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科技投资》罗晓凡

“内外受困”的永辉超市能否“触底反弹”?

5月7日晚间,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SH 601933,下称“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截至2021年4月30日,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约2.8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3%,资金总额约21.12亿元。

自永辉超市在4月29日公布2020年和2021年一季度财报后,公司股价一度跌至5.31元,创近四年新低。财报显示,2020年永辉实现营收931.99亿元,同比增长9.8%,扣非净利润下滑45%。同时,永辉超市2021年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截至发稿,永辉超市市值为505亿元,曾经千亿市值已遭腰斩。永辉超市不仅处于社区团购的冲击之下,还面临自身新业态转型不顺以及资金受限的压力。

营收净利双下滑

永辉超市2020年全年业绩实现增长,但2020年第四季度的营收净利双双滑坡,而这一趋势延续到了今年一季度,2021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63.34亿,同比下降一成,净利润2331万,同比下降98.51%。

从表面上看,新租赁准则的正式执行以及疫情“红利”消失是造成营收净利滑坡的直接原因,但从深层次分析,社区团购等新零售业态或在“颠覆”永辉超市原有的生存环境。

对此,永辉超市也在财报中表明“自2020年6月以来,全国线下零售业到店客流、销售均有下降,顾客购物手段、渠道发生较大变化;竞争对手和竞争手段发生变化”,且还指出实体零售在电商新业态的冲击下“可能面对的风险就是客流的下滑和主营业务收入持续下降”。

具体而言,一方面是新零售业态分流客流,直接导致永辉超市单店同比营收的下滑。

由于永辉超市的营收主要由零售业与服务业组成,其中零售主业支撑了公司90%以上的营收,且零售业主要依赖线下门店,而2020年永辉超市日均客流量同比下滑7%。

从2020年三季度开始,在门店持续扩张的情况下,公司营收不增反降,四季度差距进一步扩大。中国银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指出,截至2020年末永辉超市同店增长为“0”,不及2019年2.80%的水平,预计2021年同店表现或难以实现正增长。

*据永辉超市财报绘制

另一方面,面对竞争对手的引流补贴,永辉超市也投入更多成本以发力“到家业务”,但目前线上销售额仅占比营收10%,“到家业务”仍处于亏损中。

永辉超市2020年销售费用率增长0.36%,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指出,销售费用率略有增加除了与疫情以及新开门店及销售增长带来的人力、房租等有关,还可能与“到家业务”关联的平台服务费等项目明显增长有关。据悉,“永辉生活”合作方“京东到家”累计销售额34.7亿元,占公司线上达35.3%。

门店扩张速度放缓也是影响营收的原因之一,2021年一季度,超市新开门店仅为10家,且2021年全年预计新开80家门店,而过去六年间公司平均每年新开超700家。

永辉超市过去十年接近20%的复合增长率主要得益于持续的扩张开店,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指出,若永辉超市不能保持门店较快的扩张速度,则难以保持营收的高增长。

新业态探索曲折

在永辉超市营收净利双下滑的同时,以兴全基金为代表的机构们大幅减持,兴全趋势投资(163402)和兴全新视野(001511)仅半年时间累计减持近3亿股。此外,截至2021年一季度,公司股东户数为26.38万户,较2020年底减少了3.96%。

基金机构以及投资者的纷纷离场或与永辉超市股价下挫受到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且这些影响因素短期内无法消除有关。影响股价下跌的因素除了营收增长趋缓外,还在于新业态探索曲折。

永辉超市拥有云超、云创、云商和云金四大板块,其中云创承担了探索超级物种、永辉生活、永辉到家等新业态的任务。

2017年,定位于“高端超市+生鲜餐饮+O2O”混合业态的超级物种开出第一家门店,原本计划于2018年开出100家门店,然而由于持续亏损,到2020年上半年,超级物种门店数量已经减少至50余家。2019年到2020年,永辉mini店数量也由573家降至156家,直到2021年一季度仅剩70家,永辉超市称“小型业态尚未跑通的模型,会继续打磨”。

永辉云创自成立以来持续亏损,2016年-2017年分别亏损1.16亿元、2.67亿元。2018年前三季度,永辉云创亏损达6.17亿元并于同年被剥离出上市公司,直到2020年才“回归”。

永辉超市董秘张经仪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曾表示,云创业务的持续亏损严重影响到了永辉超市整体业绩,不符合上市公司整体股东的利益。

社区经济分析师黄昇认为,永辉超市作为传统商超的巨头,新业态门店之所以大规模关闭,也可能是因其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不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竞争。

具体而言,习惯了大卖场模式的永辉超市急于突围但尚未找到与新业态相匹配的商业模式,如“餐饮+零售”的超级物种需考虑选址标准、餐饮与零售区域各占面积大小、商品组合结构等因素,而永辉mini店需要考虑与钱大妈等社区生鲜店“错位竞争”,永辉超市董秘张经仪在永辉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表示:用开大店模式开小店是拍脑袋错误,犯错就要调整。

“到家业务”求突围

多重因素叠加致股价滑坡下,不少股民质疑现有管理层“无法改善被动局面”。永辉超市CFO兼财务总监吴莉敏在财报会议上表示,调整“超级物种”和“永辉生活”的小店业态之后,永辉云创将更聚焦在“永辉生活”APP打造、用户运营、数智中台的建设,且预计2021年永辉云创经营型亏损会大幅减少50%以上。

永辉“到家业务”主要基于永辉超市线下超市门店、mini店及独立前置仓发货的“1小时达”的模式。财报显示,2020年“永辉生活”自营到家业务已覆盖1000家门店,实现销售额59.1亿元,同比增长147%。

永辉“到家业务”尽管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面临融合难题以及资金掣肘等多重压力。

零售行业分析师鲍跃忠指出,永辉超市本身拥有门店及现成的商品供应链体系,其还需要赋能门店“到家业务”,加速融合到家和到店业务。

目前永辉超市在全国拥有1023家门店,且大多分布于新一线城市以及二三线城市,与每日优鲜等前置仓模式的生鲜电商以及社区团购所对标的人群都有重合,不过相比于后两者赛道的头部平台而言,永辉超市在全国范围内的布点尚有不足。

文志宏指出,线上到家业务需要线上线下、前端后端的配合,而永辉超市在线上的运营偏弱,如何保持到家业务的用户持续性和黏性仍是挑战。相比于永辉超市49.1%的月平均复购率,每日优鲜的老客复购率已达到80%。

此外,由于此前在超级物种、mini店等新业态的尝试失利以及主业受社区团购冲击,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永辉超市的资产负债率从2020年末的63.69%攀升至79.84%,短期借款升至144.71亿元。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指出,在电商的激烈竞争和疫情影响实体店面经营等外部压力下,永辉超市的经营成本大幅上涨,资金链压力加大。

对此,分析师鲍跃忠认为短期内资产负债率攀升与闭店下的财务调整以及灵活应用杠杆有关,文志宏则提出资产负债率攀升也和租赁新准则的执行有关,企业的资金链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不过,永辉超市所不能忽视的痛点在于,若对于到家业务采取保守策略,则可能面临对手的“围剿”;若积极发力到家业务,在前期投入较大的过程中,如果形成亏损则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表现。

文志宏表示,永辉超市将已有的会员引导、转化为线上用户,转化成本较低,但仅靠超市会员转化远远不够,目前各大生鲜电商巨头在争夺市场份额上纷纷扬言“不设投入上限”,对于永辉而言存在挑战。

对于永辉超市接下来在“到家业务”上的投入计划与具体举措,《中国科技投资》致函公司方,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应。

短期内,社区团购对于永辉超市的影响直观表现在营收与净利润上;长期来看,互联网巨头在生鲜电商上的布局正在改变以往永辉超市凭借扩店盈利的布局,其能否加快转型,对其股价能否在低谷实现触底反弹或有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