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爆发的诺门坎战役,被日本军史学家称为“日本陆军史上最大的一次败仗”,虽然双方公布的伤亡数字相差无几,实际上日军损失远高于苏军,有许多瞒报罢了。从表面上看,号称日本“皇军之花”的关东军在这场战役中并未完全溃败,然而战后,不仅日本军部对关东军进行了大规模清洗,连军部的组成单位之一“参谋本部”也遭到整肃,这里面的内情如何呢?

实际上,胜败才是裕仁和日本陆军高层衡量一切的准绳,关东军在1931年进行的军事冒险,其实也是在违背东京军部指示的状态下进行的,只是这帮鬼子运气好,遇到的是张学良和他的东北军,所谓“胜利者是不应该被责备的”,所以裕仁天皇和军部追认了关东军行动的合法性,而现在的问题是,甭管打死打伤多少苏蒙军,战役的结果就是败了。

诺门坎战役,又称哈拉哈河战役,是1939年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日本和苏联双方互相试探军事实力的一次作战行动,苏联人不想将来两线作战,需要通过这次战役震慑住关东军,而日本人在决定实施北进战略之前,也想通过这次“冲突”摸摸苏军的底。既然是摸底就不能玩命,否则就演变成为了日苏全面战争,在日本战争决策层没有作出决定前,关东军必须把战争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否则后面不好收场。

诺门坎战役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二阶段朱可夫大举反攻后,关东军已经损失惨重,不得不向大本营要援兵了,中国战场上的第5、第14等精锐师团都接到了准备增援的命令。东京参谋本部鉴于第二阶段的失利,并不同意关东军继续扩大战事,可是牛叉惯了的关东军咽不下这口气,一定要再组织进攻找回面子,结果又一次大败而归。其实朱可夫在战役后期是留了余地的,没有完全追击合围败退中的第23师团,否则一定全歼,显然朱可夫得到了高层的授意。

1939年9月3日,关东军收到了东京参谋本部发来的急电,并且电文的口气异常强硬,再不复往日的商量口气:“立即主动结束诺门坎战事,停止一切战斗行动”!态度大变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参谋本部旁观者清,已经看明白关东军彻底战败的事实;其二,日本皇室彻底对关东军动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东军作战主任参谋服部

此时已经出现了三个严重的问题,第一是行将影响到中国战场的兵力部署,本来兵力就很紧张;第二是北进派大为恼火,认定关东军破坏了对苏作战准备,总得需要有人担责;第三是关东军“下克上”成为了习惯,对东京大本营尤其是参谋本部的军令可听可不听,完全看是否符合他们自己的意志,参谋本部终于忍无可忍了。

其实还有一层不好意思公开来说,那就是关东军的失败让裕仁天皇特别没面子,从甲午战争以来“皇军战无不胜”的牛皮被朱可夫戳破了,而关东军恰恰是当事人,所以裕仁要追责。总的来说,就是参谋本部修理关东军,裕仁收拾参谋本部,并且是“严办”。

关东军作战参谋

一、严办关东军司令部

1939年9月6日,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和参谋长矶谷廉介(台儿庄那个)被撤职并转入预备役,副参谋长以上一律退出现役。作战课长寺田雅雄、作战主任参谋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作者)、作战参谋辻政信(名人)全部免职他调。第二波严办前线日军官兵 ,1939年11月,诺门坎战役的具体执行人,第六军司令官荻州立兵中将、第23师团长小松原太郎中将被撤职转入预备役。

二、清洗前线日军官兵

关东军新任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到任后,逼迫第23师团搜索联队长、第72联队长、第八国境守备队长等三名大佐自杀,所有被苏军俘虏后放回来的官兵,绝大部分被逼自杀,理由是“玷污了皇军荣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津美治郎

三、 整肃东京参谋本部

除了裕仁的叔父载仁亲王,因为是皇亲国戚可以留任外,参谋次长中岛铁藏中将、作战部长桥本群少将被撤职转入预备役,作战课长稻田正纯调离机关,下放到军事学校当副校长。

其实整个二战期间,作为最大的战争罪犯,裕仁天皇始终控制着军队的“统率权”,尽管他多数时间躲在幕后。当日军上下的做法符合他内心的想法时,他就会装聋作哑放松统率权,比如九一八;而当日军的行动有违他的想法甚至触怒他时,他就会收紧统率权,比如诺门坎。(文/度度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