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宣布,因非洲猪瘟暴发,该国进入为期一年的国家灾难状态。相关报道显示,菲律宾于2019年首次发现非洲猪瘟,目前已经造成了300万头猪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比索(约合134亿元人民币)。疫情祸及该国12个地区、46个省。尽管政府采取了措施,但仍然有新的感染发生。

这对于新冠疫情仍然肆虐的当下,无疑又是一个雪上加霜的坏消息。非洲猪瘟给全球养殖业造成的重创已经在蔓延至世界各个角落。如果不能及时消除、控制其不利影响,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也极有可能被波及。毕竟,在公共卫生健康危机面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

据了解,非洲猪瘟是一种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广泛见诸于猪栏和大型养殖场。对于该病毒,人类根本无应对方法,唯有做好隔离、就地掩埋和焚烧等措施。究根溯源,非洲猪瘟为什么难对付?笔者查阅了资料,由于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类型多、数量庞大、免疫逃逸机制复杂多样,可逃避宿主免疫细胞的清除。所以至今也没有有效的疫苗面世。

那么,病毒因何会变得不可控?工业文明对生物多样性的冲击不外乎为一个原因。对此,中国绿发会副理事长周晋峰博士曾指出:“中国原来是有九十多种猪,丰富的多样性,让它们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对各种病毒的抵抗能力。但是,工业文明的力量,让出栏率高的单一品种大规模推广,从工业文明角度来看这似乎是了不起的,解决了人类吃肉的问题。但在生态文明时代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一场猪瘟就会让猪大规模的消失,引发价格动荡,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栖息地的减少,物种多样性的快速丧失,必须要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重视。”

当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人类所面临诸多危机的源头还是观念转变与责任意识的缺失,为了追逐短时的利益而忽视其背后的隐患,为这些“恶果”买单的最终还是人类自己。

在新冠、非洲猪瘟等的多重打击之下,我们必须要清醒起来,只有未雨绸缪才能防患于未然。打破工业文明的思维惯性,以生态文明视角来看待事物的发生、发展,并以此为指导改进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一历史转变的关口,我们更要深刻顿悟,只有人民的参与才是解决未来危机的根本法宝!

文/Cherry、张明 审/Tammy 编/sakur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