恺哥

谁是全中国最爱吃瓜的人?

《武林外传》中的白展堂,一定是夺冠热门选手——毕竟在电视剧里,他无时无刻不在磕瓜子的看戏形象,实在是“吃瓜群众”的最佳代表。

咳咳,此瓜非彼瓜,跑题了。不过,如果真要争个吃瓜冠军,很可能非祝无双莫属,因为她能讲一口地道的上海话。

据说,上海人吃过的西瓜,比老白嗑过的瓜子还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吃瓜地图,第一名是上海人

“西瓜以绳络悬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汪曾祺在《人间草木》里写下的这句话,一下就让夏天的画面鲜活了起来。

在夏天,美味又便宜的西瓜,是最好的消暑水果之一,也是国人共有的美食记忆:

2019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是世界第一吃瓜大国——人口占世界20%的中国,生产了世界上70%的西瓜,并且自产自销,平均每人每年要吃113斤西瓜。

中国人最爱吃瓜——尤其是上海人,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这个冷知识,使我大受震撼:

2021年,天猫超市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在上海地区热销的水果里,西瓜高居首位——如果按照一颗西瓜20cm的高度来算,叠起来相当于4个东方明珠;在短短的5天内,上海人的吃瓜比例,占全国的18.9%,已经连续两年蝉联全国第一。

要知道,根据最新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上海市总人口只有2487万人——不到全国人口1.76%的上海,竟然一口气消灭了全国18.9%的瓜,也就是说,假如按这个势头发展,上海人平均每人每年要吃几百斤的西瓜……

不得不说,这惊人的战斗力,让同为吃货的我甘拜下风。

爱吃瓜的上海人,战斗力惊人。/都市快报

其实,只要仔细回想一下,你就会发现:“上海人爱吃西瓜”,并不是什么天大的秘密。

与上海相关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里,处处都有西瓜的身影:

2021年,赖声川的新话剧《幺幺洞捌》在国家大剧院首演,这部话剧带着观众回到1943年的上海虹口区,也让不少人回忆起上世纪的沪上往事。

来自上海的作家金宇澄与艺术家李守白,在聊起《幺幺洞捌》时,就想起了在上海的童年时光——

小时候,剧场与电影院尚未普及,各家各户在茶余饭后,往往会搬出家里的板凳,坐在不大不小的弄堂里,抱着一颗又大又甜的西瓜,听长辈慢慢地摇着扇子,讲述上世纪的上海传奇:“侬不晓得,我一日看到……”

2019年,这一场景在《我和我的祖国》里得到了还原:

1984年8月8日,是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的历史性时刻。为了观看比赛直播,上海市的居民纷纷搬出自己家里的电视、桌椅,在小小的弄堂里集合——最后,人们还要富有仪式感地端上一桌西瓜,这样才算准备就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街坊,小弄堂,大西瓜。/《我和我的祖国》

看似普通的西瓜,不仅是街坊邻里的消暑宠儿,还是上海文人的水果缪斯,为一代又一代的作家提供了不少创作灵感:

张爱玲在《金锁记》里写拂晓时分的晨光,要用西瓜来做比,“地平线上的晓色,一层绿、一层黄,又一层红,如同切开的西瓜”。

王安忆在《匿名》里看到盘山公路,第一时间也想起了西瓜:“山地就是一大块一大块的山,自从有了盘山公路,一下子就把山从中间切开了,像切西瓜一样,然后我们看见山的内层就像一个蜂窝,山头、山坳或者谷底,都有生活的人家,他们自给自足,有自己的循环和生息。”

1958年9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出了中国首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又大又甜的西瓜,与这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一起,成为了上海人心中的经典记忆。

南汇8424,上海人的西瓜密码

“冬瓜皮,西瓜皮,小姑娘赤膊老面皮;冬瓜皮,西瓜皮,啥人不唱老面皮……”

这首流传在弄堂里的童谣,构成了一代上海人的共同回忆。

说起吃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头爱:有人爱吃黑皮红心的无籽西瓜,有人爱吃绿皮黄心的沙脆西瓜,还有人爱吃皮薄瓤甜的黄皮西瓜。

一个地道的宁夏人,可能会向你推荐中卫香山的硒砂瓜,这种瓜又脆又沙又甜,被誉为“中部干旱带的精华、石头缝长出的西瓜珍品”;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可能会向你推荐大兴的庞各庄瓜,这种瓜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明清皇帝钦点的“御瓜”。

如果你去问一个上海人最爱吃什么瓜,他大概率会用一串神秘的数字来回答你:

8-4-2-4。

上海人到底有多喜欢吃南汇8424瓜呢?

根据天猫超市的数据,“五一”期间,爱吃瓜的上海群众,买空了1000亩南汇8424瓜田,共计购买了1万多颗南汇8424西瓜——如果把这些西瓜逐个放在地上,可堆满好几十个标准足球场,放在平时,瓜农们得卖上整整一个月。

在上海,你可以不知道宁夏硒砂瓜,也可以不知道北京大兴瓜,但你一定不能不知道南汇8424瓜。

为了确保送到人们手里的西瓜货真价实,上海瓜农还曾在每一颗南汇8424瓜的表面,贴上专门的防伪二维码,总而言之,非它不可。

为什么必须是南汇8424瓜?

说到这里,就要科普一下上海人与它不得不说的往事了:

1984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在新疆培育新的西瓜品系时,发现第24号品系的西瓜具有皮薄、瓤松、汁多、糖度高等特点,于是决定大力推广种植该品种的西瓜,它也因此得名“8424”西瓜。

1988年,8424西瓜被引进到上海市,在南汇县开始了大面积的种植。令人惊喜的是,三面环水的南汇县,恰好具备沙土盐碱度适中、空气湿度高、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等特点,为8424西瓜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

经过检测,从南汇县出产的8424西瓜,不仅口感比其他地区的要甜,糖度也比其他地区的更高,富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不到两年时间,上海人就打响了“南汇8424西瓜”的招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汇8424”,是上海人与西瓜摊老板的接头暗语。/新闻截图

其实,上海人也吃其他西瓜,比如三林崩瓜、平湖蜜瓜、新红宝西瓜,但几十年来,只有南汇8424瓜,始终是萦绕在上海人心头的白月光。

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好吃,还因为它是整个上海独有的时代印记: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瓜在上海还是一件稀有物品。

哪怕是在炎热的夏天,上海市民也必须凭借医院开具的高烧证明,才能到商店买上一颗六七斤的西瓜——而且还必须发烧到38.5度以上才能购买,如果你“只”烧到38.4度,不好意思,还是乖乖回家吃退烧药吧。

商店营业员戴志宏,曾在《新闻晨报》的采访中,回忆起上海早年间的吃瓜时光:

“在夏天,各个商店还要按照分配量卖西瓜。发烧的人可以根据病历卡买一个西瓜,我们要在病历卡上敲上‘西瓜已购’的字样。称的时候,可千万不能算错分量和价钱,否则顾客会说:你多算我两分。”

在上世纪,“吃瓜群众”可不是人人都能当的噢。/《老房有喜》

而南汇8424瓜的出现,让上海人开始拥有更多的吃瓜选择,也给他们留下了愉快的夏日记忆。

一提起童年,不少上海80后就会想到西瓜——在作家王安忆的记忆里,老上海的味道,正是由蚊虫香的气味、小儿痱子粉的薄荷味,以及西瓜的清甜气一同构成的。

更多的人,则会回忆起那些没有空调与电脑的日子里,在头上顶着一块西瓜皮,与小伙伴们乘凉打闹的日子,就像作家苏童笔下描绘的夏日那样:

“黄昏时分驶过河面的各类船只小心谨慎,因为在这种时候整个城市的码头、房顶、窗户和门洞里,都有可能有个男孩大叫一声,纵身跳进河水中。

他们甚至要小心河面上漂浮的那些西瓜皮,因为有的西瓜皮是在河中游泳的孩子的泳帽,那些讨厌的孩子,他们头顶着半个西瓜皮,去抓来往船只的锚链,要求船家把他们带到河的上游或者下游去。”

谁会不怀念那段吃西瓜的快乐时光呢?

吃瓜的季节到了,敞开肚皮吃吧!

“对职业验瓜师来说,当我们拿到一个西瓜时,里面白籽和黑籽的比例是多少、瓜皮周边和西瓜中间的糖度分别是多少,都需要在不切开西瓜的前提下,基本判断出来。”

对吃瓜爱好者来说,如何挑选西瓜,也是一门学问。

而在这一点上,上海人的专业度可谓遥遥领先:

早在2009年,上海就举办了第一届“西瓜品鉴师”测试比赛,依据参赛选手选出的西瓜重量、皮厚度、黑籽率、甜度等指标,评选出10位职业“验瓜师”。

直到2021年,还有5位“验瓜师”活跃在上海,这些持证上岗的验瓜师,每天都要用手指敲击将近3000个西瓜,判断其品质的好坏,与之换来的是颇为丰厚的劳动报酬,平均每天能获得将近1000元的收入。

我们拍西瓜,纯粹就是图个仪式感;别人拍西瓜,分分钟月入过万——这或许就是普通吃瓜群众与资深吃瓜爱好者的区别吧……

上海人不仅爱吃瓜、会挑瓜,还开启了线上买瓜的新潮流。

根据央视新闻的报道,上海的西瓜大军,已经不满足于街头小巷,开始走进写字楼:

来自静安区、黄浦区、徐汇区的白领们,光是在上班期间,就吃掉了全上海57%的西瓜。

打工人能在上班期间吃到西瓜,当然离不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据统计,陆家嘴的白领,最爱在电商平台购买1小时直达的西瓜,这也得益于各大电商平台的发力:

盒马鲜生、美团买菜、每日优鲜、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早早就在上海完成了多个生鲜仓的建设,并提供1小时直达的服务,确保冰镇过后的美味西瓜,能在第一时间送到人们的面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线上买瓜,不仅是上海的吃瓜趋势,显然也将成为全国打工人的福音:

艾瑞咨询的一项调研显示,在一线城市生鲜用户的网购行为中,水果是最受欢迎的品类,78.1%的用户表示,自己越来越习惯在网上购买西瓜了。

由此可见,西瓜不仅是线下市场的宠儿,也将走进线上平台,成为打工人的不二选择。

夏天已经到了,你还在等什么呢?

赶紧敞开肚皮,和小伙伴们一起吃西瓜吧!

参考资料

[1] 病历卡敲上字样:“西瓜已购”︱新闻晨报

[2] 上海夏天乐趣之五:西瓜西瓜哪里来︱上海人家AB面

[3] 2017中国线上生鲜食品消费研究报告︱艾瑞咨询

[4] 生鲜独角兽的上海战事︱36氪

[5] 隐藏田间的网红“验瓜师”:全上海仅剩5人“持证上岗”︱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