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新华社发布了成都49中坠亡事件的调查报道,还原了整个事件的全过程。部分四川和成都的地方媒体,也同步推送了相关报道。这些报道清晰完整地梳理了事件过程,逻辑和细节令人信服。至此,这场轰动全国的舆情事件,缓缓落幕。

从新华社的稿件中可以得知,新华社记者在11日晚连夜采访了学校、教育局、公安部门、家属等多方关键人士。

坠亡是如何发生的?关键监控到底有无缺失?救护车有没有及时赶到?遗体是否被火化?学校处置是否失当?孩子为何走到这一步?这些关键问题,文章都一一做了采访和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此,真相大白。确实不是刑事案件,也不存在体罚和校园欺凌,这和当初政府通报内容一致。但从9日傍晚事发,到13日凌晨新华社等媒体报道出街,三四天时间内,事件成为上亿人关注的热点舆情,当地通报虽然准确无误,但却被广泛质疑。

“其粗暴的处理方式也已经使得人心背离,失去了民众的信任。可谓示范了一个极其失败的舆情公关案例。”成都商报旗下的“红星评论”如此评论道。

何以至此?

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媒体是否缺位。在中国,媒体的作用绝不是简单的“第四权”。事实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手一部手机的事实,已经让媒体上升到领导地位的权力。除非大规模断网,否则信息的传播、裂变、发酵就不可避免。一旦信息传送堵塞、失真、变形,那么被动的将是拥有极大权力的相关部门,最终受损的是政府公信力。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能否有效传播自己想要传播的信息,至关重要。所以,有公信力的媒体绝不能缺位。

坠亡事件中,公众质疑的几个点:监控的完整性、救护车到达的时间、遗体有无被擅自火化、班主任为何当天不出面、有没有化学老师及其孩子等,这些都有明显答案。但是,这些显而易见,既不至于给警方工作带来干扰,也不至于再次伤害家长的答案,为什么不能通过地方媒体及时公布呢?

成都媒体非常发达,这方面大概仅次于北上广。传统媒体时代,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都闻名全国。新媒体时代,红星新闻也很活跃,经常出现在各种新闻现场。这些媒体都久经考验,无论是忠诚度还是业务能力,都没有问题。

如果舆情初起时,有关方面能率先通过地方媒体滚动发布信息,回应公众疑问,这事绝不会闹这么大。

媒体的报道有很多体裁,有深度报道,也有短平快的滚动报道,包括我们常见的“快讯”。几千上万字的深度报道,需要长时间的调查采访写作。但滚动报道,只需要一句话或几句话,即可及时有效发布信息。

负面事件中,不信任媒体,或只信任少数国字号媒体,这是很多地方政府的惯性思维和做法。

成都的事,就由成都的媒体来报道发布,天经地义。新华社当然业务能力出众,但“川媒铁军”的称号也不是浪得虚名。非要等到新华社来个事无巨细的详尽调查,那时黄花菜都凉了。中国这么大,事情那么多,什么事都由央媒来发布,既与时代脱节,也寒了地方媒体的心。都是为国家效力的,何必要分中央军和地方军?

顺便给有关部门提个建议,不能再给地方媒体采访重大事件设置种种限制。地方媒体不能及时报道,等于拱手把主动权让给了不明真相的网络舆论和外地媒体,后果是地方要觍着脸去求央媒或其他地方的宣传主管部门。

没有强大而得力的地方媒体,可以预见,必然会在以后无数舆情事件中捉襟见肘左右为难。在重大事件中,专业的地方媒体对本地舆情是能感同身受的,也最能发挥其专业作用。在像成都49中坠亡事件这样的重大舆情事件中,只要坦诚公开,尊重专业,地方媒体与政府以及相关涉事方就能形成合力,第一时间最有效地把事实与真相传递出来。

昨天,一家广东媒体的高层在朋友圈写道:不怕得罪成商和华西的朋友,这两个白天黑夜你们的感觉除了尴尬,甚至还有一点点耻辱把,其他城市,其实也差不多,惊天骇浪中,一条现场稿没有。

这是成都媒体的耻辱,何尝又不是当地的耻辱?其他地方,大体也如此。

为何成都方面没有第一时间选择通过媒体传递真相呢?我想这和决策机制有一定关系。校长报告给局长,局长报告给主管副区长,副区长再向自己的顶头上司报告,上司再一级一级报告给最终能拍板的人。这个流程有多长,最终公众能见到真相的时间就有多长。

都怕担责任,最后事情就在这逐级上报过程中,走向一发不可收。

应对舆情危机,各地得建立一个快速反应机制,从发生到研判到拍板,都要像救火一样,不能像中国足球的节奏一样,一等二看三通过。

这很难,但国家治理能力就是在一次一次的危机中,逐渐得到淬炼的。

新华社等媒体公布详细调查报告之后,很多人都把前两天参与质疑的人打成了别有用心的坏人。质疑和造谣是有本质区别的。对拥有巨大权力的行政机关的质疑,是公众的天然权力,也是善良人心的朴素表现。

反而是有些自媒体质疑死者妈妈说谎、背后有人、为了钱才闹的……这些话,才是丧尽天良,是个人都不会这么说。孩子没了,母亲受到的伤害最大,她的手足无措、语无伦次,甚至失忆,都是巨大伤害带来的本能反应,应该理解,应该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因为有无数人的质疑,才会有今天详细调查的公布,这是再明显不过的逻辑。质疑,不但推进了真相的大白,更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我希望,任何一次非正常死亡的生命,都值得一次详尽的调查报告,而不是非要等到舆情汹汹。如果我们一直有这样的惯例,应该设法让民众相信会做这样的调查。如果这不是惯例,应该建立这个规则。

于城市而言,这是一起值得深刻总结的案例。于刚失去孩子的家庭而言,这是一起巨大的悲剧。于无数个有孩子在上学的家庭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警示。

有数据显示,十几岁的中学生,自杀率明显高过其他人群。这个年龄段对外部世界更敏感,既有升学压力,又会受困于情感问题,加之处于叛逆期,容易冲动,最后出事。

英国的权威杂志《经济学人》统计数据表明,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居全球第一。国内的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分钟就有2人自杀死亡,有8人自杀未遂。

数字触目惊心。

我所在的广州,近年来,基本每年都能听说有孩子跳楼。在南京、上海等“教育”发达的城市,据说数量更多。每一个青春一跃,背后都是心碎的家庭。

中学生自杀问题,不可能完全消除,但可以正确预防,前提是要正视,而不是当鸵鸟。

现在常见的情况是,学生跳楼了,学校一般做法是向师生下达封口令,严禁谈论,更不得发社交媒体,然后是和家长私了。

连面对问题的勇气都没有,何谈预防和解决问题?

自杀问题,当然不需要大范围讨论,但在教育系统、学校内部、家校沟通环节,能不能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反思?

很多家长心态也不对。认为把孩子交到学校,出了事都是学校的问题,自己对孩子了解不够,更是没有反思。其实等到反思时,通常都已不可挽回。

中国的家长总是望子成龙,但是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能成龙,要接受绝大部分孩子一生平庸的结果,当然也包括自家孩子。孩子平庸一点没问题,只要有健康的心理,有立足于社会的能力,问题就不大。

成都49中这件事,警方调取死者生前使用过的手机数据发现,去年6月,小林和好友在QQ聊天中写道“天天想着四十九中楼,一跃解千愁”;今年5月,他用QQ号转发给朋友的聊天记录中有自我贬低的言论,表现出自我否定、多虑的情况。一些学生在警方调查中反映小林平时性格相对内向。

这些情况,他的父母知道吗?

现在的教育,给孩子施加了太多难以承受的约束和压力。从出生到长大,都生活在笼子一样的单元房里,和左邻右舍不熟,和大自然不接触,了解外界只靠家长和同学,以及一方电子屏幕。长期以往,谁受得了?谁不会怀疑人生的意义?

不是危言耸听,现在学校的这些孩子,相比以前在广阔天地奔跑长大的那几代人,他们可能是心理问题最多的一代孩子。以后他们走上社会,势必会带来更多更大的问题。

明明是社会和大人出了问题,最后却要孩子承受这些后果,真真是太不合理了。

不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不迭代我们对人的要求,不反思生命的终极意义,悲剧还会继续出现,孩子还会接二连三地跳下来。

相比对有关部门有些大人苦口婆心点到为止的小声规劝,我更想大喊一声:救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