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岩松 MAD Architects创始人

出生于北京的马岩松被公认为是新一代建筑师的重要声音。他是第一位赢得海外地标建筑项目的建筑师。作为MAD Architects的创始人和负责人,他领导各种规模的设计。近年来,许多设计都遵循他对“山水城市”的构想,这是他通过建筑在社会,城市与环境之间建立新平衡的愿景。自从2002年设计“浮岛”以来,马岩松一直通过国际惯例探索这一想法。

在MAD,马岩松创作了一系列富有想象力的作品。2014年,他被选为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的首席设计师,这使他成为第一位设计海外文化地标的建筑师。在设计实践的同时,他还通过国内和国际个展,出版物和艺术品与公众一起探索城市和建筑的文化价值。

MAD新作

嘉兴市民中心

MAD建筑师在马岩松的带领下,为嘉兴市政中心发布了其设计,该项目旨在探索城市,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嘉兴市政中心的设计,MAD建筑师开发了一个“城市规模的艺术实体”。将13万平方米的建筑形式和景观融合在一起。大型圆形草坪将作为该项目的核心,形成一个开放而充满活力的新城市空间,并将这三座建筑锚定在一起。这个中央空间允许大型建筑逐渐融入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兴市民中心紧邻南湖,位于嘉兴城市中轴线,坐拥优美的江南水景,基地植被茂盛,旁边便是海盐塘水系和市区内最大的公园中央公园。地块近13万平方米,包含科学技术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三个场馆,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地上面积7.2万平方米。

中心的三个有机形状的场地由圆形屋顶围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实体,其灵感来自历史悠久的长江运河城镇的形状。这些浮屋顶形成连续的天际线,为结构带来均匀感。无论访客站在哪里,该项目的动态形式都会随着每一个动作而改变风景。

为了保持内部结构的凝聚力,在不同的功能下,所有三个场所都在弯曲的屋顶下连贯地组织起来。展览,剧院,教育,娱乐和其他设施的空间相互补充。该中心的一楼是半公共半私人空间,通过毗邻市政交通或将中央草坪与公园相连,将设施与周围的周围环境连接起来。这个模糊的空间可用于日常活动或露天广场。

▲嘉兴市民中心(左)、马蒂斯作品《跳舞》(右)

MAD设计了一座公园中的景观建筑。以中央圆形草坪为中心,人和建筑在此互动、共享,这里成为更开放、更亲和、更具活力的新型城市空间。三处场馆“手拉手”地连接一起,通过环形屋顶围合成一个整体。线条有机流动,呼应了江南水乡的柔美与飘逸,尽显灵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抱合成圆的中央圆形草坪让建筑的大体量消融其间。毗邻南湖,坐拥中央公园的水边建筑表面覆盖着当地生产的白色陶板,呼应了江南水乡传统筒瓦屋顶的同时也更为经济节能。

▲江南传统筒瓦屋顶(左)、嘉兴市民中心的白色陶板屋顶(右)

流动的屋面形成连续的天际线,如被风吹起的篷布,带来柔软的包裹感,不管人身处中央草坪或是外围公园,还是二层环廊之上,步移景异,此起彼伏。

建筑避免明确地划分出单体,而是把三馆的展览、教育和配套功能被连贯布置在曲线屋面之下,自然形成组团和连贯的大动线。展览空间、剧场、教育空间、活动空间、互动娱乐等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互不重复,避免空间浪费、重复建设,让地给人和自然,节约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流线型的白色曲线围合成一个大院儿,而首层中央圆形草坪才是整个设计的核心。6000平方米的大草地成为新型城市公共空间,让除了参加三馆活动或参观展览外,每个市民都能在此聚集、休憩、游玩。

建筑的首层有数个通道伸向四面八方,和市政交通以及外部景观接壤,将庭院中的草坪与建筑外围的公园、自然连接在一起。这个半开放半私密的场所可以有多种使用场景,除了日常活动,也是承载大型城市文艺活动的露天广场。

除了中央绿地,建筑中还有更多类似于此的开放的亲民空间。建筑二层的露台是一条350米长的景观环廊和跑步道。

市民可从中央绿地拾阶而上,来此散步或运动,也可以由此处前往东侧的露天剧场以及下沉广场,然后走进建筑外围的公园密林之中,尽享野趣。

基地内原来生长到一定树龄的大树都尽可能地被保留,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景观设计,成为新的自然公园。绿林之中是蜿蜒的步道及贯通围合建筑的通道。人们可穿梭林中欣赏滨河风光。

建筑朝向内部中央草坪的部分设计了层层退台,与白色曲线屋顶相呼应,交错重叠成多个半室外空间,最简洁的落地玻璃分隔,模糊了室内外。这里是市民聚集的城市公共空间,也是洗涤城市繁杂的一片净土。

▲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室内

▲科学技术馆室内

▲青少年活动中心室内

南湖红船,江南水乡;嘉兴在拥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传承共振,让这座市政公共建筑成为提升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场所。

城市的未来归根到底属于这里的人们。MAD期望通过探求城市、自然与人文三者之间的融合关系,打造人人乐至的城市空间,将自然、平等和亲切开放的空间提供给城市中每个需要的人,让他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描绘理想生活的精神蓝图,并通过城市、社会积极发展而感受将最终实现的未来城市美好愿景。

嘉兴南湖未来广场目前已完成EPC主体工程招标,预计2023年底建成。

▲区位图

▲总平面

建筑模型摄影:练懿霆

▲首层、二层、三层平面图

▲立面

▲剖面

此前,MAD也为嘉兴设计了“森林中的火车站”一项目。项目于2019年底开工,目前正24小时加紧建造中,预计将于今年7月1日前竣工。

△嘉兴火车站改造后效果图,从北向南

△“森林中的火车站”新老站房相互呼应,融为一体

项目位于浙江省嘉兴市中心城区。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嘉兴市东邻上海、西靠杭州、北依苏州。火车站所在的南湖区为嘉兴市的主城区、老城市中心,是嘉兴历史最为悠久的辖区之一。

△ 总平面图

MAD负责规划和改造设计的片区占地面积35.4公顷,包含嘉兴火车站、车站南北广场以及“人民公园”。改造前的火车站已达到吞吐量上限;周边片区交通混乱、配套不完善、公共设施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火车站周边发展受阻、产业结构低端。

△ 改造前的嘉兴火车站

方案充分考虑嘉兴的历史和人文特点,遵循历史资料,对老站房进行1:1复原;主要交通和商业功能收置于地下,新站房引入自然光,明亮高效,尺度宜人舒适;地面腾出大量的公共空间,将自然还给市民和旅客,给嘉兴带来一个绿色的城市中心,一个“森林中的火车站”。

嘉兴市市委书记张兵说:“希望通过这个项目,体现对历史的敬畏,对重现“一大路”的历史担当;展示对未来发展,特别是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理念的思考和实践。”

△ 市中心的老旧火车站将被改造为临湖城市公园

渲染:丝路

历史站房的复建

△ 1909年的嘉兴站影像

嘉兴火车站初建于1907年,于1909年投入使用,是当时沪杭线上重要的交通枢纽。1921年“一大”部分代表乘火车来到嘉兴,火车站成为“一大”召开的重要历史见证,但后于1937年被日军炸毁。

△ 1937年后被日军炸毁的嘉兴站

为了实现忠于老站房历史原貌的1:1复建,设计团队邀请了古建专家、学者、顾问,合力对大量历史影像资料及《嘉兴市志》中残存线索进行分析和数字复原,根据轨距并利用透视原理,推导雨棚、天桥、月台、站房的尺寸和之间的关系,力求在形式、材料等多方面全面贴近车站的历史样貌。

复建后的老站房将成为嘉兴火车站历史博物馆,不再承担主要火车站房功能。

从公园沿着中轴线向南,将可以看到复建的老站房与新站房的“漂浮”金属屋顶在树林间若隐若现。新站房进出站平台和候车大厅都在地下,地上仅一层高度,尊重老站房的尺度,并谦虚呼应。

旅客从候车大厅通过极具未来感设计的地下通道前往站台的过程中,可见眼前的地面复建老站房仍保留了百年前的历史风貌,新与旧形成鲜明对比,过去和未来在此交错。

△ 在地下一层的新建站房室内可见百年前历史建筑风貌

35.4公顷的城市绿洲

△ 南广场起伏的绿地将商业空间围绕

MAD将火车站原地面广场混乱的交通枢纽放至地下,把“人民公园”扩大,以绿色覆盖城市中心,重塑临湖绿洲。公园景观经过精心设计,以老站房为主的精神轴线贯穿始终,站前种满大冠幅树木,带来怡人林荫。

△ 火车站南广场商业空间呈垂直分布,地面成为绿色公共空间

改造后,无边界的公园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每位旅客和市民,化嘈杂为惬意和安静,吸引大家在此停留,享受优美的自然环境,真正把城市中心还给人民。

△ 对”人民公园“展开了保护以及修复,保留园内名木古树,并修复公园内多处核心的园林建筑

△ 原火车站前老旧嘈杂的老城区中心将被绿色覆盖

△ 北侧站前高林冠线打造“森林中的火车站”

△ 南侧商业布置与绿地起伏交错,多维度城市公共空间

“森林”下的现代车站综合体

△ 火车站新站房隐匿地下,自然光充沛

新站房站台与候车大厅均设置于地下。充沛的自然光通过大量天窗和一层玻璃幕墙往地下候车大厅倾泻,空间开阔明朗。室内整体设计尺度亲和,力求给旅客带来愉悦舒适的出行体验。新建站房的屋顶全部安装太阳能光伏板,为可持续发展作出努力。

△ 火车站的进站通道材料简洁,极具未来感

MAD将站前商业也布置在地下,与火车站和市内交通枢纽直接连接,并且通过下沉庭院与地面上公园垂直连通。火车站南侧是新建地上商业空间,建筑围合的草坪成为新的公共空间,可举办音乐会、艺术节、惠民市集等多样室外活动。

绿洲之下,四通八达。赶路的旅客可直接从地下一层快速进出,闲情逸致的游客可从公园步行穿过,参观历史博物馆后至地下商业,游玩消费后再踏上旅途。

△ 北侧有两个下沉庭院,经过地下商业可以直接进站

△ 南侧地上商业及开阔的草坪供市民进行多样的文化活动

城市交通枢纽分散在南北地下各处,与下沉的市政道路直接接驳。公交总站、有轨电车、地铁、大量停车位和出租车候客蓄车,保证出行的便捷,并且满足了新增商业功能所需的交通配套。

通过合理的交通梳理和对空间垂直利用,火车站近期的客流需求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都能得到保障。升级及优化之后带来的人流、产业、新空间带动高端业态的回归,为老城区注入新的活力。

△ 通过将交通和功能放置在地下,解放了地面空间,成为公园。市政道路、城市交通枢纽、火车站和商业平层相连,无缝连接,便捷高效。

未来火车站站场规模将由原来的3台5线扩大到3台6线,上下行正线各设2条到发线。预计到2025年,嘉兴火车站全面客运量将达到528万人/年,客运高峰时每小时可容纳2300人左右。

△ 模型摄影:郭璇

作者/来源:序赞网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