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网络

文 | 倪建雯,邬志辉

来源 |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第27卷

原标题《农村小规模学校:谁的孩子在这里上学?——基于西北某县家长访谈资料》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人城镇就业和生活,城镇化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必然选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746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7116万人,乡村人口60346万人,城镇常住人口占比为56.10%,农村人口占比为43.90%。可见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在发展进程中,教育发展还需考虑广大农村人口的教育需求。

为提升农村教育发展水平,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党和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014—2020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并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等重要通知,高度重视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经过布局调整后,农村地区呈现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农村小规模学校并存的样态。了解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家长、学生家庭的基本状况,对于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农村学生长远发展、建设小而优的乡村小学和教学点十分必要。

01

问题的提出

有学者指出,随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进程的加快,县域内小学数量大幅度减少,由2001年的465万所减少到2015年的16.4万所,15年间减少了64.6%。但是,农村教学点数量经历了“先减后增”的过程,但总体减幅不太大,由2001年的114万个减少到2015年的9.2万个,15年里仅减少了19.5%,比农村小学减幅低45.1个百分点。尽管“保留”和“恢复”教学点取得重要进展,但“建设”和“发展”相对比较滞后,是教育现代化的“最大短板”和“最薄弱环节”,处在教育分层的“底部”和教育“神经”的“末梢”,是教育质量不均等的“重灾区”。

因此,亟待了解:

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的家庭背景如何?学生家长将孩子留在农村教学点、村小上学是积极主动的选择还是被动接受的结果?这一学生群体的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文化特征是什么?农村小规模学校对于目前仍留在乡村地区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的学龄儿童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深入剖析以上问题有助于多方协调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健康发展。

笔者于2016年10月跟随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农村小规模学校调研团队,对西北某县进行了实地调查。本文着重对家长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期更多地认识和了解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群体的家庭特征。本文中的农村小规模学校依据国际惯例和国内研究常用的概念,即指学生人数在100人以下的村小或教学点。这类学校大多受人口、交通、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布局分散,学校规模较小,但却在保证适龄儿童就近人学、完成“两基”“普九”任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02

调研基本情况

西北某县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降雨较少,光照充足;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全县总面积3130平方公里,耕地174万亩,主要经济作物为马铃薯等耐旱作物。总人口50.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6万人,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的85.59%,城镇化水平较低,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人口居住分散,因此县域内小规模学校数量较多。2015年全县有小学360所,其中村小、教学点340所,占全县小学总数的94.44%。

调研主要抽取该县4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3所小规模学校,以半结构化访谈为主,共对28位家长进行单独访谈和集体座谈。其中女性家长(母亲、祖母)5位(17.86%),男性家长(父亲、祖父、大伯)23位(82.14%)而所有家长中最高学历仅为初中毕业,且仅有5位(14.29%)家长接受了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未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家长19人(67.86%)家长中父亲和母亲共23人(82.14%)其他亲属5人(17.86%)。家长访谈主要围绕家庭基本情况(家庭收人、家长职业、家庭结构等)学生学习情况(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课外活动等)家校合作(家校联系频率、联系方式等)留守儿童(留守原因、留守比例、身心健康等)子女就读意愿(对学校教师的评价、是否有转学意愿等)子女未来期望(子女未来从事职业、发展前景预期)几方面展开。因受时间、交通等因素的限制,主要由学校教师联系家长,访谈地点为学校教师宿舍、办公室、会议室、操场等场所。

03

研究发现

1.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收入较低,处于维持基本生活的边缘

通过访谈了解到,大部分村小和教学点的学生家长以在家务农和外出打工为生,家长A和家长B介绍了他们所在村子的基本情况:

笔者:这个学校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多吗?如果打工,孩子是带走还是留在村里上学?

家长A:我们这儿外出打工的家长比较多。家里有老人的,老人在家带孩子,没有老人的就只能在村里喂牛、喂羊、种地,自己看孩子。我的儿子媳妇打工,我们在家带孙子,我年龄大了,就不出去(打工)了。

笔者:你们村里孩子都在哪里上学?家里的收入咋样?

家长B:村里的孩子基本都来这儿上学。也有人外出打工,他们通常去Y市等地打工,把孩子也带走了。这几年已经搬出去20多户了。我们不想外出,没念下书也没手艺,就在家里种洋芋,闲了就在周围帮工(比如谁家盖房子,干些力气活,获取少量工钱)。在家里开销少,城里开销大,今年洋芋就这么点儿(用手势比划),赔了我们连本都回不来。

当笔者试图了解家庭精确的收人数字时,家长们则常用“基本够维持生活”来表达,在精确表达中收人最高的一位家长表示,家庭年收人为四万元,大部分家长则表示家庭年收人为一两万元。从家庭经济收人和家长职业状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家庭依然处于贫困状态。而对于经济贫困的原因,家长们普遍谈到:我们那时候兄弟姐妹多,上学还要花钱,以前吃饭都是问题,家里没钱供着上学。现在没学过本事,也没手艺,只能种地,我们这地方缺水,种地也挣不了啥钱。

家庭经济因素直接决定家庭对子女教育投人水平的高低,由于大部分家长从事的是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简单重复性的体力劳动,职业分层主要局限于次要劳动力市场,家庭经济收人较低,只能满足孩子基本生活所需的物质条件,没有更多余力来发展孩子艺术特长、开展课外活动、进行亲子互动等。用家长们的话说:“村里人家有条件的,就把娃娃接出去(条件好的在县城买房子离开农村或是外出务工将孩子带在身边)念书了,我们没那个条件。”

有国外学者指出,“对于出生在贫穷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较差的小孩来说,教养方式的阶级差异并非是阻碍小孩发展的唯一因素。物质上的匮乏,例如营养不良、健康未得到妥善照顾、暴露在环境风险之中,将长期影响小孩质量与情绪的发展。”因此,如何防范家庭贫困给学生早期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促进教育机会首先在起点上实现平等,不仅仅要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还要兼顾农村家庭教育养成的丰富和完善。

2.部分家庭结构不完整,诸多因素影响着家庭稳定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在进人学校前,首先由家庭完成人生的第一课。完整的家庭结构对于实现家庭教育功能,从而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良性互动具有积极作用。那么在目前社会经济文化变革加快的背景下,就读于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学生家庭是否具有传统农村家庭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从而实现学生个体社会化和个体个性化的双向发展功能呢?此次访谈的28位学生家长中,有3位家长坦言自己家的孩子生活在单亲或失去双亲的窘境中。家长C和家长D谈道:

家长C:我是娃娃的大伯,我的两个侄娃子在这个学校分别上三年级、四年级。我弟弟因病去世,平时都是娃他爷爷奶奶帮着带,他妈跟别人走了(离开原来家庭,进城重组新的家庭)平时不管孩子,不回来看,也不给钱。我手头要是宽裕就会给点零花钱,虽然娃娃嘴上不说,但是还是能看出来,没有爸妈的娃娃总是可怜。

家长D:我(孩子的爷爷)现在帮着带孩子,娃娃他妈和我儿子离婚了,儿子外出打工,我这就凑合着帮着带,我腰也不好,也不知道能带到什么时候,小小的娃就没妈了。

为了解以上现象是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向其他家长询问了他们所在的村落的情况,了解到每个村子或多或少都存在单亲家庭。问及原因时,家长们谈道:我们这里苦,生活条件不好,年轻女子待不下去,就进城跟人跑了。家庭结构的不完整,直接导致家庭教养由双系结构转化为单系结构,甚至产生孤儿等弱势学生群体。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之间产生了基于户籍制度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较大差异。尽管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在推动户籍制度、医疗卫生、就业创业、住房保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现阶段城乡差异仍然存在。农村家庭的和谐稳定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托,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有力支撑,父母双亲在学龄儿童健康成长中的作用是无法被替代的。

3.家长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家庭教养方式较为单一

自人类开启工业化进程之后,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受到社会的重视,教育在个人职业选择以及职业成就获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美国学者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通过调查指出,各种职业对于就业所需的教育条件日趋提高,不仅英才职业需要越来越高的教育条件,而且最底层的职业也需要相应的教育成就,而且教育条件越来越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因此可以说,职业在教育系统内已被设计好了。可以看出,受教育水平和职业分层之间存在重要的相关关系。接受访谈的家长中,最高学历为初中毕业,即接受了基本的国民教育,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67.86%的家长未曾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家长的受教育水平既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又受每个家庭内部微观因素的影响。当笔者提到家长们当时为什么没有上学时,家长E表示:当时家里兄弟姐妹多,我们兄弟姊妹9个,家里哪有钱供我念书,我就上到二年级。家长F提到:当时我们有时候连吃饭都是问题,念书就更不敢想了。因家长们自己受教育程度不高,知识文化水平有限,基本都从事对受教育水平要求不高的简单重复性体力劳动,如打零工、种地、当建筑工人等,而年纪较轻、精力充沛、具有一定技术特长的家长大部分外出务工,因此在访谈中遇到这类家长人数较少。在提到如何同学校进行沟通以及回家怎样教育子女时,两位家长的看法具有代表性:

笔者:孩子们放学后在家里都干些什么?你家孩子学习怎么样?

家长G:我们没有文化,辅导不了学生,我们重视孩子的学习,孩子半个小时作业就能写完,能考七八十分,六十几分也考过。班里九十几分的孩子比较少,我家孩子能保证及格。这个分数在小学我们是满意的。我们忙的时候顾不上管孩子,平常写完作业他们就去玩了,都是孩子写完作业我们才看电视。

笔者:您平时通过什么方式和学校联系?都问些孩子的什么情况?

家长H:学校定期开家长会,差不多一个月一次,家长会的内容是关于学生安全和学习情况的。其实娃娃在上学了之后我们家长是不需要管什么的,教师也十分负责,所以我们把娃娃送到这个学校十分放心。

访谈中大部分家长坦诚自己文化水平有限,对于教育子女“心有余而力不足”,更多地依赖于学校场域的教育功能。学校在家长的眼中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更代表了实现子女未来“上大学”“找个好工作”的唯一希望。家长们所能做的是“看着写作业”“家里有活不让娃娃干”“写完作业了才能玩”,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不要像自己这代人一样只能种地打工,可以“上大学”。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普特南(Robert D. Putnam)在Ouer Kids: The American Dreamin Crisis—书中指出:

在美国中产阶级的父母更多地对孩子进行规划栽培,即父母在小孩身上投人心力,培养小孩的认知、社交与文化技能,因而增加小孩生活上成功的概率,尤其是在学校的表现。而贫穷家庭受限于自身的有限条件,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则以“自然成长”为主,即让小孩自己控制成长,不安排任何进度,也不干涉小孩在学校的生活。在这一模式下,父母依靠的是规定与纪律,而不是在一旁监督、鼓励、说理或协商。

可以看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家长囿于有限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对于孩子更多地以“自然成长”为主的消极教养方式,对于家庭教养的投人主要是经验与时间,缺乏长期教育的培养规划与积极有效的家庭成员互动,教育方式较为单一,关注的主要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

04

结论与讨论

1.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是我国城镇化进程复杂性、多样性特点的必然要求

我国幅员辽阔,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复杂性、多样性,各地区城镇化发展速度存在一定差异。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显示,201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同时城镇化发展出现不平衡性,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中西部城市发育明显不足,东部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2%,而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只有48.5%、44.8%。城镇化进程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差异,城镇化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差异,有的地区正处在城镇化发展的起步阶段,有的地区已经进人到城镇化发展的中级甚至高级阶段。

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0号)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大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办好乡村教育,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等目标。办好乡村教育就离不开处于教育“神经末梢”的小规模学校的建设,优质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有助于目前尚未实现城镇化的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贫困地区等欠发达地区之适龄儿童就近人学、国家“两免一补”等优惠倾斜政策的实施,控綴保学,进而使广大农村学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均不可或缺。

2.农村小规模学校是多数家长为学生“主动”做出的“被动”选择,有助于实现教育脱贫

访谈中谈到为何将子女留在村小、教学点读书时,家长们普遍认为,家校距离近是吸引其留下来的主要原因。家长“主动”选择村小、教学点,主要从孩子就近人学的角度考虑;“被动”选择主要基于留下来的家长或者是年龄大无法外出务工的,或者是孩子父母外出务工但生活工作环境不稳定,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的,是不得已做出的决策。留守在村小、教学点的学生家庭经济收人状况、家长受教育水平、家庭结构稳定性等方面都处于劣势。

英国功能主义学派代表厄尔•霍珀(Earl Hopper)认为,在工业社会中,教育系统与筛选、训练及个体在成人职业、经济和身份地位中的分配密切相关。取得成人地位的流动和非流动途径在教育系统内已经形成了。所以,尽管为了某些目的,把教育制度和某些教育途径视为“流动的主要渠道”是有意义的,但为了另一些目的,把它们视为“非流动的主要通道”同样是有意义的。教育脱贫更多的是将教育视为“流动的主要渠道”,通过提供基本均衡的优质教育,打破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农村地区脱贫致富。教育部发布的《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中已明确要求,“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全面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引导和支持地方于2017年底前完成贫困县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任务。办好贫困地区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建设好农村寄宿制学校,保障学生就近上学。”

05

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对策

1.统筹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市域、省域、地区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前提。受长久以来城乡二元发展观的影响,农村小规模学校在资金投人、师资配置等方面均处于教育发展的末端,学校建设首先考虑县城学校。2016年我国出台的《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0号)强调了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提出要同步建设城镇学校、努力办好乡村教育、科学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统筹城乡师资配置、改革教育治理体系、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等重要措施。各地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时,应综合考虑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所面临的学生家庭背景相对弱势的不利情况,探索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补偿机制,有利于城乡学校均衡的互动交流机制,有利于学生家长素质提升的家校合作机制。

2.整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学生家庭大多处境不利,家庭经济收人、家庭结构、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教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小规模学校作为农村学校教育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广大农村社会底层学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重任。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不仅是当前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更是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的体现。农村小规模学校在经历了“存”“废”之争后,进人了如何建设、如何优化、如何发展的阶段,其发展不仅限于学校内部师资配备、教学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更要发挥农村社区、学生家长的共同作用。

而学生家庭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亦需要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建设等多种形式加强家校沟通,需要农村社区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在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的历史条件下,在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应更关注农村社区、家庭与学校的互动,如何丰富农村社区的精神文化资源、促进农村家庭的和谐稳定、提升农村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是在学校场域外我们仍要思考和实践的重要问题。

3.统筹公共资源,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

受限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居住分散的农村孩子上学路途充满艰辛,因而保障学生上学安全是社会基本公共责任。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推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范围,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

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进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向县以下延伸,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小规模学校只有在医疗卫生、精神文化、公共交通、金融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背景下,才能与之形成合力,打破城乡二元壁垒,为农村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农村小规模学校才能“小而美”“小而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