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是在放大教育焦虑还是在陈述事实?”,随着《小舍得》热播,这一话题也被顶上了某平台的榜单上。小编也看了几集《小舍得》,唯一的感想就是,真的是卷得厉害,可以称之为小学界的卷中之王。这部电视剧聊的都是什么事情呢?

怎么争取到某中学的名额,参加哪个培训机构,都上了什么课,校内的作业不多,课外的作业一大堆,小编觉得里面的小学生写作业时间都快赶上高考生了。但是,这一话题的下边,许多人都表示这就是真实情况。

北大教授渠敬东在一次演讲中也讲到:当今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教育成了家庭资源投入的无底洞。说是给孩子减负,其实是让校外的辅导机构越来越壮大,家长和孩子的负担反而越来越重。

北大教授渠敬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的家庭资源,在小编看来分为两种,金钱和精力。金钱就不必多说了,各种培训机构、教辅资料,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与之相比,在孩子教育上耗费的精力更成为了每一位家长的负担,老师在群里给孩子布置的家庭作业必须得辅导,辅导之后就会演变成一场家庭大战,孩子不开心,自己也不开心;还有休息时间一个接着一个的补习班,不仅陪上还得陪学。

一个孩子的教育,发展到最后,就是一家人全部都上阵,每个人都耗费了巨大的精力。

学生负担

现阶段学生减负,异想天开

渠教授认为,当今的减压减负快乐童年,都是异想天开的,在现阶段基本都是不可能的。为什么说现阶段不可能呢?

因为这是现阶段的教育模式所决定的,有好的学校,有不太好的学校,家长都想让孩子去好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再加上高考和中考两座大山,想要减负更是难上加难。

孩子培训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孩子每天上课只要认真听讲,好好完成作业就可以考入不错的学校。现在有几个家长开始给孩子报了培训班,完成课内作业还不够,还要完成课外作业,这样就可以让自己孩子更轻松地进入好学校。

之后,别的家长便也开始纷纷效仿,这样卷来卷去,真是应了网上的那个段子——4岁1500个英文单词词汇量,在外国够用了,在北京海淀不够用。

校外加负担

校内减负,校外加负。

这就是现在家长与孩子共同面临的一个情况,孩子不想学,家长也不想天天逼着孩子学,可是社会这个大齿轮,不停地转啊转,转啊转,家长被逼得无奈,只好为孩子付出最大限度的经济与精力。

就像《小舍得》中南俪一家,最开始只是希望孩子快快乐乐长大就好,但是面对孩子不理想的成绩和社会上学历的重要性时,也开始强迫孩子学习。

现在,就连幼儿园的入园资格也得评定,不仅家长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学历、工作需拔得头筹,孩子也得有一定的才艺,才能进这个幼儿园。所以才说,现阶段给学生减负,基本是不可能的。

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全面发展

在渠教授看来,教育是立国之本,学校就应该全面负责每个孩子的培养。“这节课体育老师不舒服,我来替门课。”这是小编小时候最熟悉的一句话,恐怕也是现今学生最熟悉的话语。

体育、音乐、美术这一系列的课好像就是每一个主科老师的备用课堂一样。家长和孩子都清楚老师多上这一节课不会多拿一分钱,还会让老师很累,也很尊重老师的认真负责。但是,这些课真的就应该这样被顶掉吗?

体育可以增强人的体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便在《新青年》上发表了《论体育之精神》一文,其中“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更是广为流传,我们现在精神文明了,那体魄强健了吗?

学音乐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音乐是世界共同的语言。先说远的,一代圣贤王阳明被贬龙场时,和当地人语言不通,因为会唱歌才让当地人觉得,这是个好人;再说近的,《创造营2021》主打的是国际团,有许多国家的成员,大家语言都不通,但是因为音乐是通的,大家可以一起编曲、一起唱歌,从而交到更多的朋友。

美术可以提高审美。“为什么懂欣赏美的人这么少?”这是一个持续了很久的问题,小编认为这和那些没有上过的美术课脱不了干系。

学习美术的孩子

我们可能听不懂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但是我们听到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肖邦的《夜曲》,仍然会为之震撼;看到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达利的《时间的永恒》,仍然会觉得神奇。

当然全面发展不局限于体育、音乐、美术这一类课,也可以是孩子的兴趣,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渠教授

教育双轨制

渠教授认为,现在教育实行的就是教育双轨制,一方面使得教育不再是国家单独的职能和义务,另一方面又用庞大的资本市场攫取家长们的经济资源。

现今,教育不再单单是学校的事情,而发展成了各个培训机构大显神通的情况,学些什么更利于孩子的升学,什么便更受欢迎。但是,也有很多家庭无法承担昂贵的补课费,这无疑是给教育拉开了差距,让好教育成了有钱人的专属。

这让小编想起了马太效应,凡有的,便加倍给他让他余出,凡是没有的,连他最后一点也要剥夺。这样长此以往,教育只会越来越分级化。

回归初心

回归初心

我们一直采取的都是这种教育制度,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学习,为了竞争更好的名次,更好的学校,还有更好的工作。这是学习的初心吗?孩子们能从这样的学习中获得乐趣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先辈们的话语仍记在耳,而我们却把这些话都忘记了。我们不再为了兴趣选择专业,不再为了能为社会做出什么选择专业,而是看哪个专业前景更好,哪个专业赚的钱更多。

卢梭说,人类正因为从孩子长起,所以人类才有救。我们这么早地让孩子们进入成人状态,每时每刻都拥有竞争和焦虑不安的心理,这些不就正在扼杀教育,扼杀我们的未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