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湖南省博物馆,有很多珍贵的文物,比如西汉时期的锦袍;商代的大禾人面纹方鼎;褚遂良所写的《兰亭序》等等,其中有一件商代豕形猪尊非常特殊,在他背后还有一段令人赞叹的往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猪尊长0.72米,高0.4米,重30多公斤。形状是栩栩如生的野猪,有獠牙、眼神决绝,四肢粗壮,背上有盖子,把手位凤鸟形。其肘部前后各有一个圆孔,中空,腹内容积13公升。器身有大面积的鳞甲纹,肘部是夔龙纹。

故事要从这个猪尊的来历说起,1981年年初,刚到春风送暖的时候,湖南湘潭的朱桂武父子早早动身,在家里的菜地上破土,准备建一所新房子结婚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人正在挖地基,旁边便聚集了一大群凑热闹的人,在农村里面,破土动工修房子是全村的大事,大家都在这看看能不能帮上点忙,但刚动工还没有太多的活儿要干,父子答谢众人继续干活。就在这时,朱桂武的铁镐突然间挖到一个很硬的东西,震得他手臂直发麻。

他以为是一块石头,就在四周挖一挖准备掏出来,但越挖越不对劲,这块石头形状未免太奇怪了,长得有鼻子有眼得,他开始觉得这个东西并不简单,于是小心翼翼地把它挖了出来。抬到地面上简单清理一下,才看出来这是一只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猪身上有花纹,雕刻得很精细,明眼人都知道,这绝对不是寻常物件。父子俩赶紧停下手中的活,扔下铁锹和铁镐,从人群中挤出来,抬着猪回家了。

这个消息迅速扩散,惊动了很多人,当然首先惊动的还是当地的有钱人收藏家,他们一个接一个地上门拜访朱桂武父子,给他带着各种礼物,问他能不能把这个宝贝卖给自己。父子俩一看这阵仗,知道了这个东西的份量,他们没有急着出手,一方面不知道这个宝贝的真正价值,另一方面朱桂武渐渐觉得这件宝贝应该有重大价值,他必须了解清楚再做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过多久,当地的文物部门也听说了此事,便迅速派人来到朱桂武家中,向朱桂武表明身份后,他赶忙他猪搬出来让专家查看。专家只看了一眼就确定,这是一件年代久远的青铜器!于是马上联系其他相关部门封锁了现场,禁止其他闲杂人等接触这件文物,随后又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经过仔细验看和比对资料后,专家确认这是一只商代豕形猪尊,是一种酒器。上面那个盖子就是把就倒进去的地方,而盖子上的鸟,是古代人们驯化猪的一种标志。肘部的两个孔是用来穿绳子的,绳子穿过去之后可以用来抬举。通过对上面的花纹进行仔细研究,证明这是一件祭祀用的酒器,而非平时使用的酒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朱桂武父子知道这是距今约3000年的珍贵文物时,简直激动坏了。从自家屋子底下挖出一件如此宝贵的文物,那是多大的荣耀啊。与此同时,他也想到了另一个问题,这件文物应该怎么处理?

从自家地里挖出来的,自己是不是有权力进行任何处置呢?可是这里面代表的文化价值。朱桂武也渐渐了解了,如果卖给别人肯定是不行的,自己留下来当传家宝呢?一方面不安全,另一方面放在他这里确实埋没了这件文物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他和儿子决定把这件文物上交给国家,因为只有在专家手上才能发现他的价值,放在自己手上,他就是“一文不值的宝贝。”朱桂武父子的决定和举措让人感到敬佩,两位农民竟有如此觉悟真让人感动。

不仅如此,朱桂武还答应文物部门,自己将会暂停房屋的修建,让专业考古队员在地基上进行挖掘,这样的义举让全村人都赞不绝口!只可惜,在进行长时间的发掘后,并未发现其他的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专家称这只猪尊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猪形方尊,目前全球仅此一尊,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后来这只猪尊便受展于湖南省博物馆中,与世人相见了。而朱桂武父子的行为也被越来越多人知道和称赞,他们无私奉献,不见利忘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