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山镇临水村是革命老区村,地处深山,离仙游县城有四十多公里,距离镇中心也有12公里。记者一行从市区出发,经高速路再下国道,车子一路盘山而上,在深山密林里蜿蜒曲折地穿行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抵达临水村,探访这里的蝶变之路。

5月的临水村山青水绿,瓜果飘香,旧村居依山而建,零散分布,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红色基地变网红“打卡点”

临水村地处偏僻,红色文化底蕴却十分深厚,是1943年中共福建省委南迁的第一站,也是革命老区基点村。

据介绍,1943年3月,中共闽中特委进驻临水村上湖底。同年9月,时任福建省委书记曾镜冰在上湖底召开闽江、闽中特委领导人会议,作出省委活动重心从闽北南移闽中的决定。随后,省委机关人员在上湖底开辟据点,建交通联络站展开地下工作。近年来,临水村对中共福建省委旧址进行保护维修,布馆设计。修缮后的旧址保留原貌,设有革命历史、生产劳作等展区,建有红色记忆主题公园、红军操练场等。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底蕴给临水村发展乡村旅游注入生机,近段时间,中共福建省委上湖底旧址成了不少单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网红“打卡点”。

当天上午,记者到达时,钟山镇也组织机关党支部前来参观学习,大家重温入党誓词、聆听革命故事、回望那段峥嵘岁月,体会上湖底旧址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70岁的村民曾庆棋是这里的“看家人”,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奶奶和父亲都是老革命,曾冒着生命危险把曾镜冰、苏华等革命者藏在家中,展区里还列出他们的革命事迹,现在每天守在这里,心里十分踏实,仿佛每天都跟老前辈们对话。

从土坯房到小别墅的蝶变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过去的临水村是全市建档立卡的贫困村,村民住的大多是上世纪60年代建的土坯房,分散在深山各处,由于年久失修,灰瓦片残破,黄土块裸露,很多已是危房。村里土路坑洼,基础设施落后,全村连一家小卖部都没有,买包盐都得出山去。没有产业,村民收入低微;没有学校,孩子上学要到十几公里外的镇上去。地瘦人稀的临水村山民为了生存,大部分只能举家外出谋生,只有一些上年纪的老人留守村里,当时的临水村更像是一个被人遗忘的“空壳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力 摄

党的精准扶贫政策落实下来,2004年,上湖底村民搬迁至鸣和村;2016年,临水村整村搬迁项目启动;2019年春节,临水村整村山民搬进新村过年,这个仅有100多户500多人的小山村完成从旧村到新村的华丽转身,从土坯房迁到联排小别墅更是让村民喜上眉梢。

临水村的新村地处钟山镇鸣和村,因此有了一个新村名——“鸣临新村”,记者在新村看到,25幢白墙红顶的联排小别墅错落有致,在绿树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醒目,村部、球场、老人活动室、儿童之家等由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新村还开发了果园、绿植、农家乐、民宿、山里特产展销等商业项目,有效解决搬迁户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村里的大龄单身汉老邓搬进新村后,不仅娶了媳妇,还在新村找到一份工作,顺利解决了生计问题。村里贫困户邓金妹得益于精准扶贫造福工程政策,不花一分钱,就从35平方米的破旧土坯房搬进新村110平方米的新套房,安居才能乐业,现在的邓金妹逢人便夸政府好。

“90后”村支书的脱贫路

从贫困村到幸福村,临水村仅用了3年时间,这个蝶变除了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外,也离不开一位“90后”姑娘逆行而上的付出。

临水村党支部书记郑青青是一名“90”后,初见她,很难把这个纤瘦文气的女生和村干部对上号。郑青青是钟山镇临水村的外来媳妇,大学毕业后放弃当教师的选择,在城里经营一个茶叶店,过着相夫教子的平静安稳的生活。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被推选到临水村当村干部,这是千头万绪又吃力不讨好的事,家人不理解却也全力支持她。刚上任时,她一家一户探访后,被村里的落后和贫困吓到了,在短暂的犹豫后,她决定留下来,改变临水村的落后面貌,让村民过上幸福有盼头的好日子。

张力 摄

交通不便是临水村的“短板”,搬迁是改变当地落后面貌的唯一出路,经过多方努力,上级政府决定将临水整村搬迁至集镇区,再建一个新村。对此,很多群众因为故土难离而不愿配合。郑青青挨家挨户摸底排查,一户一户动员、一户一户蹲守,一户一户分析利弊,一点一滴地推动搬迁工作艰难进行。

如何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是郑青青想要实现的第二个目标。临水村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他们有着浓重红色文化底蕴的原中共福建省委旧址,也有着民间色彩的临水夫人陈靖姑信仰,全村搬迁后,郑青青充分利用旧村资源,将乡村旅游开发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发动村里年轻人参与家乡的建设,并为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岗位和定位,依托九鲤湖、麦斜岩,村里开发了临水客栈、农家乐、精品民宿,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村民增收,全村9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实现了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双脱贫。

除此之外,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临水村先后投资191万元入股镇、县、市级乡村振兴项目,每年固定分红20多万元;引进福建省金和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统一流转临水村200亩耕地,种植水稻、蔬菜、食用菌等,由本村7名贫困户管理,实现“一块土地、两份收入”……这两年,临水村每年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30万元。

今日的临水新村,破茧展芳华,交通便利,设施完善,村民安居乐业,而在十几公里外的旧村,红色文化正火,乡村旅游正兴,临水正唱响一首老区变奏曲。

来源:莆田晚报记者 吴林玉

责编:林红霞

编审:严绍香

监制:林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