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起1902年由俄国人建起来的哈尔滨“八杂市”,老哈尔滨人没有不知道的,它是哈埠第一座市场,有236家店铺。坐落在原哈尔滨市政府大楼的对面,靠近索菲亚教堂,曾经是哈埠规模最大的百姓购物市场。

其原址东门面对索菲亚教堂,南门临近透笼街,西门对着新城大街(现尚志大街),北门对面是北市场(现麦凯乐哈尔滨总店位置)。四扇不同方向的大门,不论是送货的车辆,还是购物的市民,从各个方向都可进入八杂市。来自火车站方向的摩电车(有轨电车)就停靠在八杂市西门站。

上世纪30年代后期八杂市就以卖日用杂货为主了,货物杂乱地堆放在店门前。后八杂市几经改建成了道里菜市场。

呈“回“字型建筑的八杂市

“八杂市”毗邻四条街,街面上店铺的建筑风格都是一致的,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围拢成一个大大的“回”字形,里面可容纳二百多商家。这是一个和百姓柴米油盐密切相关的大市场,它的名称来自于俄文“巴扎勒базар”(市场)的音译。

虽然哈尔滨经历过伪满洲国,但日本人的奴化教育并没有在哈尔滨人身上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倒是修建中东铁路时,沙俄驱往哈尔滨的大批移民以及“白俄”的几十万避难者“老毛子”(对俄国人的戏称)给旧的哈尔滨起了潜移默化的文化渗透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尚志大街(原新城大街)右侧即为八杂市

那时候,受俄罗斯人的影响,很多日常生活用品都使用了俄文音译。比如那种铁制的上宽下窄的圆桶被称作“维大罗ведро”(水桶),缝纫机被称作“马神针машина”(机器),东北人被蔑称为“臭糜子чумиза”(小米),而卖苦力的则被叫做“老薄代рабодо”(劳动)。

还有那些一律给冠上“洋”字的物品:如洋火(火柴)、洋蜡(蜡烛)、洋钉子(铁钉)、洋铁皮(铁皮)、洋葱(葱头)乃至洋柿子(西红柿)……好像咱们的“八杂市”里根本没有国货似的。

五十年代初期的八杂市里面,星罗棋布、杂乱无章。一些商家新进的货物堆积在店门外,一些没有铺面的小商小贩用木头、油布搭建起了一个个卖货棚子,遮天蔽日,纵横交错,阻塞通道。小时候记得一进八杂市里,就感觉人声嘈杂、气味难闻、叫卖声、吆喝声响成一片。有些缺氧憋闷,有些晕头转向。逛市场的人们拖儿带女,你拥我挤,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里面转悠,为生存为接续烟火,仔细地万般斟酌后掏出每一个小钱。

人头攒动

那时候八扎市里小偷也多,一个同学的爸爸,每次去买菜都会被偷。没办法,后来只要去,就把买菜的钱攥在手里,花钱从手里拿,找回来的钱马上又攥在手心里。

小时候(五十年代),最喜欢跟大人去逛八杂市,因为那里面热闹,因为那里面有很多让孩子们馋嘴的东西。所以,一听说要去八杂市买东西,我们家的几个孩子都会努力表现得乖乖的,好争取到和父母一起去逛八杂市的机会。

而每次从八杂市回来,小心眼儿里呀,满满地都是喜悦!手里总会捧着一些个父母给买的那个年代的小食品:小糖豆、杂拌糖、瓜籽、米花糖和小饼干之类的。

八杂市一角(左前方为索菲亚教堂)

八杂市里可说是集生活之大全,尤其是各种食材,那个年代,想吃什么还是有得买的,蔬菜豆腐、油饼馒头、鸡鸭鱼肉、东北小吃、山珍野味……

记得外祖母最爱在八杂市买野鸡,漂亮的翎毛成为我们儿时的玩物。而外祖母用咸黄瓜和野鸡肉丁炒制的叫做鸡瓜子的小菜,那可绝对是下饭的一碟好菜。还有那一篓篓的小螃蟹,外祖母把它腌制后再蒸过,红红的盛在一个大盘子里,哎呀,那一上桌就像风卷残云一扫而光啊!我喜欢吃父亲用在八杂市买的北大荒袍子肉做的红烧肉,虽然那时的调味料不像现在这样讲究,可是一经父亲的手料理,没多长时间就出锅变成了一道香喷喷的菜肴。到了香瓜熟了的季节,什么金稻子、羊角蜜、老太太乐,呵,简直是甜到心窝!

冬天的时候,松花江打上来的大湟鱼,冻得邦邦硬,就摆在八杂市的院子里,用二人台大锯锯成一片一片的卖。

八杂市里更有那针头线脑、烟筒炕席,腌菜的水缸和坛子。孩子吵着要的小玩意儿,大姑娘小媳妇用的胭脂粉儿,凡日用杂品一应俱全。这里不分阴晴冷暖,天天都是人头攒动。而做小买卖的个个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迎来送往,笑容可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2年大水涌进了八杂市

谁若是初进“八杂市”,没有向导是很难找到出口的。特别是一些“马大哈”的父母只顾东瞅西看地买东西,就把跟在身后的孩子弄丢了。但您别急,往往是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有那热心肠的人把这孩子送交到心急如焚的父母手中。因为就算是有人敢偷孩子,也没人愿买孩子。

那年月家家都有自产的五、六个或七、八个甚至十来个张嘴的,谁还敢再添一张嘴呀!

故乡的八杂市,让人有一种抹不掉的印痕。回哈探亲时,每每路过八杂市旧址,往日情景便一幕幕地出现在眼前。感慨怀恋,遐思无尽,她成为我心中珍藏的一幅发黄而经久不衰的画卷。

时光流转,绕指渐行。

匆忙一眨眼,眨眼又一年。

那时候,生活的节奏是慢的,

人与人之间是淳朴的,

每天都无忧无虑很少烦恼。

那时候,家里没有车,

也没有超市,

坐着摩电,在一个八杂市里就几乎买到了所有的日用。

城市在一点点的发生变化

人们的生活,

也在逐渐的发生着改变。

摩电没有了,

八杂市也没有了,

哈尔滨却永远伫立在那里,

和我们一同前行。

时光不再,

然而那些老记忆,

却永远留在那里……

请加关注,看更多哈尔滨故事及评论!谢谢。

作者/来源:松花江里一浪花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