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空军的主力装备还是歼-6,连歼-7的装备数量都非常少,而西方国家早已经进入三代机时代,面对周边严峻的态势,中国空军面临的压力十分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开始了三代机的探索。由于当时同苏联关系非常紧张,无法从苏联处得到相关的技术信息,中国开始了同西方国家的接触。

在西方,法国是少数几个拥有独立完整的战斗机设计研发能力的国家之一,法国达索公的“幻影”系列战斗机不但一直都是法国空军的主力装备,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取得了不错的外销成绩。1978年3月第一架“幻影”2000原型机完成首飞。考虑到法国空军未来采购的数量有限,因此“幻影”2000飞机还没有完成设计定型时,达索公司就开始着手向国外推销该型飞机。1981年,在得知中国正在研制歼-6战斗机的后继机型的消息后,达索公司派人来到中国,积极向我国空军推销“幻影”2000战斗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来自工业部门的专家代表,参加了这次有空军和工业部门出席的法国产品推介会,根据在推介会上的介绍,“幻影”2000飞机为单发无平尾三角翼布局,采用了四余度三轴模拟式电传操纵系统和以导航、攻击系统为核心的任务系统,动力系统为一台M53系列涡扇发动机。综合这些特点可以看出,该机虽然不是当时法国最先进的战斗机,但它已经进入了第三代战斗机的行列。该次推介会之后,中国空军向法方提出要求考察达索公司和幻影2000飞机,并要求使用该机,以体验其实用性能。

1982年,以空军副参谋长姚俊为团长,来自空军、航空工业部、电子工业部等单位专家组成一个20多人的代表团赴法国考察。考察团在达索公司看到了不少从未看过的东西,比如用复合材料制成的前缘襟翼、复合材料水切割设备和超声波探伤设备。他们还参观了位于法国与比利时边界处的达索公司数控加工专业工厂,所有机型大件(如机翼大梁、机身框等)都集中在这里进行数控加工,然后再运往装配工厂。

考察团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参观位于马赛附近的达索公司试飞基地,考察了 “幻影”2000飞机和它所配挂的武器、副油箱和各种保障设备,还参观了法国空军“钻山洞式拆装发动机”演示。作为本次法国考察的重头戏,中方试飞员葛文墉、蒋秋德在接受了法方技术人员关于座舱和飞机使用的讲解和培训之后,分别驾驶“幻影”2000双座型战斗机进行了多个架次的考察飞行,包括常规飞行和特技飞行,对机载航电、雷达、火控、武器系统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另外还参观了斯奈克玛发动机制造厂,了解M53发动机的生产研制情况。

这次考察前后历经20多天,是中国人第一次直接面对西方的航空工业,真正认识到双方存在的差距,当然也有巨大收获。

考察团回国后,沈飞顾诵芬总师专门邀请葛文墉到601所介绍“幻影”2000的情况,希望对歼8-飞机的研制能够有所借鉴和参考。葛文墉在详细介绍了试飞“幻影”2000的情况,并对该机的性能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当时有一句话让所有在座的人印象深刻,在讲到对“幻影”2000的总体评价时,葛文墉告诉与会人员,“这种飞机大大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负担,飞行中飞行员十分轻松;如果不是对方飞行员发生错误,歼-8同‘幻影’2000对抗是不会赢的”。来自空军试飞专家的意见如同警钟,让与会的中国航空专家久久不能平静。

空军根据在法国的考察情况,向中央军委上报了采购“幻影”2000飞机的报告,组织了空军和工业部门的100多人论证,最终得出的结果是该机虽然性能先进,但是由于价格太高,以当时我们国家的实力根本买不起,决定放弃购买。

直到苏联解体后,中国采用俄罗斯引进了苏-27飞机。另一方面,中国自研的歼-10飞机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1996年实现了首飞,中国空军自此正式迈向了三代机时代。

回顾历史,让我们感慨颇深,在当时,中国航空工业技术同西方先进国家相比差距是何等之大,经过一代代航空人不懈的追求和辛勤的付出,中国航空工业已经实现了追赶超越,目前中国四代机歼-20、传说中的歼-31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倍感骄傲。

延伸阅读

山寨?为什么中国歼-8II和苏联苏-15如此相似?

这俩是挺像的,但也就长得像而已。

苏15是一彻头彻尾的截击机,从出生到进坟墓也没染指过半分战斗机的领地。歼八II则是如假包换的战斗机,不过截击它也能干得不错。

苏15在设计上受苏局上一代截击机苏9的影响很大,采用了和苏9一样的三角翼和垂尾,当然面积有所增大。由于苏9是单发机,发动机一出故障就让人肝颤,所以苏15改成双发,这样因为发动机故障导致的事故率就下来了。不过由于使用三角翼,起降阶段的升力线斜率低,苏15的起降速度太高,导致起降性能很不怎么样:起飞要滑跑1100米,着陆也是1000-1500米。需要长跑道不说,这么差的起降性能还导致苏15的携弹量没有多大提升余地。早期型号带两发AA3“阿纳布”导弹,改进型终于能够带一门航炮,还有两发小号的AA8“蚜虫”导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歼八II虽然也用三角翼,但早在歼八的时候就已经在机翼前缘做了锥形扭转,所以在马赫数0.6以上的亚跨音速段的诱导阻力就比纯三角翼要小,所以歼八比米格21个头大了不少,但水平机动性却并不亚于米格21。其实苏15改进型也改了机翼,改成了双三角翼,內翼段后掠角稍减为55度,外翼段后掠角减小为45度,外翼段的前缘也做了扭转,起降性能有所改善,但水平机动性么,嗯,理论上应该也有改善的……歼八II的起降性能虽然说不上多优秀,但比苏15还是强出一截的:起飞滑跑630米,着陆滑跑900米。由于起飞滑跑距离尚可,所以歼八II后期型号还能带对地攻击武器,苏15就只有干瞪眼的份了。

不过苏15作为截击机对于水平机动性要求不高是可以理解的,反正截击最注重的是爬升率和最大速度,这两方面苏15还是不含糊的,海平面爬升率230-245米/秒,最大速度马赫数2.3。歼八II在1千米高度的爬升率224米/秒,5千米高度爬升率160米/秒,海平面的爬升率估计为250米/秒左右;最大马赫数2.2。最大速度上比苏15低一些,这是因为歼八II的机翼面积更大,而且有前缘锥形扭转这种会增大超音速阻力的气动设计所致,当然,歼八II的发动机推力也比苏15的改进型低。

所以从飞行性能来说,歼八II比苏15全面得多。苏15能干的,歼八II基本也能干。而歼八II能干的,苏15未必干得了,比如亚音速格斗空战,对手如果是米格21,那苏15早期型就免战高悬了,不说飞行性能,它连光学瞄准镜和机炮都没有怎么打?苏15改进型也是劣势明显,除了玩打了就跑我看不出有其它能全身而退的招数。而歼八II完全可以大打出手,鹿死谁手就看飞行员水平了。要再比试对地攻击,那苏15完全不是干这个的,歼八II就是在纯欺负人了。

总之,苏15在苏联国土防空军体系内是一款符合其要求的短距截击机,但对于其他国家空军而言,就未必能满足其基本需求了,这就是包括苏15在内的苏军截击机在冷战期间很少能对外出口的主要原因。而歼八II则是符合中国空军需要的可以执行亚音速空战和高空高速拦截任务的战斗机,后期还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多用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