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地球之肺:亚马逊雨林

没错,这横跨8个国家(巴西、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圭亚那、秘鲁、苏里南和委内瑞拉,其中约60%位于巴西),面积约550万平方公里(约是印度的两倍,中国的一半),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也被称之为地球之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凭啥,它能获得如此公认的美誉?

首先,光靠亚马逊流域的原始森林,它就帮我们干掉了700亿吨碳排放。换言之,地球每年约1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被它“吃掉”!

不过,最新的学术理论,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误解,真正的百分比不到10%,虽然,地表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有16%来自亚马逊森林,可到了晚上,植物的呼吸作用,又会把氧气给吸收回去,然后森林中的土壤、动物和微生物也会吸收氧气。

其次,它也是整个地球,气候最大的晴雨表。茂密雨林的蒸腾作用,不仅让空气保持润湿,而南美地区50~80%的降雨所需的水汽,均直接得益于此!

另外,雨林改变了地球表面的反照率,这将直接影响着地球大气和洋流的运作模式。一方面,越是茂密的植被,越能比光秃秃的土壤,吸收更多的热量。大量的太阳辐射能,转换为驱动地表水汽进入空气的主动力。另一方面,它也会对洋流和风流的稳定,产生持续性影响,说句不好听的话,若亚马逊雨林消失,整个地球气候,或许会发生颠覆性改变。

除了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守住肥沃土地之外,亚马逊,也是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世界动植物王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迄今为止,人类所探知的林木就有1万六千多种,约3900亿棵,共计植物超4万多种;生活在这里的爬行动物有378种、两栖动物428种,哺乳动物427种,鸟类1294种;而鱼类则不少于2200多种,而昆虫更高达250万种。当然,这还不包括许多,人类足迹尚未抵达的地区,隐藏着地球上那部分鲜为人知的珍贵物种。所以,一直以来,亚马逊雨林,也被誉为人类最后的那个禁区,动植物最后的绿色天堂......

如此生机,竟然是得益于6600万年前,杀死恐龙的那颗小行星

没想到吧?但它确实有科学说法的新理论,据最新的学术研究(卡洛斯 · 贾拉米略 Carlos Jaramillo,发表于4月份的《Science 科学》杂志上)。该学术团队,针对亚马逊雨林的花粉和树叶化石研究,揭示了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的小行星陨石,不仅重塑了南美洲的植物群落,也直接引发、形成了今天地球上最大的雨林——亚马逊雨林。

这个研究课题的项目团队,足足花了12年的时间,几乎是从零开始,去收集亚马逊雨林的关于各个时期的树叶和花粉化石。这些遍布于亚马逊雨林的53个地方,大概有5万个花粉颗粒化石,以及6000多个树叶化石!

并通过同位素年代测定法,锁定了这些化石属于那个特定的年代,从陨石撞击前的白垩纪恐龙时代,一直延伸到小行星陨石撞击后,在1000万年里,那些形成的化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它们分类整理,重点去分析不同植物叶片化石的叶片脉络,以及天然同位素碳13的富含比例,一点点去拼凑还原那段漫长的过去,如今这片世界最大的雨林,曾发生的故事!

他们发现:陨石撞击前,南美这片土地,它跟大陆其他地方很相似,大多数植被,都由针叶树和蕨类植物所构成。而恐龙时代,草吃性恐龙也扮演着植被“清道夫”的角色,从而维持着这类属于白垩纪植被的稳定发展。

可意外而至的灭世陨石改变了这一切,在希克苏鲁伯陨石,撞击的瞬间,这个稳定的生态系统,被不可逆地彻底改变了!漫天大火,持续了数年的燃烧,不仅彻底吞噬掉南美洲几乎所有的森林,靠这些为食的许多动物也灭绝了。而整个大陆的热带植物,不少于45%的物种也直接消失了。

哪怕是,在600万年过去后,地球彻底缓过气来,森林也恢复到之前那般多样性!可是,这个时候的地球,几乎是对所有的物种,都按下了重启键,这一轮物种洗牌后,也完全呈现出不一样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新的物种,还趁着这个机会,实现弯道超车,占据了新的生态位,挤压了原本属于裸子植物的生存空间。

首先第一个成功抢闸、获得先发优势的,是豆类植物!不仅因为那部分躲在地底之下的细菌,微生物获得幸存的概率比较高。而与这些细菌和微生物能迅速形成共生关系的豆类植物,还能从空气中吸收氮,并把它们作为养分固化在贫瘠的土壤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更多的氮,再加上火山灰中的磷,让其他被子植物(开花授粉植物),迅速在这些豆类植物边上茁壮成长,它们也彻底取代原本针叶树的生长空间。随着种子、花粉类物种,它们逐渐进化、形成了浓密的树叶覆盖层,再进一步获得更多阳光、更多的生存空间,最后一点点演化出今天大家所知的生机勃勃的亚马逊雨林。

亚马逊雨林再度告急?

亚马逊雨林的出现,或许是小行星陨石摧毁了恐龙统治后,留给地球最大的发展契机之一。它也确实是地球上,最引人注目的多样化的生态环境。

可没想到,6000万年后的今天,由于人类的崛起,我们自身活动足迹、不断的农业开垦、工业用地,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气候恶化等自然原因、保护问题,曾经的绿色天堂、人类禁区,早就出现了水土流失、暴雨、旱灾、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如今的亚马逊雨林,大概每8秒就有一个足球场大小森林被破坏消失!森林面积的持续减少,动植物生存空间、原有的生态资源遭到了不可逆的破坏,也这个地球之肺,日渐呼吸困难。甚至让这个地区、所有的热带雨林物种、都面临着生存危机。

据卫星数据观测揭示:在2019年里,光巴西区域范围内的亚马逊雨林,就一共发生着7.4万起火灾。而这些火灾,牛津大学生态学家马利教授(Yadvinder Malhi)判断:这不是大自然的正常自我清理机制,潮湿的雨林起火,几乎都是人祸,极少是天灾。

而从2006年开始,关于亚马逊雨林,这个地球之肺,将不可逆地死亡言论,引起广泛争议。虽然,大家对于整个亚马逊雨林正处于沙漠化的边缘,对全球气候带来灾难性影响,世界将可能因此而灭亡,这个过激的言论,不大认同!

但亚马逊雨林的“引爆点”(tipping point),这个名词,还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担忧。特别是在2020年的12月,《自然-环境》的学术论文中,主研究巴西亚马逊和墨西哥的环境变化的沃克教授,定量地给出一个预测:按目前森林的破坏节奏,亚马逊雨林生态环境,将可能在2064年完全崩溃,世界上最大的雨林,将变成干旱的灌木丛生的亚马逊平原。

预判的理由包括几方面:

第一,持续被人为破坏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地的贫困,连温饱都成问题的当地人,怎么会跟你讲太多的环境保护话题呢?若这个局面不改变,改变人为开荒破坏雨林的原有生态的话题,就无法得以改善!

第二,全球气候持续恶化,相比15年之前,亚马逊雨林南部地域的旱季,将近延长了10天。大概是以每年0.65天的速度递增!所以,你不难想象在不久的未来,雨水充沛的热带雨林,也会成为干旱地区,季节性干旱,会是这个区域的新常态。

第三,若全世界都无动于衷,光靠巴西一家去努力,这个行动力度,无法改变这个局面。按目前这个趋势,沃克教授的理论模型预判:2064年,亚马逊雨林,会因森林砍伐和气候变暖达到崩溃的临界点,变成只有低树和草原的“亚马逊平原”。

所以,咱们掰着指头算一算,其实留给咱们的时间真不多了,2064-2021=43年,拯救地球,拯救亚马逊雨林,确实得从改变贫困、改变观念,科学认识世界做起!

不然,留给子孙后代,或是那个无论你如何做心肺复苏,也无法再次起搏的地球之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