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战火纷尘的年代里,人之生命有如草芥,无数人在灾难中失去最珍贵的东西,包括亲人包括生命。也是看到了国破山河的困境,越来越多人投入到报效国家的行动之中。只可惜人潮汹涌,不少英雄未能名流千古,其中就有钟循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钟循仁的故事

钟循仁1905年出生在江西的一位革命分子,刚出生那几年国家正处于极为危亡的局势中,清政府修建倒台,国民党也迅猛的崛起。为了能生存下去,百姓们被迫背井离乡在外苟且生活,在战乱时代能够保全性命已是十分不易。

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件事给社会带来较大影响。当时的青年人正为国家的未来感到迷茫,共产党的出现刚好打破了国民党的垄断。在友人的帮助下,钟循仁成功进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他的出色表现很快得到了上层的关注,可以说是未来一片光明。

本身钟循仁就是一个经历了大风大浪的人,而且在进入共产党之前他还有过不少出色战绩。话说钟循仁在江西一带发起了农民起义,这场起义规模不大,但给当地的反动分子造成很大影响。起义成功后钟循仁在江西打出名气,加入共产党后也能凭借这些优势登上高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多久后,钟循仁就成为中共高新区委书记。这个位置的权利较高,也进一步扩大了钟循仁的影响力。仅仅几年时间,他就成为了当地军区政委,深受上层重视。在经历多次思考后,党组织决定派发给钟循仁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让他管理这片区域的军队。

二、钟循仁工作失误

其实从个人能力角度,钟循仁确实可以做好这份工作,这么多年来他的表现完全能独当一面。但他身上有个非常致命的缺陷,太好说话。军队里的人都知道,如果有什么不太好解决的事情,找上钟循仁就能解决,他为人直爽也愿意帮助下属。确实如此,钟循仁就是靠着这些名望在圈子里火起来了。

但是太好说话这一点被有心人利用可就不太好了,当时钟循仁在军区管理那段时间,上层关系一直不好,甚至经常闹出矛盾。而这时间需要回到1935年,军队领导层人物宋清泉私下和敌军串通一气,想要把这支队伍给策反。最开始是钟循仁手下杨道明发现的不对劲,他思考再三,决定将这件事告诉钟循仁。

这么一来钟循仁就犯难了,宋清泉等人都是组织中的老人,曾为组织作出很多的贡献。如果因为这些莫须有的“绯闻”将他们定罪,必然会影响军心。钟循仁最终决定私下对几人进行批评,希望自己的苦心他们能明白。

包括钟循仁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当初的心慈手软竟然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宋清泉等人完全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而且还明目张胆地拉帮结派,最终把军队中六百多人给笼络了过去。这是什么概念?军中大半部分人成为宋清泉的部下,钟循仁手中权力已经被彻底分释,这也为他后来的悲剧埋下祸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内局势越发明显起来,宋清泉得到了敌方阵营的指示,迅速带着大部分人马策反。等到钟循仁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已经为时过晚,他带着“虾兵小将”和宋清泉形成对峙局面。在属下们的保护下,钟循仁成功逃离这片困境,但身边活下来的仅30人不到,这是多么悲剧的数据。

三、钟循仁寺庙半生

从一个管理层的角度分析,钟循仁在这件事上确实做得很不合格。包括他自己也觉得对不起党组织。思前想后,钟循仁决心前去寺庙里剃度出家,一来能隐藏自己的身份,等到党组织来到这里的时候就能成功会合。此外在寺庙中休养生息也不免为一件好事,长时间环境里能锻炼心性。

可现实在于,钟循仁在寺庙中扎根了一辈子,也依旧没能迎来党组织的帮助。有人说他这一生就窝囊在了寺庙中,是一个无所作为的人。也有人感叹他明明有大干之才,到头来却潦草过完此生属实可惜。那么这过程中钟循仁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其实钟循仁当和尚这段时间里,从未放弃过回到党组织的怀抱,只是因为时局问题,他每次看到八路军却被迫擦肩而过。为保全身份钟循仁还迎合寺庙里的规矩,把自己名字改成了庙圆。这么一扎根就是后半生,而陪伴他的还有当初一同共进的杨道明,两个人可谓是惺惺相惜的挚友了。

新中国成立后,诸多在战场上作出贡献的将士们都得到了应有的奖赏。有不少曾经位于钟循仁部下的将士,都深受国家重用。其实如果这个时候钟循仁站出来,国家会根据他以往的功绩进行评定,虽然经历过一些不好的事情,但那些成绩也是无可否定的。

钟循仁并没有出现,他已经习惯于寺庙里孤独地生活,不愿意将自己的过去再搬出来了。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了1981年,钟循仁平静地离开了人世,他的故事也随着他的离去画上句号。但钟循仁的忠诚属下,也是至交好友的杨道明忍不住了,他在钟循仁离去七年后决定把真相公诸于众。

四、总结

世人得知真相后十分感叹,钟循仁和杨道明确实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但他们中途离开队伍也是无可否认的现实,虽然这中间参杂了诸多无奈因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应当理性看待这些事情,用客观角度分析钟循仁的功无过,给予英雄们足够的理解和尊重,这样才能证明他们的伟大,毕竟像钟循仁这样出色的人不为多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能说如果当初钟循仁没有因为自己的仁慈之心放过宋清泉,也许现在他的结果会完全不同。一切都是命运使然,虽然没能回到党组织的怀抱,但钟循仁在寺庙中享受了后半生的清净,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了。对先人持有尊重之意,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支持,这才是当年青年们应有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