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考制度自现世起就饱受诟病,更有甚者公然反对高考,在高考作文上乱写一气以示自身决心,但结果我们都可以看到,该同学潦倒半生,一事无成,后来表示自己后悔当年没有好好参加高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位女状元刘学红,她靠着自身的努力成功改写了自己的命运,曾向媒体表示感谢高考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国家知识青年普遍下乡的年代,1966年12月,《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同工农结合是知识青年的历史道路》就开始呼吁知识青年与工农结合。

1968年,《人民日报》发表了《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明确提出知识青年应下乡。这年年底毛泽东主席呼吁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民聚集的地方磨练自己,接受另一种不同于书本上的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这之后,大量城市知识分子背上行囊离开城市,开始在农村“插队落户”定居。于1976年中学毕业的刘学红就是这浩浩荡荡的下乡大军中的一员,她被分配到了北京密云县高岭公社四大队林业队,此后刘学红和同伴们就开始了每天在田地里劳动的生活。

艰辛下乡生活

乡村的生活条件远远比不上城市,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刘学红在这期间吃尽了苦头,平时白白嫩嫩的手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渐渐磨出了老茧,虽然下乡生活很累,但刘学红也因此磨练了自己的性格,使之变得更加坚韧,可以说是有失也有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知识分子在下乡后就一门心思做农活,想借此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但刘学红却不满足于此,她还想继续接受教育,希望回到校园里上学。同伴们劝她不要胡思乱想了,既来之则安之,至于接受高等教育,就听天由命吧。

在此期间刘学红曾和上大学的一个机会擦肩而过,上级给了刘学红所在的大队一个大学名额,本来这个名额应该给学习成绩优越的人,但不知怎么的,名额最后到了另一个女孩儿的手里,据说那是队里会计的女儿。不幸的是,这个名额最后被浪费了,那个女孩没有通过考试,刘学红惋惜的同时也无可奈何。

恢复高考 抓住机遇

高考制度自1952年实施之后就帮助不少学子实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它让贫困学生有机会靠知识亲自改变自己的命运,也为我国筛选培养出了不少人才。1966年5月至1977年8月,高考因故中断了十一年之久,许多知识分子都梦想着高考能早日恢复,以此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刘学红自然也不例外

幸运的是,刘学红并没有等待太久。1977年时,邓小平担任我国副总理一职,8月6日,他在科学和教育会议上主张恢复高考,这个看似简单的决定实则改变了我国几千几百万人的命运。在农村下乡的知识分子们重新拾起课本,虽然每天都在干农活,但他们内心深处还是对知识无比渴望。

高考正式恢复已是10月,距离当时的冬季考试只剩下两个月时间。刘学红在报名后就开始了紧张的复习,由于时间紧迫再加上白天她需要劳作,所以刘学红只能熬夜复习。在别人都已经进入梦乡的深夜,刘学红还在光下啃书本。高考当时就是她的光,是能改变她命运的光,她坚信这一次自己不会再和机会失之交臂。

高考前半个月,准备高考的知识青年集体请假回家复习,备战高考,刘学红也是其中一员。为了更高效地复习,不让自己分心,刘学红主动让母亲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这一锁几乎就是一整天。从前的学生们大多都是自己自觉地学习,但现在的大部分学生却是连别人求着也不想学习的程度。

因为高考被中断了十几年,所以从前的高考卷子比较难找,大家都互相帮助,谁有了卷子就召集起一帮人来一起做。经过了这半个多月的最终复习,高考终于来了。

在寒冷的冬季,刘学红踏进了考场,她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之情,考试开始后拿到卷子就开始认真地埋头做题。作文在当时的语文卷子里占比很高,占整张卷子70%的分数,所以有“得作文者得语文”的说法。

作文登报

因为有小学和中学的学习基础在,所以刘学红参加高考并不吃力,但是否能取得好的成绩,是否能上一个好的大学,这点刘学红自己也不能保证。但是某一天,当她看见自己的作文被刊登在《人民日报》上时,她对自己的成绩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生作文登报在当时很少见,只有非常优秀的作文才能有这样的“待遇”,所以刘学红能猜到自己的语文成绩会不错。

事实证明她的作文确实拿到了高分,她的语文成绩高达99分,距离满分仅差一分。当然,刘学红的作文也不是在考场上灵光一现想出来的,她早就想好了作文想写的内容,只不过是在看到考题后将其换了一个形式,所谓“换汤不换药”正是如此。

刘学红的作文名为《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主要写了她在上山下乡这一年里的感受,她用最真实的笔触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所想,因此才格外动人。才得以打动阅卷老师,取得高分。

在高考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刘学红打败了层层敌手,最终成为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名女状元作为北京市的文科状元,刘学红被北京大学新闻系所录取,从此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活。

感谢高考

刘学红在大学期间仍保持着艰苦好学的态度,因此她在班级里一直都是名列前茅。毕业后,她如愿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单位工作。在中国青年报工作的这些年里,她认真负责,一路向上,最终成了青年在线的总经理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学红曾这样激动地说“感谢高考”,她表示如果不是因为高考的话,自己可能就会与自己喜爱的工作失之交臂,梦想也就永远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了。

时光荏苒,刘学红现在已经退休了,当年的那张高考准考证她一直都珍藏着,现在她将这高考历史的见证者上交给了国家博物馆,虽然没有旧物来感怀了,但那段岁月会一直留在她的记忆里

高考是否该废除

刘学红的那一代人感谢高考,但在现代却有很多学生对高考产生了不满。他们认为高考只是人生多次考试中的一次考试,却可以决定他们的未来,如果优秀的人在高考中发挥失常,那这未免太过可惜。

再者,现在大多数学校都采取应试教育,填鸭式的教学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积极性,这样很难为国家培养出人才来。

这些顾虑并不是空穴来风,现在的高考制度确实有很多缺点,这是我们不可否认的,但瑕不掩瑜,高考制度仍然对我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只要改正了先前所说的那些缺点,延续下去也未尝不可。

结语

没有任何一个制度是完美的,我们在不能改变制度的时候可以尝试着改变自己。我们要像刘学红一样,用自身的努力来实现梦想,让高考制度成为自己人生成功路上的垫脚石,对改善自己命运的高考心怀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