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爱情能够鼓舞人,唤醒他内心沉睡着的力量和潜藏着的才能。”爱情是一种神秘的力量,能够让人不顾生死为之一搏。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潜力,双方形成一种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局面。两个人相互促进提升,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其实结婚不仅仅是涉及到两个相爱的人,还涉及到双方的家庭。常言道,没有父母祝福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父母是最希望子女过的幸福的人,如果父母双方都对这段婚姻表示反对,那真的应该好好思量一下这桩婚事,毕竟父母见人识人的日子很长,在判断事情上还是有一定的经验。

英国有一个女子,不顾家人的反对执意要嫁给中国人,她的母亲预言,如果你们两个执意结婚,你们的孩子就会自杀。这其中发生了什么故事,会让一个母亲说出如此恶毒的诅咒?

这名女子名叫戴乃迭,她所嫁的人是我国的著名翻译家杨宪益。两人曾一同翻译过《红楼梦》和《儒林外史》等中国历史名著。杨宪益1915年出生,他的父亲是天津中国银行的行长,而杨宪益是父亲的独子。本来出身富贵之家,奈何杨宪益五岁的时候父亲便撒手人寰。杨宪益的两个叔叔都是好吃懒做的人,在两人的挥霍之下,家中的经济状态日渐萧条。

杨宪益从小学习成绩优异,21岁时他去到英国牛津大学读书,他只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就学会了拉丁文和希腊文,还顺利的通过考试。学校的老师则认为杨宪益能够通过这次考核,完全是因为巧合,于是要求他推迟一年再入学。杨宪益其实不太喜好上学,面对这样的要求他反而很高兴。利用这一年的空挡期,他游览了整个欧洲大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到各种各样的地方品尝美食、美酒,见识到了国外的一些娱乐场所。在旅游的同时,杨宪益还不忘看书充实提升自己。杨宪益享受着优渥家境的庇护,过着吃喝玩乐的享受生活。这样丰富的游览经历对杨宪益之后的翻译事业,起到了铺垫作用。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杨宪益回到牛津读书,他依旧保持着从前洒脱的个性,在学校惹是生非,学习成绩也不太突出。

可杨宪益在牛津大学知名度还挺高,因为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在读大学的时候,将千古名篇《离骚》翻译成英语。杨宪益翻译这部作品的时候才24岁,他抱着玩一玩的心态翻译了这篇文章。但这篇文章的影响力却不小,仍保存在欧洲各名校的图书馆中。他在学校虽然成绩很普通,但翻译水平却得到众人的认可,震惊整个牛津学院。

他开辟了中国名著翻译成外语的先河,让外国人有第一次机会能够了解中国文学。正是因为这样杨宪益的才气逼人,才吸引了他的夫人戴乃迭。戴乃迭是一个出生在中国的英国人,她七岁时才从中国回到伦敦。戴乃迭一直对北京很有感情,她觉得北京的东西很有色彩感,而家乡伦敦总是暗淡的。回到英国后,她一直对中国文化念念不忘,为此她特地选择了中国语言文学专业。

在一次偶然的机遇她通过朋友,认识了杨宪益。经过相处,戴乃迭发现杨宪益对中国文化了解颇深且博览群书,对中国古典文化更是研究很深。于是,两人在一次次的文化交流过程中情愫渐生走到一起。杨宪益1940年大学毕业回到中国,戴乃迭也随同他一起回到中国。这样的爱情本该受到家长的祝福,可他们两个的结合不仅没有换来家长的祝福反而遭到了戴乃迭母亲的激烈反对。

戴乃迭的母亲说,如果他们两人结婚,孩子以后会自尽身亡。戴乃迭听到母亲这样恶毒的话语,依旧没有改变她嫁给杨宪益的决心。而杨宪益家中的光景已经不复从前,他不再是那个衣食无忧的贵公子,他回来的船票钱都只能靠当掉书籍来凑。戴乃迭和杨宪益虽然在经济上遇上瓶颈期,但完全没有影响两人之间的感情。

随后杨宪益找了一份翻译工作养家糊口,他将一部分中文书籍翻译成外语。编译馆负责人梁实秋,认为这对夫妻很适合这个工作。戴乃迭的母语是英文,杨宪益母语是中文,两人在翻译工作上可谓是如鱼得水。杨宪益翻译过《资治通鉴》,只不过这本翻译在战争的过程中已经丢失,夫妻二人在共同翻译了好几本经典名著时,杨宪益发现了妻子的过人之处,他认为妻子已经具备翻译《楚辞》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对夫妻间,已经不能用单纯的爱情去比拟,更像是一种默契十足的搭档情。两个人相互吸引共同进步,一起翻译《红楼梦》等作品。只不过两人的爱情结晶,确实像戴乃迭母亲预料的那样,因精神分裂自杀身亡。有算命先生说杨宪益会克死父亲儿子也会夭折,他会成为家中唯一的男子,不过,这番没有科学依据的说辞,还有待分析。

参考资料:

《薄伽丘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