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安,

红军摇篮,将军故乡。

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

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

为了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干群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激发全市人民“弘扬红色精神,致力绿色振兴,建设幸福六安”的干事创业热情,我台广电融媒体抽调精兵强将,从红色事件、红色人物、红色遗址、红色文物等四个方面,深入实地开展蹲点调研式采访。从“五一”开始,推出大型系列报道《百年党史六安“红”》,向纪念建党100周年献礼。

今天播出第九期

《于无声处却听惊雷——未名四杰》

历史沉浮、大浪淘沙,中国文学史上有许许多多文学社团都已化作过眼云烟。“未名社”至今仍被提起,一方面是因为它与鲁迅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它作为一个文学现象,对于现代文学有深远的影响。1925年,韦素园、台静农、李霁野、韦丛芜四位从叶集走出的年轻人,齐聚鲁迅先生麾下,后来各自取得骄人的文学成就,他们被誉为叶集“未名四杰”。

记者 叶健:在叶集,很多地方都是以“未名”两个字命名,比如我的右手边的这片湖叫未名湖,左手的这条路叫未名大道。而我的正前方就是未名广场。叶集人对于“未名文化”有特殊的情感。那么“未名文化”与中国革命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就来到了叶集,一探究竟。

叶集地处皖西边陲,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十月革命后,叶集的进步知识分子开始寻求革命真理。“未名四杰”都较早地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并积极传播。1921年夏,叶集人韦素园与蒋光慈、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等一起赴苏俄莫斯科共产主义东方大学学习。

《韦素园传》作者黄圣凤:他们去的时候正好赶上共产国际第三次会议正在召开,当时我们中方的正式代表是张太雷,他们几个就列席了共产国际的第三次会议,并且亲耳聆听了列宁同志的演讲。

留学苏联期间,韦素园目睹了十月革命胜利后火热的生活,坚信只有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才能救中国。并把《共产党宣言》以及其他一些马列书籍和文章寄回给家乡的亲友,使马克思主义在皖西大地上生根、发芽,影响和教育了一批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在“五四”余波的推动下,文学运动波澜壮阔,文学社团层出不穷,文学流派自由论战。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未名社”于1925年8月应运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韦素园传》作者黄圣凤:这个“未名社”其实也是一个革命的庇护所,有一些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他们在此避难。

未名社是鲁迅先生扶持成立的一个现代文学社团,在其六位成员中,有四位来自六安叶集,他们是韦素园、台静农、韦丛芜、李霁野。在鲁迅先生的精心培养下,他们积极从事新文学活动。

在叶集台静农纪念馆里,我们看到了鲁迅与台静农相识相交、相知相惜的有关文献和史料。鲁迅一生,以尖刻冷峻而著称于世,所以他终身少有朋友。而他所引以为至交的,大多为忠厚、正直、笃实之人,台静农就是其中之一。

台静农曾根据身边的共产党人斗争事迹,创作了一系列短篇小说,结集为《建塔者》出版。“塔”象征着一个新的世界、新的社会。

他们“以精诚以赤血奉与唯一的信仰,这精神是同殉道者一样的伟大,暴风雨之将来,他们热情地有如海燕一般,作了这暴风雨的先驱。”

台静农对革命者怀着无限的敬意,通过对他们英勇事迹的书写,来纪念这大时代的一痕。1946年台静农举家赴台,后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他没有想到这一去,就再没机会回归故园。

台静农纪念馆文化志愿者 台德亮:2017年,台静农的儿媳妇来到纪念馆,她说公公直到临死对大陆、对家乡念念不忘,他平时经常面朝西方,因为西方(大陆)是他的家。他到台湾之后难以脱身回大陆,他早期是地下共产党员,蒋介石既要用它,又要防着他。他知道有特务监视他,在家说话都的悄悄的。

从同一个集镇同期走出一批青年作家、翻译家,这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极其罕见的现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未名四杰”的故乡属于皖西地区,皖西文化是两淮文化的交汇之地,既具有北方中原文化的理性精神,更具有南方楚文化的浪漫气息。他们生长于斯,深受此种民风浸润,形成了坚韧倔强的反抗性格,虽历经磨难,却毫不气馁,保持气节。于是,便有了“未名四杰”的抱团精神和求实作风,有了韦素园的坚韧踏实,韦丛芜的理想浪漫,台静农的沉郁豁达,李霁野的执著坚守。

六安广电融媒体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杜婉婷 监制/兰天 终审/王政 施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