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棚内,雾炮机随时待命,有效控制颗粒物产生;厂区中,扬尘监测点均匀分布,道路清扫定点清扫;进出口处,智能视频监控每一辆货车,国V以下或未清洗车辆一律拒绝入厂……一块大屏幕上,整个厂区的环保情况尽收眼底,这里便是山西省临汾万鑫达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孔令师口中的“厂区专属环保的中央大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汾万鑫达焦化有限责任公司一体化智能中心。摄影 彭可儿

“智能一体化平台不仅能对所有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控,还能持续生成数据库,我们加以分析后实施点对点治理,更高效、更科学。” 孔令师介绍道。

此外,料场封闭、焦化综合废水处理、烟气脱硫脱硝、白色烟羽治理、焦炉封闭、干熄焦及余热发电等环保工程,实现污水零排放、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让人们印象中乌烟瘴气的焦化厂成为鲜花夹道、绿树成荫的花园工厂。

山西光大焦化气源有限公司的煤化工与生活科普馆。摄影 彭可儿

在距离万鑫达不远处的山西光大焦化气源有限公司,则将厂区建设成为全国首家焦化行业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讲解员闫萌说:“通过参观,我们希望大家可以了解到,我们做的不是煤炭消耗,而是能源转化,改变人们对传统焦化行业的认知,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效益的多赢。”

脱下“黑袈裟”,穿上“绿裙装”,曾经污染物排放的“大户”正绘制出美好的生态蓝图,这是襄汾县绿色发展的缩影,也是襄汾生态环境深度治理的生动注脚。

襄汾全县现有工业企业270家(含规上企业47家),是一个以传统焦化、钢铁为主的工业经济大县。工业企业既是利税大户、财政支柱,同时也是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源头。为守住“绿水青山”,襄汾县在2017年召开生态环境治理誓师大会,吹响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集结号”,以工业治理为重点,全面推进“治企、控煤、管车、降尘、禁烧、治水、净土”,如今已见成效。

在原宏源焦化一厂的厂址上,崭新的钢架厂房正拔地而起。“这家曾经年产60万吨的焦化厂于2020年10月份实施产能压减全部关停,正在建设的项目是山西鸿锐达年产60亿只防护手套项目。” 山西鸿锐达经理杜素国向记者介绍,“项目可以充分利用原焦化的水、电等部分公辅设备设施,原来的产业工人也构成了人员优势,还可以就近使用焦炉煤气,仅热成本一项,就可以使总成本可以降低10-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西鸿锐达年产60亿只防护手套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摄影:彭可儿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8亿元人民币,规划占地124亩,主要建设20条丁腈手套生产线及其辅助设施工程,年产60亿只健康医疗级防疫防护手套,全部建成后,年产值达24亿元人民币,产品全部出口美国、欧洲等国外市场,每年将实现出口创汇3.6亿美元。

传统焦炭向新产品丁腈手套的转变,是瞄准“六新”,淘汰“两高”,向产业结构开刀的一个微小切口,襄汾县正全面压减焦化钢铁落后产能,倒逼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目前襄汾原有的7家焦化企业已缩减至4家,焦炭产能由750万吨压减至480万吨。

襄汾县政府副县长张海荣表示,“到‘十四五’末,全县规上企业力争达到100家,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1—2家,10亿元以上的10—15家;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比重达到8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形成多点支撑、多元驱动、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新型工业体系。”

在工业生产领域,生态环境治理大刀阔斧;在百姓生活方面,环境保护更渗透进万户千家。将目光投向古城镇关村,海棠路、樱花路在村内延伸,家家户户不见烟囱,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空气能设备外挂机。自2017年9月,“煤改电”项目在关村整村推进,取缔民用燃煤锅炉300余台,安装各种功率空气能480台,入户安装率达96%。

关村整村推进“煤改电”,安装各种功率空气能480台。摄影:彭可儿

关村村民郑顺生告诉记者:“当初改造时,国家补贴五千,自己掏一万元,之后每年采暖只花两千左右,比原来省了一半钱。现在的新房子,都像城里一样地面铺地暖,吊顶做中央空调,再也不用半夜烧煤炉,清早倒灰渣了。”入户干净整洁,出门花团锦簇,绿色乡村建设,让关村村民的幸福感大大提升。

关村党支部书记王晋刚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原来冬季采暖一户平均要烧五六吨煤,按照去年供暖季取暖情况户均温度18-20度测算,煤改电后每年冬季可节约用煤25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732.24吨,煤灰等垃圾减少了2000多吨。”

2017年以来,襄汾县从产业结构、用能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综合治理,生态环境质量取得明显改善。最新数据显示,全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2017年的8.27下降至2020年的5.78,二氧化硫从2017年66ug/m3下降至2020年18ug/m3,同比下降72.7%;2020年优良天数达到245天,同比增加53天,创2017年以来新高。

治理后的汾河,一川清水穿城而过。摄影:邓文斌

穿城而过的汾河,则以一川清水、两岸锦绣展现出襄汾生态环境治理的良好成果。近年来,襄汾县投资10.58亿元,完成了汾河襄汾段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建设。“现在汾河襄汾段水量丰起来,环境美起来了,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休闲娱乐,亲近自然,还有不少赛事选在这里举办。” 襄汾县水利局党组成员师国锋说。

从脱下黑装到绿衣翩翩;从瞄准“六新”到淘汰“两高”;从污染治理到能源综合利用……帝尧之都襄汾,如今正成为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上的美丽画卷。(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