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宾简介

吴文慧 香港贸易发展局华南首席代表、中国香港(地区)商会广东秘书长。吴文慧曾先后担任香港贸发局贸易推广主任、香港贸发局深圳代表、香港贸发局福建代表、香港贸发局国际及内地关系事务部经理、香港贸发局展览事务部经理等职位。

“香港企业在内地的投资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降低对利润较低的制造业的投资,更多转向对需求日渐增长的专业服务业的投资。这亦说明中国内地的制造业已由高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香港贸易发展局华南首席代表吴文慧女士,4月30日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独家专访。她透露称,港商对大湾区的关注侧重点主要集中在科技应用、资金互联互通、跨境交易、价值链延伸和工业升级转型等领域。专访中,吴文慧针对港商如何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内地企业如何依托香港优势走向世界,以及香港贸发局如何帮助企业与时俱进等话题,给出了她的看法。

香港贸易发展局(以下简称“香港贸发局”)是1966年成立的法定机构,负责促进、协助和发展香港贸易。香港贸发局在世界各地设有50个办事处,其中13个设于中国内地,致力推广香港作为双向环球投资及商业枢纽。

调研结果显示,未来5年,对香港来说,最重要的5个趋势将会是“日益广泛的新兴科技应用”、“香港与大湾区的融合包括资金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倡议带动跨境交易增长”、“全球价值链由大湾区向外延伸”以及“大湾区内的工业升级和转型”。

由于内地劳动力成本及土地成本跟随经济高速发展而上涨不少,使部分香港企业减少了在内地投资利润较低的制造业,继而转向投资需求日渐增长的专业服务业,这亦说明中国制造业已由高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最重要的5个趋势

南都:近年来,从您接触的港商来看,他们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关注侧重在哪些方面?

吴文慧:香港贸发局去年委托普华永道进行了相关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未来5年,对香港来说,最重要的5个趋势将会是“日益广泛的新兴科技应用”、“香港与大湾区的融合包括资金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倡议带动跨境交易增长”、“全球价值链由大湾区向外延伸”以及“大湾区内的工业升级和转型”。我相信,调研已经反映了港商的关注点,即科技应用、资金互联互通、跨境交易、价值链延伸和工业升级转型。

南都:我们也看到,近期您与大湾区一些城市商务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会谈。大家关心的话题聚焦在哪些领域?

吴文慧:我的感受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地方政府普遍关心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何开拓境外市场,如何吸引境外投资,如何协助当地港资投资企业升级转型,如何加强与香港科技、专业服务的对接等。

南都:根据你近期的调研,港商对内地华南区域的投资主要侧重在哪些领域?最近几年有哪些变化?

吴文慧:经过多年的发展,整个珠三角和周边地区逐步建立现代化工业体系,已成为全球最重要工业生产基地之一。在广西及福建等华南区域省份,不少传统制造业正采取各种策略,以便提升竞争力应对日益严峻的外部挑战。这包括:投资自动化厂房节省劳动力,重整供应链布局降低财务、物流及其他营运成本,同时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并且通过香港等地寻找国际技术伙伴和专业服务等。

相应地,由于内地劳动力成本及土地成本跟随经济高速发展而上涨不少,使部分香港企业减少了在内地投资利润较低的制造业,继而转向投资需求日渐增长的专业服务业,这亦说明中国制造业已由高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根据我近期的调研发现,自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广东周边省份都希望能够共享大湾区发展的时代机遇,例如广西就积极利用各种经贸交流的平台,展现其商品及投资环境,希望能够与大湾区企业建立多方面的合作。

大湾区营商景气指数上升

南都:可见粤港两地关注点十分接近。我们也看到,香港贸发局近期发布了一季度“大湾区营商景气指数”,其中的指标是如何反映营商信心的恢复和增长?

吴文慧:“大湾区营商景气指数”显示,今年首季,大湾区区内营商信心不俗,经营活动的“现状指数”升至53,高于中性值50。这一结果反映了一个情况,即使受到农历新年前后工厂出现季节性放缓、以及内地加强疫情防控措施的大背景影响,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营商环境仍然有所改善。

具体而言,八个子指数中,有六个按季度上升,这表明新订单、产能利用率、投资和融资等活动有所改善。其中,“成品和服务价格”表现尤为强劲,从9.4跃升至63.8,与需求改善相符。但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零部件短缺的情况下,成本压力不断加剧,导致利润子指数按季度下降2.1点。

此外,具有前瞻性的预期指数亦从之前的54.1跃升至62.7,或反映了随着全球广泛接种疫苗,企业对未来的营商信心增强了。在国内外的强劲需求支撑下,预期“生产/销售”和“新订单”有大幅提升。

见证大湾区蓬勃发展

南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经进入全面推进落实的重要阶段。最近几年,您认为大湾区有哪些比较大的改变?

吴文慧:最近这几年我亲身体验到整个大湾区的蓬勃发展。在民生方面,内地城市提供了人才落户、购房、子女教育、出入境便利等优惠港人的政策;出行交通方面,正如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及,“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目前大湾区的路网建设十分完善。上午香港出发,中午广州饮茶,晚上湛江吃海鲜已经可实现。

而在营商环境领域,大湾区内地各城市不断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的便利措施,为港企进入大湾区内地城市提供了非常便捷的途径和优质服务。在规则衔接、资格互认方面,亦放宽香港与内地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香港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和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执业等限制。此外,今年年初实施的《关于香港工程建设咨询企业和专业人士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开业执业试点管理暂行办法》,亦让“港牌北上”成为可能。

同时,粤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打造正是大湾区科技合作的力证。目前众多香港大学落户大湾区,包括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香港都会大学(原名为“香港公开大学”)肇庆校区以及香港理工大学佛山校区。此外,青年创业就业方面,目前大湾区内地各市都有不少为港澳青年创业提供的平台基地,为港澳青年提供一站式的落地落户帮扶。

南都:在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局中,应当如何加强大湾区的经贸交流合作?

吴文慧:我认为,香港企业需要虚心学习、积极融入、发挥香港所长,服务湾区所需,携手大湾区内地城市共同打造世界一流湾区。

科创发展难能可贵的机遇

南都:在加强与大湾区内地各市合作,共同打造大湾区科创生活圈方面,香港有哪些可作为之处?香港目前主要在哪些方面发力?

吴文慧:大湾区建设为香港的创新科技带来难能可贵的机遇,使香港得以发挥在研发、国际化及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方面的优势,聚集大湾区和全球各地的创新资源,推进创科研发及提升竞争力。

一直以来,香港专利的申请数目和科研机构的数目均处于领先位置。例如,嫦娥五号在月球的采样设备就是香港理工大学的研究成果;而人工智能的领军企业商汤科技也是始于香港,然后在深圳进行成果转化。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2020年施政报告》中,有超过70处提及“创新科技”。如何让“创新”“科技”“数字”更多地惠及香港中小企业,孕育出国际化的创业生态系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也是香港贸发局在推动香港经贸发展方面的重要工作。

未来,香港贸发局会加强与数码港、科技园、应科院等本地科研机构合作,在展览会及论坛方面提升科技元素,聚焦推广香港在人工智能、5G通讯、生物科技、金融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另外,我们也会新增4项与初创企业相关的活动,协助他们“找资金、建联系、觅伙伴”。

在广深等地举办“粤港合作周”

南都:在服务港企、港人前来内地城市发展等方面,香港贸发局今年有哪些重要的举措?

吴文慧:在2020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关于2021年工作计划部分,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强化广州、深圳“双城”联动,被放在首位。2020年广东11万亿元的GDP当中,有约9万亿元来自大湾区九市;这其中,又有超过5万亿元来自广深“双城”。

为进一步推广香港服务业优势以及深化与大湾区内地各市的合作,香港贸发局今年将会在广州、深圳等大湾区城市举办大型活动“粤港合作周”推广香港的产品和服务,推广香港的服务和科技行业,展示科技主导以及生活时尚产品,突显香港在设计和创意方面的实力等。除此之外,香港贸发局还将组织香港不同机构,在“粤港合作周”期间举办主题或行业推广活动,务求协助粤港企业和服务业对接,并助力大湾区透过香港国际商业平台走向全球。

此外,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香港环球商业联盟年会”等活动上,亦会增设粤港澳大湾区主题系列活动、湾区伙伴城市等活动,共同推进大湾区科技合作,为港企带来机遇。

南都:在后疫情时代,广东省的一些外贸企业将如何借助香港贸发局的资源和网络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吴文慧:一直以来,香港贸发局致力于打造国际性高质量的贸易推广平台。在过去的一年,尽管面对疫情及各方面的影响,香港贸发局仍不遗余力推出各项推广措施,帮助广东省的外贸企业进行环球业务拓展。例如今年,“国际采购汇(网上展)”与广东省商务厅打造的“粤贸全球”广东在线展览平台进行合作,参展的广东省外贸企业可以获得政策上的重点支持。截至目前,有超过23000名买家和1400家展商参展。

未来,香港贸发局将以在线及线下“混合模式”举办各项展览,以帮助企业迎合全球数字化的采购模式转变。在配套服务方面,通过香港贸发局一系列服务计划和培训活动,可以通过香港贸发局的全球网络,为广东省企业免费提供国际化业务拓展的“菜单式”服务并协助企业了解和把握贸易的新业态、新模式。

年中推出“GoGBA”一站式平台

南都:我们注意到,香港贸发局联同广东省及有关商会推出全新的“GoGBA”一站式平台,目前平台运营情况如何?

吴文慧: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2020年施政报告》中提到,自疫情之后,欧美市场经济环境欠佳,不少在内地设厂生产出口货品的港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此同时,内地的“双循环”策略致力积极扩大内需,为港资企业提供了庞大的内地市场机会。

受特区政府委托,香港贸易发展局将于今年年中推出“GoGBA”一站式平台。该平台服务涵盖大湾区相关营商信息及生活指南、市场及政策信息、会议展览及大湾区系列活动等,协助在大湾区工作和生活的港商更好融入大湾区。尽管该平台主要面向大湾区,但我们依然使用英文命名,这是为了更好地吸引外国企业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机遇,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具体来看,该平台将分为线下线上两个部分,线下我们将在深圳设立首个香港以外的中小企服务中心“香港贸发局大湾区服务中心”;而线上我们则开设“GoGBA湾区经贸通”微信小程序。

南都:除此之外,香港贸发局还有哪些具体的举措推动港商开拓内地市场?

吴文慧:在《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背景下,香港贸发局联同国家商务部,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等部门于去年年底共同举办“港企拓内销·合作享商机”推介会。会上商务部、广东省相关部门负责人等介绍了出口转内销的机遇和政策、转内销标准对接及海关监管便利措施、跨境电商政策措施等,并安排港企对接内地主要电商协会和平台,以协助加工贸易企业开拓内销市场。

而对于在内地还没有公司或合作伙伴的港商,我们也推出了“寄售易”一站式服务计划,让中小企可以“香港交货、香港收钱”,更便利地善用我们“香港·设计廊”的线上线下销售网络,发展内地零售业务。

此外,香港贸发局还推行了服务中小企业的T-box升级转型计划、数码学堂等项目,向香港中小企提供培训,让他们掌握内地电商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数字营销领域所需的技巧。

今年,我们还将在前海、南沙、横琴、东莞、中山设立5个港商服务站,为港商融入大湾区市场提供更多落地服务。总体而言,香港贸发局正积极就内销、营商、创业、创新发展、民企国际化五大领域,协助港企融入国内经济环境。

采写:南都记者 许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