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关于郦波事件的文章里,笔者在最后说了一句:“放那些还敢写诗的文化名人,一条生路吧”。

后来几个同行都笑话我,说我没必要这样卑微,何苦去求他们。我只能无奈解释:一个大教授因为一首诗受到这么多的群嘲,再这样下去哪个名人还敢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情的发展,正如我料想的一样,郦波最终还是“挺不住”了。在自己的微博连续更新了好几年原创诗词的他,最终选择低调,他跟网友说了句“再见”后,便没有再发新诗了。

对于无数喜欢诗词的朋友来说,这是一种损失。而经过他这件事后,相信更多的文化名人都会被吓得“低调”做人了。近几年,因为各种诗词大会而难得活跃起来的诗词圈,是否会迎来一波低谷,我们只能慢慢看了。

而就在郦波因群嘲而低调行事时,一个女诗人却为他打抱不平起来。这位女诗人叫:余秀华。

一、余秀华表示:我实在看不过

余秀华的原话是:

因为郦波被网暴了,我实在看不过,挺了教授一把,结果给我预约上了。后来人家又说郦波和我玩是自降身价,其实呢,我不一定会和郦波玩,我是玩泥巴的,人家玩瓷器。

从余秀华的这段话里,我们可以得到3个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余秀华把郦波事件定义为:网暴。可能很多批评郦波的人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在不知觉中网暴了郦波。在他们看来:我只不过是说郦波的诗写得很烂,我只不过是在怀疑他这个教授不是凭能力当上的,我只不过是在鄙视他人品不好等等。但事实上,如果他们能查看一下网暴的定义,就会明白超出诗词评论外的人身攻击,其实已经属于网暴范围了。

2、余秀华因为力挺郦波,也同样受到了谩骂。其实余秀华被骂倒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她属于一直在跟键盘侠撕的女诗人。

3、有网友指出余秀华跟郦波在这件事上站在一个立场上,对郦波来说是自降身价了。正如余秀华自嘲自己是玩泥巴的,而郦波是玩瓷器的。

二、文化圈里到底有没有“泥巴”和“瓷器”之分?

余秀华说的“玩泥巴”的,其实就是指一些学历不高、没有如教授之类头衔的所谓“民间诗人群体”。目前这部分人分两类:一类是自己有工作,写诗只是他们闲暇的兴趣爱好;另一类,是像余秀华这样以诗歌创作为生的人,也就是民间职业诗人。

而“玩瓷器”的,则是一些学历高、有很多头衔的作者,他们写的东西多是积极、正面的。不过或许是怕跟郦波一样被群嘲,他们从不轻易写原创诗歌,一般就是在微博上每天复制几首李白杜甫。平时,多以诗词鉴赏为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当代诗词圈的“名门正派”,是主流。

在目前的诗词圈,确实存在着大量“玩泥巴”的诗人不受认可的现象。哪怕是扩大到文学这个大圈也是一样,随便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算是很出名的,但多年来其作者海子,并没有受到主流的认可。很多大教授、学者提到海子,仍然是不屑一顾的,哪怕他们自己写不出这样的作品。

路遥《平凡的世界》算是经典小说了,但多年来学界却认为其文学水平极低,情节很老套,北京大学的一位姓温的教授甚至直言:这部小说的受众基本上是底层民众。这有点儿像歌坛。网络歌曲曾经一直是上不了台面的,被称为口水歌,没有艺术性可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余秀华力挺郦波,网友力挺余秀华

此次郦波的诗被群嘲,基本上没有学者、同行出来替他发声,是怕惹麻烦还是其它原因,咱们不得而知。所以余秀华这个“玩泥巴”的诗人出来发声,倒是让人佩服她的勇气了。不少网友点赞余秀华,称其:活得坦荡。

对于这件事,笔者倒是希望这二位能“一起玩”。在笔者看来,余秀华是民间诗人里的翘楚。而既敢写也敢说的郦波,则是一个不像文化名人的名人。他说话不会像他圈内的同行那般滴水不漏,也做不到任由别人骂。从这一点来说,他是文化名人界的“余秀华”。

这二位站在一起,没有谁自降身价,因为文学虽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分,但诗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贺知章当年官做得多大,但他能跟初入京城的李白玩;孟浩然一辈子没当官,隐居多年,但他的朋友圈里有王昌龄、王维这样的高官。唐诗之所以牛,是因为诗人心中没有偏见和狭隘。

我们要找回昔日的文化荣光,或许就该从抛开种种偏见,打破种种界限开始。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