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人星光(ID:hrxg2020)原创内容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前段时间,

一个重磅消息轰炸了世界学术圈,

来自全球最大学术出版商,

Elsevier公布的,

2020年全球所有学科科学家,

排名数据显示,

我中科院王中林院士,

终身科学影响力排名世界第5位,

这是唯一一位跻身世界前五的,

来自中国的科学家。

你知道走到这个位置有多不容易吗?

和他一起竞争的,是来自全世界的,

足足10万名优秀科学家!

他领先了99995名对手!

而哪怕这样显赫的成就,

也只是他高光时刻的其中之一。

因为2019年度,

王中林个人年度科学影响力是:

世界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光如此,

他还斩获世界超级大奖:

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

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它的含金量,

该奖设立35年了,

王中林,

是第一位斩获这一大奖的华人!

他的人生,竟是那样的超乎想象.......

第一个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是,

如今站在世界科学之巅的王中林,

竟出身于贫穷农村。

1961年,

王中林出生于陕西蒲城高阳镇,

家境贫苦又逢三年自然灾害,

他从小总是一副脸色发黄、

瘦弱无力的样子。

好不容易长大,也有了读书的机会,

可他初中和高中的学业,

却完成的断断续续,

因为要经常种田喂牛补贴家用。

可哪怕是身在底层,

王中林心里仍有要走出去的梦。

他的功课一直不曾落下,

1978年参加高考,

他的成绩是全区第一,

直接被分到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从此,

他就与物理结下了不解之缘。

四年苦读,

王中林考上中美联合招收的物理研究生,

成为当年西北五省,

唯一被录取的学生。

不过有件事十分尴尬,

当时以他的成绩,

完全能上更好的哈佛,

可由于对外国学校的不了解,

王中林以为A开头的学校是最好的,

所以就这样不小心错过了哈佛,

申请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有人说,

王中林没去哈佛真是个遗憾,

但更多人说,

哈佛没有得到王中林,

才是最大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虽阴差阳错选错学校,

他却撞大运般跟对了领路人。

王中林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导师,

考利教授,

是国际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学,

祖师爷级别的人物。

对未来他的研究路途,

产生了最大的影响。

考利十分欣赏王中林,

觉得这个中国青年十分聪明,

无论给他安排什么样的实验和研究,

他总能给出最好的成果。

从电子显微学到纳米材料,

考利带给王中林的,

是一个全新的物理微观世界。

纳米学,

成就了王中林走向世界科研的第一步。

1987年7月,年仅26岁的王中林,

仅花了4年时间,

拿到物理学博士学位,

他创造了一项纪录:

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建校百年来,

最快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

随后,他来到英国剑桥大学,

卡文迪许实验室做研究,

然而,

由于国外总戴着有色眼镜,

王中林在实验中提出的创新意见,

并不能被导师所接受。

导师居高临下地指责他:“中国人,

你做这个实验有什么用?”

王中林坚持发表了相关文章,

反响还挺不错,导师被“打了脸”,

竟联合一些门生对他群起而攻,

面对这些刁难,王中林的还击是:

做出最好的研究工作,

让他们闭上嘴巴!

1995年,

王中林被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

聘为副教授,

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纳米学研究生涯。

然而,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

还是一个中国人,

没背景没太多声誉,

又能得到多大的尊重呢?

他一开始都没有自己的实验室,

只能白天在教室读文献,

晚上去借用别人的实验室做实验。

这样的他看起来有些弱小,

个别教授歧视他,

竟要挪用他的科研经费去购买设备,

那几年,是他一生中最灰暗的岁月,

可他到底还是扛住了所有压力,

直到破茧成蝶的时刻,惊艳世人!

闷声不响的他,白天研究理论,

晚上同时做三个课题的实验,

在之后短短3年,

竟发表了80多篇高质量学术文章!

并且,

在这争分夺秒的时间里,

他还完成了一本科研著作,

被媒体称为:

具有卓越成就的经典之作。

当年仅38岁的他,

获得佐治亚理工大学终身教授职位时,

系里教授们叹息着,

说了这样一句话: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你走得太快,让我们看起来很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穷山村走到美国名牌大学终身教授,

王中林风一般的攀登着,

他的“逆袭”人生是如此不可思议,

而他走向世界科研之巅的时刻,

很快到来了......

2000年9月,

王中林在佐治亚理工学院,

创立了纳米科学和技术中心,

并担任该中心主任。

此后,

他陆续收获美国显微镜学会巴顿奖章、

美国化学学会S.T.L奖金、

美国陶瓷学会普帝奖,

及埃瓦德奥顿纪念奖、

美国材料学会奖章、

美国物理学会,

詹姆斯马克顾瓦迪新材料奖......

这些奖,

是美国五大学会的最高奖,

王中林,他是罕见的,

能集齐美国五大学会所有奖章的学者!

步入21世纪后,

随着手机电脑的兴起,

全世界科学家,

都在为如何制作出体积更小、

但效果更好的电池而发愁。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

一篇署名“王中林”的文章横空出世,

这篇文章里,

他第一次提出一个大胆而超前的概念:

自供电系统。

简单来说,就是让手机等无线设备,

在不使用电池的情况下实现自供电,

比如通过一种最小单位的纳米发电机,

通过摩擦将机械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就能源源不断地产生供电。

这个想法太天方夜谭了,

几乎没人看好这样的前景,

人们认为他可能是个“疯子”,

可事实证明,

他是一个能制造出奇迹的天才!

曾在1999年,王中林和他的团队,

制造出世界上最小的称:纳米称,

这为病毒学和分子化学方面,

都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测量器具。

纳米学带来的好处,

让王中林开始琢磨更多的实验。

只是,这一领域十分偏门,

很多人都是十年二十年的坐冷板凳,

王中林同样如此,

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无人问津。

直到2006年的一次偶然,

他的学生在测试一款发电机时,

突然发现3-5伏的电压信号,

这比正常的情况要多1-2伏,

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忽略,

觉得这不过是一个数据错误。

但王中林敏锐地感觉到,

这一定不是一个误差!

经过反复实验,

他发现这多出来的高压,

真的是由于摩擦产生的电流!

王中林十分激动,这意味着,

他提出的纳米发电机自供电设想,

极有可能梦想成真!

2012年,王中林轰动世界,

他的团队,

研发出世界上第一款体积最小的,

纳米摩擦发电机。

这款发电机真的太“神奇”,

它的动力源既可以是风力、

水力、海浪等,

也可以是人的行走、手的触摸、

下落的雨滴等环境随机能源,

甚至可以是车轮的转动、

机器的轰鸣等垃圾能源,哪怕说话也行。

王中林说:

“或许不久的将来,你只要正常走路,

附着在你衣服上,

或安在你鞋里的摩擦发电机,

就能随时为你随身携带的手机充电。”

纳米发电机技术,

具有划时代意义,

被《新科学家》杂志,

选为未来30年最有潜力的十大技术,

被视为与手机同等重要的发明。

王中林因此,

一次次站上了世界科研之巅。

2018年,

他荣获第十一届埃尼“前沿能源奖”,

这是最权威的能源大奖,

是世界最负盛名的,

公认的非官方诺贝尔奖;

2019年,

王中林拿下“爱因斯坦科学奖”。

在他之前,

这两个大奖均和黄皮肤的华人无缘,

而他一出手就是两个纪录:

世界上第一位获得“埃尼奖”的华人,

世界上第一位获得“爱因斯坦奖”的华人!

而王中林值得被全中国人认识,

不光在于他取得这样大的成就,

夺得这样多的大奖,

而在于他有一颗“中国心”。

在事业刚有起色时,

王中林就开始频繁往返于中美,

促进两国高新科技交流。

从1992年到2010年这12年间,

王中林的往返记录高达130次

他为中国培养了近百名物理学学者、

博士或教授。

国外对王中林十分重视,

他2002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2004年当选为世界创新基金会院士;

他还是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美国科学发展协会院士,

为了留住他,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

晋升他为该院,

最年轻的终身校董事教授。

而面对何去何从的选择,

王中林说了这样一句话:

“如果我想要成就一番事业,

那我肯定要回到中国来。”

2009年,王中林当选为最年轻的,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他说:“这是祖国给我无上的荣誉”。

2017年,王中林做了决定:

“回国!”

中科院、北京市一起讨论,

直接给他新建个研究所,

并提供200人的团队规模,

网友发自内心的羡慕:“我勒个去,

不愧是纳米领域的超牛,

回来就自成一派做掌门人啊······”

很快,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为他“量身定做”,

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

他是首任院长。

然后回来两年,他一出手,

就拿下了两个世界大奖......

接着在世界所有学科10万名科学家,

终身影响力总排名中,

王中林跻身前五,

2019年个人年度影响力排名,

他是世界第一。

如今,在王中林院士的带领下,

中国在纳米研究领域,已经是世界领头羊。

而他最受世界瞩目的研究,

是“蓝色能源梦”:

他提出颠覆性海洋能采集方式,

“利用海水发电,昼夜不停、

不占陆地面积、不受天气影响,

1%的海平面,就够全世界用。

这是真正的清洁能源,

我叫它‘蓝色能源’”。

他研发了一种球形发电机,

在幅面一平方公里的海水面上,

每隔10厘米放置一台,

然后连成三维网,

理论上可持续发出近100万瓦电,

点亮10万盏电灯。

他说,

“这是我的小梦,也是中国梦的一部分。”

岁月如河波涛汹涌,

人生逆袭惊涛拍岸。

从穷困山村走向名牌学府,

从无人问津走向世界巅峰,

他以无可战胜的强大意志和能力,

书写了一段可载入史册的辉煌人生。

科技改写生活,华人造福世界,

王中林,

华人之骄,人类之幸,

他不光成就了自己,

更为更多海外人才点亮明灯,

今天的中国有能力、有实力,

为世界顶级的科学家

提供世界一流的科研环境!

希望越来越多的科学家,

像王中林一样回归效力,

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途,

必将越走越宽!

— END —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华人星光原创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