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的文化水平如何?一个细节暴露了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看到网上关于贾母文化水平的探讨,有很大的差别,有人说贾母文化水平超乎绝伦,也有人说贾母文化水平很一般,大字不识几个。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看问题的视角不一样,没有全面综合地来评价贾母这个人。大家都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大象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摸到大象腿的说它像一根柱子,摸到耳朵的说它像一把蒲扇,其实他们看到的都是局部而不是全体,综合起来才是大象的全貌。分析贾母的道理同样如此。

首先不可否认,贾母的文化程度并不高,识字不多,诗词水平也很有限。

为什么说贾母识字不多,书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螃蟹宴摆在藕香榭,一行人至此,贾母“一面又看见柱上挂的黑漆嵌蚌的对子,命人念。湘云念道: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贾母听了,又抬头看匾。”

如果贾母识字的话,自然不用别人来念。也许有人会说贾母眼神不好,书中也写到贾母戴眼镜的情况。不过一般老年人花眼都是看远处清晰,而看近处模糊的,因此贾母看尤二姐肉皮的时候要戴上眼镜,而匾额上的字通常会很大,不存在看不清楚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个例子是芦雪庵雅制春灯谜。李纨姊妹三个想了几个四书上的字谜。薛宝钗道:“这些虽好,不合老太太的意思,不如作些浅近的物儿,大家雅俗共赏才好。”众人都道:“也要作些浅近的俗物才是。”贾母喜欢猜灯谜,但是仅限于“浅近的俗物”,也说明贾母的文化程度并不高深。

贾母喜欢行酒令,但是贾母所行之令必得鸳鸯提着,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因此公推鸳鸯做令官。鸳鸯道:“有了一副了。左边是张‘天’。”贾母道:“头上有青天。”众人道:“好。”鸳鸯道:“当中是个‘五与六’。”贾母道:“六桥梅花香彻骨。”鸳鸯道:“剩得一张‘六与幺’。”贾母道:“一轮红日出云霄。”鸳鸯道:“凑成便是个‘蓬头鬼’。”贾母道:“这鬼抱住钟馗腿。”说完,大家笑说:“极妙。”贾母的酒令合辙押韵,通俗易懂,但并不是多么高深,和钗黛湘云的酒令显然不在一个层次。

通过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出贾母的文化程度不高,但也并非目不识丁的粗人。在黛玉进贾府的时候,贾母问她可曾读过书。黛玉说刚读了四书,又询问三春姊妹们,贾母说,“读的是什么书,不过识得几个字,不做睁眼的瞎子罢了。”

李纨是金陵名宦李守中之女,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但是李守中认为“女子无才便有,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来这就是当时贵族人家对于女孩子的要求,稍微认识一些字,看几本书,懂得一些道理,但并不要求女孩子的学问到达什么程度。黛玉之所以能够和男孩子一样正规开蒙、读书,是因为林如海对唯一的女儿的偏爱,有假充养子之意。而贾母来自金陵史家,这些豪门大户对于女孩子的教育观念应该是相似的,因此贾母也是读过一些书,些微识得几个字而已。薛宝钗说读书识字并不是我们的本分,既然认得了字,也要避免见些杂书,移了性情。贾母的“掰谎记”和薛宝钗的读书观不谋而合,说明了当时社会对于女孩子读书的主流观点,贾母也是那个时代的人,符合那个时代对于大家闺秀的教育理念。

其次,贾母的综合素质很高,具有极高的审美情趣。

一个人的学历和能力并不能划等号,学识可能很有限,但是一个人的天赋是不会被埋没的,而且一个人的经历和见识绝对不仅仅来源于书本。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薛宝琴走南闯北,游遍三山五岳,才有这些感慨,林黛玉才学再高,没有这样的经历,诗词意境显然不同。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认为贾母有学问,有人认为贾母没学问的关键所在。贾母是一个高雅、有情趣的人。她喜欢热闹,却并不粗俗,因此她能够和这些多才多艺的孙子孙女们玩到一处,有共同语言。

例如听戏,贾母说听些清淡的,“叫芳官唱一出《寻梦》,只提琴至管箫合,笙笛一概不用”。没了繁琐的伴奏,也不用盛装浓扮,就像文官所言,“只听一个发脱口齿,再听一个喉咙罢了”。薛姨妈因笑道:“实在亏他,戏也看过几百班,从没见用箫管的。”贾母道:“也有,只是象方才《西楼·楚江晴》一支,多有小生吹箫和的。这大套的实在少,这也在主人讲究不讲究罢了。这算什么出奇?”指湘云道:“我像他这么大的时节,他爷爷有一班小戏,偏有一个弹琴的凑了来,即如《西厢记》的《听琴》,《玉簪记》的《琴挑》,《续琵琶》的《胡笳十八拍》,竟成了真的了,比这个更如何?”

贾母对于听戏很有独到的见解,但是她听戏的学问是有家传渊源的,史湘云的爷爷,也就是贾母的同辈人,家里也豢养了一班小戏,贾母从小耳濡目染,对于如何听戏才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再比如艺术鉴赏方面。贾母看到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贾母喜得忙笑道:“你们瞧,这山坡上配上他的这个人品,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梅花,像个什么?”众人都笑道:“就像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贾母的贴身丫环鸳鸯脱口而出“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看来贾母对于古代名人字画很有鉴赏水平,才会影响到身边的鸳鸯。再如贾母珍藏的慧绣,不仅仅在于珍贵更在于其雅致不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贾母有独到的审美眼光。在带着刘姥姥畅游大观园的时候,贾母很自豪,说这些孙女们都不俗,很会收拾屋子。她对宝钗说,“若很爱素净,少几样倒使得“,“如今让我替你收拾,包管又大方又素净”,吩咐鸳鸯把那石头盆景儿和那架纱桌屏,还有个墨烟冻石鼎,这三样摆在这案上就够了。再把那水墨字画白绫帐子拿来换了。看到黛玉的潇湘馆满眼翠绿,说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吩咐用银红的‘霞影纱’换了这个窗纱。贾母简直有点石成金的妙手,经过她的调理,简直脱胎换骨一般,素雅而不失品位,简约而不简单。

贾母的日常行走坐卧都透着不一般的文化气韵,无论喝茶饮酒、赏花听曲,都显得那样雅致而又美好。这就是贵族和暴发户的区别。不仅仅是拥有财富的自由,更拥有与财富相匹配的见识。常言道三代出贵族,贵族是经过漫长的时间打磨与沉淀,行走坐卧都渗透到骨子里的一种贵气,绝不仅仅是有钱就可以办到的。薛蟠纵然富有,他永远也体会不到贾宝玉的乐趣;王夫人也富有,但距离贾母的精神世界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贾母是一个高雅的老太太,虽然文化水平有限,但综合素质极高,因为她有文艺的天赋,而且见多识广,饱经岁月的洗礼,才能有如此不同凡响的韵致。

焦大醉骂揭开了宁国府的疮疤,“养小叔子的”并非秦可卿与贾蔷!

翠缕的出身藏在鸳鸯的一句话中,原来她并不是贾母的丫环!

《红楼梦》里的几个“纸片人”,惊鸿一瞥却意义非凡

《红楼梦》春节特辑(2):贾雨村补授大司马

金玉良姻是何时取代了木石前盟,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