药我也吃,给我中药西药一起吃我同样还是吃,我只关心病能不能好,至于中医还是西医还是中西医我是不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