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天独厚的水陆交通条件,使武汉成为长江流域非常重要的港口城市。过去的武汉是一个以水运为主的城市,这里的码头经济非常繁荣,虽然现在有一部分码头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改造成为江滩景观,但是武汉港仍有一些码头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行至武汉江边,在汉口江滩和武昌江滩依稀可见旧码头遗迹,那些粗壮的铁链、铁锚与陈旧的趸船,顿感百年往事浮现在眼前,老武汉的历史与码头文化息息相关。

提起武汉的码头文化,首先引入脑海的是此起彼伏的码头号子,帆樯林立的不夜水港,鳞次栉比的货轮商船,商贾云集的街市店铺。武汉码头兴旺的源头应该从明代开始算起,明代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汉水改道从龟山北麓入江以后,汉口独立发展,因为良好的港口条件,迅速成为一座新兴商埠,贸易运输业颇为发达,仅“盐务一事,亦足甲于天下”。乾隆年间汉口更盛于世,成为我国内河最大的港口。武汉有名称可考究最早的码头是清乾隆元年(1736年)修建的汉口天宝巷石级码头,以后又陆续修建了杨家河、老水巷、兴茂巷、彭家巷、大硚口、小硚口、大王庙、五显庙、沈家庙、关圣祠、鸡窝巷、接驾嘴、龙王庙、鲍家巷、新码头、流通巷等码头。这些早期的码头,都是沿汉水自上而下逐步修建的。由于汉水流域已不能满足商业需求,因此汉口成为长江中部地区集散商货的重要码头。据史料记载,道光三十年(1850年),汉口著名有八大码头:艾家嘴、关圣祠、五圣庙、老官庙、接驾嘴、大码头、四官殿和花楼。如同叶调元《汉口竹枝词》中所描述的那样:“廿里长街八码头,路多车轿水多舟”。咸丰末年(约19世纪50年代末),汉口沿江上起硚口,下至江汉关共有码头60余处。武昌的码头主要有“六门两洲”,即:保安门、望山门、文昌门、平湖门、汉阳门、武圣门和白沙洲、金沙洲;汉阳的东门、南门外也有多处码头。有一些码头随着商业市场的专业化逐步成为专用码头。如:接驾嘴码头为炭薪市场码头。龙王庙码头、小新巷码头,周围水果行集中,为水果码头。宝庆码头因附近有几家大米店,主要搬运大米。永宁巷、五彩巷、石码头,因为这一带有8家大粮行,码头主要搬运由荆门、天门、襄樊等地运来的粮食。流通巷码头起坡的货物多是大宗的食油和皮油。大水巷码头主要搬运老河口、汉川、天门、沔阳来的棉花。肖家巷大码头运芦柴、小码头运江西瓷器。沈家庙码头靠药帮巷,那一带是各地商帮药材行栈号店集中的大市场,主要起坡中药材。稍远一点的,汉阳鹦鹉洲,是竹木专业市场码头。那时汉江、长江沿岸的“划子”(即小船),比现在的大饭店门口排队的的士还要密。插队抢客,是常有的事。18-19世纪的武汉,“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正是码头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武汉码头即为“不夜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年前的武汉老码头

长江沿岸的“划子”(即小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江经济时代”的汉口码头

19世纪60年代汉口开埠,随着租界建立和长江近代轮船运输的日益发展,各国洋行和轮船公司在临长江沿岸开始相继拓建一批近代轮运码头,兴旺发达的港口码头使得武汉成为近代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至1926年,汉口有大大小小洋码头 87 个,从江汉关一直延伸到丹水池、谌家矶一带,武汉码头的发展进入“大江经济时代”。当年武汉的码头有着无比热闹喧嚣的场面,被洋人誉为“东方芝加哥”。

汉口码头被洋人誉为“东方芝加哥”

在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三条有名的茶叶之路,而其中以“东方茶港”汉口为起点的万里茶道最为辉煌。1861年汉口开埠后,九州之茶汇聚,茶商茶帮云集,茶厂洋行林立。茶叶出口逐年递增,出口的茶叶垄断了世界茶叶市场的86%,而由汉口输出的茶叶就占了国内茶叶出口量的60%,运茶船源源不断地出入汉口港,中俄万里茶道,汉口时为起点,借道汉水北上,过河南,进山西,越大漠,至中俄边境,继而莫斯科,圣彼得堡,贯通亚欧,遂得东方茶港之美誉,汉口被欧洲人誉为“茶叶港”和世界茶叶贸易之都,堪与丝绸之路媲美。

汉口开埠后成为“东方茶港”

20世纪初,随着汉口民族工业的发展,硚口以上的汉水边由民营企业修建了一些专用码头,至1928年,有这样的专用码头25个,一直延伸到皇经堂、古茶庵一带。这些水码头都是土码头。至新成立前夕,武汉有水码头243个,陆码头220个,码头工人5万左右。在上个世纪之交,武汉人很“牛”:内河航运全国第二,汉阳铁厂亚洲第一,四大金融中心居第二把交椅。到新成立时,武汉三镇人口已经超过百万人,成为最大的城市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世纪初的汉口码头

凭靠长江和汉江的水运,现代商业的逐渐兴盛,汉口已经成为了全国各地商贾、帮会云集的商业重镇,徽帮、晋帮、湘帮,各地商会、会馆云集于此,可谓是“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鹾商典库,咸数十外。千樯万舶之所归,货宝奇珍之所聚,洵为九州名镇。”武汉码头成为很多人谋生的场所,然而巨大的利益和商帮的汇聚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为了保饭碗只有不断地争夺地盘,“打码头”的江湖便从此拉开序幕,其中尤以宝庆帮和徽帮的争斗尤为突出,两个码头帮派之间为争夺码头经营权常有械斗,死伤无数。当时汉口有句民谣:“三月三,九月九,无事莫往江边走。”反映的正是“打码头”的血腥争斗,而这片斗争的中心地带宝庆码头,则是后来作为武汉著名商业街汉正街的前身。“打码头”的历史既有着浓浓的江湖气息,同时也反映着这座城市的掘金者们敢打敢拼,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的精神。不论你来自何方,只要你肯做敢拼,都能留在这个城市安家立命,融入到这个大江湖里来。

武汉码头成为很多人谋生的场所

打码头”的江湖帮

码头生活对武汉社会各个阶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南来北往,九州商贾,使武汉成为一个以码头为中心的文化大熔炉,从而滋生出武汉的码头文化与市井交融。汉口保留了许多由客而主的痕迹,留下了外地人居住的黄陂街、鄂城墩、天门墩等地旧址,还有江浙、山西、陕西、福建、两广等地商人开办的会馆和茶楼。各大码头四方商客、挑夫走卒摩肩接踵,上下货物川流不息。小商小贩提着篮子挑着担子高声叫卖:”油条面窝、欢喜砣,洋糖发糕,吃了不长包。”吸引小孩们围观吵叫大人购买。还有那码头的搬运工人装卸货物时喊的雄壮号子声最好听:“哟活!哎哟!哟活嘿!嘿嘿嘿.....”。半夜里还能听见远处传来江边轮船鸣笛声和武汉关的钟声。

小商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叫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口码头的搬运工

“居民填溢商贾辐楼,为楚中第一繁盛处”。码头带动了武汉的纺织、轻工业以及房地产业等行业的发展,同时还将各地的邦交文化、地域文化带到了武汉。武汉拥有汉剧、楚剧、荆州花鼓戏、黄梅戏等大量具有浓郁湖北特色的地方戏曲,还有一些豫剧、川剧、粤剧、河南梆子戏等外地的戏曲也登上了汉口民众乐园的舞台,融入了武汉人的生活。上世纪30年代,“大汉口”不仅成为近代重要的通商口岸,更是全国闻名的“戏码头”。谭鑫培、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周信芳等戏曲界泰斗都曾来武汉“拜戏码头”,由此武汉成为与北京、天津、上海齐名的“戏码头”。

汉口民众乐园

武汉的戏剧源远流长,剧种丰富,特色鲜明,尤以汉剧最具有原创性,是对戏曲有整体性贡献的一个重要地方剧种。大量史料证实,起源于湖北的汉剧影响全国几十个剧种,曾独领风骚成果辉煌,而且汉剧直接孕育了最大戏曲剧种京剧的诞生。汉剧剧目素有八百出之称,京剧的剧目大多数都是从汉剧里移植,至今的京剧唱白中还带有汉腔。汉剧是湖北地区乃至全国皮黄剧种和南北京剧风格形成的特殊见证,同时也是“汉派文化”的代表性载体和典型性标牌,凸现了汉派文化的物质特色和创造活力。楚剧是湖北地区具有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发源于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地方声腔剧种。楚剧之名源于汉剧前身“楚调”,剧目与表演吸收汉剧成份较多。荆州花鼓戏原称沔阳花鼓戏,发源于湖北沔阳州一带,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明末以后在江汉平原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渔鼓、道情等演唱形式上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戏曲,充满浓郁的江汉平原地方情调,其唱腔悠扬、甜美、悦耳,表演既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湖乡生活和湖乡风貌,又具有浓郁的汉族民间生活气息。黄梅戏起源地为湖北黄梅县多云山区,黄梅人常自豪地说,“一去二三里,村村湾湾都唱戏”。经省文物局专家考证,新近在黄梅县发现保存完好的乾隆年间古戏楼,再次证实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黄梅戏发源于湖北,发展于安徽,进而蜚声中外。湖北武汉的戏剧体现出文化多元、博大精深的特征,沉淀于武汉一个以码头为中心的文化大熔炉,这种文化的沉淀已经超越了码头集散与流通的功能,成为深植于武汉人血脉中的城市特质,这种特质最直接的表现,便是这座城市巨大的包容性。

汉剧大师陈伯华

楚剧大师关啸彬

荆州花鼓戏宣传单

今天的码头是武汉人和外地人常去的游玩的地方,绿道、健身设施、人文景观一应俱全,武汉江滩被打造成为整个长江岸线上的首个生态缓坡公园。一些大型的酒吧和宾馆还被设计成船舰造型,仍然颇具武汉码头的文化特色。随着历史变迁,原来武汉成为风云际会之地的大江经济时代已经落下了帷幕,过去充满血腥和江湖味的打码头故事也成为了永远的历史印记不再被这个时代所容。在后码头时代,现在的武汉有了较大的变化,渐渐地更加平和大气,九省通衢沟通南北不仅仅指的是便捷的地理优势,而是更具有文化品味和容乃气象万千的大城市风度。

汉口江滩

现在的王家巷码头

作者/来源:天津严老师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