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t Commun | 刘威/潘玉峰合作揭示肠道微生物调控果蝇攻击行为的机制

来源:BioArt

动物行为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机体活动,不但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也深受肠道的共生微生物的影响。研究模式动物的攻击行为有助于理解这一高级社会行为产生以及调控的机理。近日,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刘威课题组与东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潘玉峰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合作发表研究论文,报道了共生微生物调控果蝇攻击行为的机制。

该研究发现,在果蝇饲养食物中补充特定的细菌,可以有效地挽回经过经过无菌处理的果蝇的攻击行为。研究结果揭示了发育早期的营养信号以及共生微生物协同促进了成年果蝇的攻击行为。

2,Science重要成果:我们的好奇心从何而来?

来源:生物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奇心是探索和调查未知事物,并从而获得新发现的动力。它与饥饿一样,对于生存至关重要。但是一直以来,我们对于好奇,以及寻求新奇行为的大脑机制还并不清楚。近日,荷兰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大脑回路,这一神经回路是好奇心和寻求新奇行为的基础。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

通过对实验小鼠中一系列新的和熟悉的物体以及社交互动进行检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好奇心和寻求新奇行为的特定于细胞类型的大脑回路。使用几种创新技术,研究人员发现了多个大脑区域的完整路径,能将好奇心转化为小鼠的动作。通过增加特定大脑区域——功能不明的脑区(Zona Incerta)的大脑活动,相比于熟悉的物体和食物,与特定物体和新颖物体的相互作用增加了。

3,记忆的保真度,大脑比人们预期中更好用 | 回忆现实事件的准确性

来源:环球心理资讯

研究者对记忆准确性预期

以往研究证明,记忆具有短暂性(大多数的信息很快就会丢失)和重构性(记忆是重建的,有时会扭曲或增强过去的现实),并非是完全准确的。日前发表在Psychological Science 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可控可验证的真实经历编码范式与自由回忆相结合,探究人们对现实世界经历的记忆准确性,以及随年龄和时间间隔的延长产生的记忆效果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家普遍对记忆准确性持悲观态度,而且普遍认为一次性事件的记忆是不可信的。但人的记忆力衰退并不是记忆的全面丧失。该研究结果显示,记忆衰退只是记忆量的不断减少,记忆的准确性并不会下降,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参与者能回忆出的内容准确率均高达94%。

4,国内高分研究:通过心理治疗对精神病进行超早期干预 | 研究速递

来源:医脉通精神科

在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重性精神疾病领域,一系列针对临床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的研究在近二十年陆续开展,这些研究讨论了不同的干预方式对高危人群的效果,其中主要包括心理干预、营养素及抗精神病药物。然而,迄今为止,对于这些干预方式的疗效并无定论。近日来自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王继军教授课题组等人于近日在精神分裂症领域旗舰期刊Schizophrenia Bulletin 发表了一篇新的研究论文。

该综述纳入了10篇RCT研究,在系统比较的基础上,肯定了认知行为治疗在预防风险人群症状进展中临床疗效,结果表明:CBTp能在中长期阶段显著降低疾病发生率,并且可以有效减弱精神病性症状的严重程度,从而为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性障碍早期预防中的应用提供了充分的临床证据。

5,脑细胞“微调术”:无需开刀,轻松缓解焦虑

来源:科技工作者

大约30%的焦虑和情绪障碍患者并未从现有治疗方法中得到缓解。许多患者生活在严重的慢性焦虑和抑郁症状中,随时面临自杀风险。近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分子治疗》杂志上发表论文称,通过调整焦虑猴子的脑细胞功能,可成功降低它们对潜在威胁的过度活跃反应。这一研究成果将来也许能帮助患有严重焦虑症和其他难治性精神疾病的人群。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侵入性较低的新疗法,可以改变与焦虑相关的大脑回路中特定细胞的功能。这种化学遗传技术被称为“设计药物激活的设计受体(Designer Receptors Exclusively Activated by Designer Drugs,DREADD)”,它依赖于基因治疗技术对神经元中的基因进行微调,从而在细胞膜上产生受体。与其他受体不同,DREADD只对一种非自然存在的化学物质(也就是设计药物)有反应。这是一种可以注射甚至口服的药物,当其与DREADD相互作用时,可以‘微调’表达这种受体的神经元的功能。

6,酒壮怂人胆!PNAS:喝酒会拉近陌生人身体的距离

来源:医诺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计算参与者身体位置距离

有句俗语叫“与人打交道,握十几次手,不如喝顿酒”。很多时候握手是两个人见面要用到的礼仪,但是仅仅握手是无法拉近彼此间的距离的。近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顶级期刊 PNAS 上在线发表了一篇题研究。

该研究表明,一起喝酒的陌生人最初可能会保持距离,但当他们喝醉时,身体的距离会拉近。研究小组还发现,那些和陌生人一起喝非酒精饮料的人在实验中并没有明显地拉近彼此的距离。

7,《自然通讯》:昔日“保命”的受体,今天减肥的“关键”!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

肥胖已是世界范围内慢性病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虽然改变生活方式对减肥至关重要,但对于那些“管不住嘴”的人来说,药物也同样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选择。近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悉尼圣文森特医院加文医学研究所和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协和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当食物匮乏时,一种有助于保存能量的受体或是治疗饮食诱导肥胖的关键,而且它还很安全。

在这项使用动物模型和肥胖者脂肪组织活检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阻断神经肽Y分子的一个特定受体,可以增加脂肪代谢并防止体重增加。神经肽Y(NPY)是饮食摄入和能量稳态调节的最强大“控制者”之一。Y1受体还充当了身体产热的“制动器'。因此,阻断脂肪组织中Y1受体可以将脂肪的“储存能量”模式转换为“燃烧能量”,从而开启身体产热并减少体重增加。

8,对AI语音助手中的性别偏见说不!

来源:SelfMindnSocialBrian

我们看重人工智能的高效率、低成本和扩展性。但现实却残酷。AI竟然学会了人类性别歧视的那一套。在人工智能应用最广泛的图片识别领域,女性就和做家务、待在厨房等场景联系在一起,常常有男性因此被AI认成女性;AI翻译时,医生被默认是男性;谷歌给男性推送年薪20万美元职位的招聘广告的概率是女性的6倍。

当前的人工智能没有思考能力,它能做的,是寻找那些重复出现的模式。所谓的“偏见”,就是机器从数据中拾取的规律,它只是诚实地反映了社会中真实存在的偏见。它会积极“迎合”人类的性骚扰,是因为人类希望它迎合,它之所以会“歧视”,是因为人类把它训练成了这样。

前文阅读

脑科学日报:揭秘大脑靠“旋转”区分过去和现在

脑科学日报:旧东西总是舍不得扔?你可能得了这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