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小的时候都非常依赖妈妈,有什么事都找妈妈,希望妈妈能多一点陪伴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越来越独立,也渐渐地离开妈妈的怀抱,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成年人。很多妈妈会觉得,孩子自从过了青春期以后,亲子关系就会有很大的变化,那个跟在你身后寸步不离的“跟屁虫”,和你越来越疏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美是一个大三的女生,她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和妈妈一起生活。妈妈把小美看作是自己的性命一样,因为她觉得这孩子已经是她生命里的全部了。小美小时候,还是非常听妈妈的话的,妈妈对她生活中的很多细节都安排得很到位,小美也很少反驳妈妈的意见。可是,孩子渐渐地长大了,妈妈发现小美就不太听妈妈的话了。就拿大学报志愿来说,小美想要学金融,可是妈妈就非要让她上师范大学,不然就不会出学费了。

小美上了师范大学,可是自从上了大学以后,她就很少和妈妈联系,甚至连生活费都拒绝。她说自己靠勤工俭学和做家教可以顺利读完大学的,不想再用妈妈的钱了。寒假和暑假,小美都在外面打工挣钱,很少回家。

妈妈很痛苦,自己最爱的女儿,居然就这么急于摆脱自己。是青春期叛逆,还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哪里出了问题吗?

其实,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在长大了就和妈妈疏远的。曾经有人在网上做过调查,发现有的孩子即使长大了,就算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也依然会“跟妈亲”。这样的妈妈就比较幸福了,母子、母女亲密无间的家庭一般都是这几种,希望你也是其中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子关系是民主平等的家庭。

我的一个同学,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她想买一本挺贵的书,妈妈没有在家。她就打开家里的存钱的柜子,拿出来一张100元的现金。那个时候,这一张100元的钞票,简直就是小孩子眼里的巨款。

我很担心地问:“你自己拿钱,你妈会不会打你。”她说:“我妈不会打我的,我也是家里的一员,妈妈说我有权利知道家里的钱,也有权利正当地花钱。”

我当时真的很羡慕这位同学,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她在家里享有的这个“权利”。在很多家庭里,妈妈就是“大家长”,是孩子生活的主宰者,是说一不二的“虎妈”。所以,有时候孩子有心事,宁愿和别人说,也不愿意和妈妈说,是因为他不敢说,怕自己会被妈妈批评。

而那些在生活中没有架子的妈妈,在她们眼里,孩子和自己就是平等的,她们更像是孩子的一位老朋友,而不是上下级的关系。妈妈尊重孩子,信任孩子,从平等的亲子关系中获得孩子的信任和爱戴。这样的妈妈,即使孩子已经成年了,也依然会是妈妈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伙伴,最无话不谈的人。

妈妈喜欢和孩子沟通交流的家庭。

有些妈妈觉得,只要我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就能形成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那些孩子长大以后,也和妈妈无话不谈的家庭,他们的妈妈更愿意和孩子交流沟通。

我们都知道,孩子需要妈妈的陪伴。但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是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在一边画画,妈妈在一边玩手机,这是陪伴孩子吗?不是的。妈妈陪伴孩子,更要和孩子有情感和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

比如,孩子有些闷闷不乐,妈妈就可以问:“妈妈想听一听,你今天有什么样的遭遇和感受呢?”或者孩子帮忙做家务了,妈妈要把鼓励孩子的话表达出来,“你这样做,减轻了妈妈很大的负担,你是为家庭负责的孩子了。”

不要让忙碌的生活,减少了很多妈妈和孩子沟通的机会。妈妈和孩子交流也不是简单地说给孩子听,我们也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善于倾听,等他们长大了才愿意说给你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母关系融洽的家庭,孩子愿意多亲近妈妈。

孩子喜欢什么样的家庭,不是多么富有的家庭,而是爸爸妈妈非常恩爱的家庭。那些父母整天争吵不休的家庭,孩子一旦有了生活自立的能力,就再也不愿意回那个家里了,也不愿意和家里人联系了。

而那些爸爸妈妈非常恩爱的家庭,那是孩子永远的温暖的港湾,孩子不管长大多大,都愿意去向爸爸妈妈寻求安慰和帮助。所以,父母关系是不是融洽,也是孩子愿意回家,愿意和父母沟通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父母就像孩子风平浪静的港湾,孩子在外漂泊久了,总要记得回来歇一歇,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