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名私募冠军叶飞出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道的方式别具一格:举报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

今年4月1日晚间,深圳福田警方曾赴当地一家四季酒店出警。事后的出警记录显示,该酒店内的两方客人,因经济纠纷发生争执,一方“暂时保管”了另一方的银行卡和身份证。

两方人员被带回了派出所。次日凌晨,在派出所调解室内,这起纠纷得到了解决:归还身份证和银行卡,双方和解,互不追究。相关人员随后离开派出所。

但事实上,这起纠纷涉及的诸多惊人细节,并未在出警记录上显示,两方人员至今也未达成真正和解。这起事件,牵扯了上市公司、“盘方”、中间人、基金、券商资管等多方的利益,甚至存在着一些涉嫌违法违规的问题。

其中一方,就是叶飞。

按照叶飞的说法,他和上市公司中源家居闹了点小矛盾。

3月份,申万宏源某营业部人士刘鹏,找到私募经理叶飞,谈一笔买卖。盘方计划让中源家居股价一两个月内涨30%到40%,正在找资金代持中源家居的股票,代持方赚一笔手续费。

叶同意作为刘的下家中间人,去给盘方找代持方。

但最终盘方的计划失败,叶飞付了成本,没有拿到谈好的手续费,于是在短视频媒体上开始爆料。

上交所高度重视,向中源家居发去了监管函,要求做出解释。

中源家居回应称,中源家居称,自上市以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 管理人员均未直接或通过第三方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委托有关盘方购买公司股票, 开展“市值管理”,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也未接触或与蒲菲迪、叶飞相识。

看起来,成了一场罗生门事件。

不过,星空君在分析上市公司的过程中,发现不少上市公司通过这类私募以及一些投资公司进行市值管理,其中有一些套路。

1、保壳型

很长一段时间,A股一度不进不出,想要上市,唯一的渠道就是借壳上市。这么一来,对于一些业绩稀烂的公司来说,保壳成了第一要务,只要撑到被人买,就发财了。

因此为了保壳,可以不惜代价。

于是,一些所谓的投资公司出现了。

我们会发现,经常亏损的上市公司,会花点小钱,比如几百万,买一家稀奇古怪的公司的1%左右的股权,然后眼看要亏损了,再卖掉这点股份,结果卖了几个亿。

基本上亏损多少,就能卖多少,“恰好”能保壳成功。直至如今,依然有一部分挣扎在亏损边缘的上市公司,利用这种方式保壳。查查它们的投资收益,会发现信息量极大。

表面上是正常的股权交易,背后其实还有其他交易(要不凭什么把几百万的股权按照几个亿接盘?)。

2、杀猪盘

由于现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人傻钱多的也越来越多,一些新形势下的杀猪盘应运而生。

比如通过聊天群、直播工具,吸引期待一夜暴富的散户加入,引导散户在特定时间一起买卖某一只股票。

积少成多,实现较大金额控盘的效果。

其实叶飞从事的,正是这种杀猪盘中的一环。很可能是控盘方操作失败,导致没能赚到钱,撕破了脸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