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由平安银行主承销的重庆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六期超短融资券正式发行。本期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拟募集资金3亿元。

作为平安银行首发的“乡村振兴”债券,本次超短融资券的发行,对满足乡村医疗机构的基础医疗用药需求,全面提升当地医疗机构的卫生医疗服务能力,保障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是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服务“三农”发展的一次金融创新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持续深化银企合作效能,扎实提升乡村基层卫生服务

医疗卫生事业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基层机构,乡村基层卫生服务水平关系到亿万农民群众健康生活,是提升其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基础性工程。良好的乡村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是减少因病返贫对脱贫人民威胁的关键因素,是提升乡村基层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一环。

然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药品供销渠道不足、销售网络不健全、医疗服务水平不足等原因,导致药品供应不足、价格虚高,医药信息流通不畅,药品质量存在隐患,甚至出现伪劣药品等现象,严重威胁了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为帮助提升农村地区医疗服务水平,平安银行深化银企合作,推出了乡村振兴债。本次为重药集团发行的3亿元超短融资券,是助力提升重庆农村地区医疗服务水平的一次实践。

借助资金的支持,发挥重药集团作为中国西部地区医药流通龙头企业的优势,全面配合提升当地医疗机构的卫生医疗服务能力,保障提升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同时,发挥重药集团自身在配送网络和配送效率方面的优势,对合川、丰都、铜梁等近5年来脱贫摘帽的重点区县进行医药流通经营。药品范围广泛,涵盖了多种基础疾病的用药,保障了从人民医院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诊所等乡村基层医疗机构的用药需求。

通过持续深化银企合作效能,对于扎实提升乡村基层卫生服务,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平安银行乡村“公益路径”的深化

从金融扶贫到乡村振兴,平安银行一直都在积极发挥自身金融优势。在平安银行看来,金融机构参与乡村公益实践,应该发挥“利他”思维+“绿色”思维。

金融是资金融通,具有“利他”属性。本次平安银行发行乡村振兴债助力乡村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提升,践行金融向善和帮扶乡村价值观,是利他思维的缩影。

同时,还需要发挥“绿色”思维,将资金运用到具有碳减排效率的绿色项目中去。例如平安银行发行的首笔碳中和债券——三峡集团2021年度第三期绿色超短融(碳中和债券),就是以创新模式作为驱动力的典范。该笔资金将用于向家坝、溪洛渡、乌东德以及白鹤滩四座水电站建设。四座水电站投产后,每年可协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122.93万吨,替代化石能源量5554万吨标准煤,协同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4480.47吨。

此外,平安银行在乡村公益的实践过程中,以金融扶贫+产业扶贫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出了“扶智培训、产业造血、一村一品、产销赋能”的扶贫闭环。以产业扶贫为核心,创新开发了“种植贷”“养殖贷”“水电贷”“光伏贷”、扶贫政府债、扶贫企业债等多种金融扶贫产品。

产业扶贫实现了贫困地区自我造血,推动贫困地区群众实现长效脱贫和安居乐业。在乡村公益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平安银行的公益思维和公益路径也在不断的迭代和升级。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平安银行也将产业扶贫思路延续到提升乡村人民“生活福祉”上。平安银行发挥金融优势与重药集团的合作,助力提升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就是提升乡村人民“生活福祉”的重要体现。

乡村振兴有力度,金融服务有温度

创始人的格局,决定着一家企业的格局。欲强者,须以担当为己任。正如马明哲所说,回首来时路,平安前行的每一步都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饮水思源,平安一直以实际行动诠释“回馈社会、建设国家”的企业使命。

平安银行深知,公益大计需要公益大格局。但仅有公益大格局是不够,还必须去做实事,将公益“一桩桩、一件件”去落实。平安银行累计投放253.09亿元产业扶贫资金,来推动公益的落地和落实,也因此惠及了81万贫困人口。平安也在健康扶贫领域,累计援建升级乡村卫生所1210所,培训村医11175名,体检义诊覆盖9万余人。

作为一家金融机构,平安银行之所以热心公益,是因为它始终认为,在“与国家共温暖,服务国家经济,保障社会民生”的初心之下,金融应该是有温度的。有温度的金融,不仅体现在让客户“舒心”这样的“小爱”层面,更应该彰显为社会贡献有智慧的“爱心”这一“大爱”层面,也就是“与社会共温暖,企业社会责任担当”。

随着乡村振兴号角的吹响,在“有温度金融”初心之下,平安银行也将进一步响应中国银保监会的号召“用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促进乡村振兴”,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用金融的温度和专业的力量,为乡村振兴谱写更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