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成立广东省首个区县级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共同体(下称“共同体”)。该共同体由全区47个单位(部门)组成,将在营商环境改革中形成合力,突破制度瓶颈和体制机制问题。

作为广东省首个营商环境改革试验区,今年以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升级营商环境改革4.0,出台168条具体措施,着力打造系统化、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高效便利化的“黄埔Smile”营商品牌,改革举措在国家级开发区中走在前列。当天,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还发布了15个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典型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一门式”政策兑现服务建设过程中,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完成4万余笔政策兑现,近7000家企业因该政策而受益。

共同体将着眼于八方面重点工作

据悉,共同体由黄埔区委依法治区办、广州开发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发起成立,由该区人大专门委员会、区政协专门委员会和有关政府部门、司法机关、高等院校、人民团体、协会、商会以及其他相关机构组成。

共同体组成单位名单实行开放制,根据工作需要,今后可邀请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有意愿的相关团体、协会、商会和专业机构等也可申请加入。

黄埔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区委依法治区办主任雷虎表示,成立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共同体,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法治研究智库的作用,围绕全面提升黄埔区营商环境建设水平,为全面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有利于协同各成员单位,提供一个高标准的理论实践平台。

营商环境改革优化工作涉及到多个政府职能部门,而共同体可以通过协调各方,加快破除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的制度性瓶颈和体制机制问题。

未来,共同体将着眼于8个方面重点工作,包括:助力重大改革创新、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发挥司法保障职能、优化纠纷化解机制、加强制度宣传解读、建立有效沟通协调和强力推进机制、打造营商环境法治研究智库等。

当天,共同体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会上,共同体成员代表审议并通过了《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共同体工作实施细则》。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过程中,我们共同体将会涉及到三地法律的查明以及一些涉外法律服务方面。这也是我们共同体要承担的工作。”作为共同体专家成员,广东国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周磊表示,在对接粤港澳三地不同的法律体系方面,将发挥其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特别是发挥律师群体的作用。

已累计完成4万余笔政策兑现

在成立仪式上,该区还发布了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典型案例,包括行政执法类、政务服务类、公正司法类等15个案例。

这些案例涵盖社会经济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及运用和公正司法保护等主要领域。如在“一门式”政策兑现服务建设过程中,广州开发区政研室做到了“一门式”整合、“一窗式”受理、“一链式”流程、“一个月”办结、“一站式”公开。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完成4万余笔政策兑现,近7000家企业因该政策而受益。

"我们在法治化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我们形成了相对规范的文件,用规范性的制度来保障营商环境的建设。"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局局长吴火华说,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该区将不断对系列文件进行改进、更新。

正如吴火华所言,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国家级开发区率先出台“暖企8条”“稳企6条”、99项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

“市场主体在营商环境改革中也要深度参与,包括政策兑现、措施制定,这样能够加强政企沟通。”吴火华表示,该区还创新了实际举措,比如全省首创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每季度召开“吐槽会”,组织职能部门等单位聆听企业代表和营商环境观察员吐槽,现场回应问题及诉求,对于切实存在的问题,现场核实情况承诺落实整改。2019年9月以来,该区已举办中小企业融资、企业筹建、项目审批等不同专题座谈会或“吐槽大会”共7期,收集意见建议150余项。

长期以来,对标国际的优良营商环境可以说是黄埔区的立区之本,具有鲜明的“黄埔特色”。吴火华表示,未来,该区将在监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政策兑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持续发力。如面对各行各业出现的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该区将探索包容审慎监管。

【记者】 吴雨伦

【摄影】 刘力勤 李剑锋

【通讯员】 孙旭东 范敏玲

【作者】 吴雨伦;刘力勤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