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是个“礼崩乐坏、百家争鸣”的时代,周天子对天下诸侯失去了控制。天下诸侯为了称王称霸、壮大自身的实力,他们之间的兼并战争、征伐战争不断。由于战争频繁,各国都涌现出了不少名将,其中最优秀的是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4人,他们也被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战国四大名将中,白起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将,他的战绩无人能及。白起是楚国白公胜后裔,和来自楚国的秦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年),韩魏两国联军扼守崤函,以此来阻止秦国东进。面对韩魏联军的威胁,魏冉向秦昭襄王推荐了白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之前,白起凭借着自身的战功,担任了秦国的左庶长,还曾率兵攻打过韩国新城。在魏冉的推荐下,秦昭襄王任命白起为秦军主将,让他率兵抵御韩魏联军。韩魏联军人数多达24万,实力在白起率领的秦军之上,所以白起没有和韩魏联军硬拼,而是选择了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术,先击破韩魏联军分队和后方留守之军,然后将联军主力围困在伊阙,将其全歼。

伊阙之战让白起一战成名,从此奠定了白起秦军主将的位置,即便是后来魏冉遭到秦昭襄王的猜忌和弃用,白起也没有受此牵连,依然得到了秦昭襄王的重用。白起为秦昭襄王接连击败了韩、赵、魏、楚等国,歼灭了诸国近百万军队,夺取了六国70多座城池,尤其是长平之战中,白起击败赵括,屠杀赵军45万士兵,让赵国元气大伤,六国还至此患上了“恐秦症”。

白起打击了六国的军事实力,让六国患上了“恐秦症”,也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所以他排第一实至名归。

廉颇是战国四大名将中,实力最弱的一位。他是赵国名将,赵惠文王十五年(公元前284年),廉颇和乐毅等人一起攻打齐国,差点灭掉了齐国。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廉颇又率兵攻入齐境,夺取了齐国的阳晋,这让他威震诸侯。廉颇班师回朝之后,被赵王拜为了上卿。

后来,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之事和在渑池会上,挽回了赵王的面子,赵王将他拜为了上卿,位在廉颇之上,这让廉颇不满,放话要教训蔺相如。但当廉颇知道蔺相如躲避他,不是害怕他,而是为了赵国利益时,他幡然悔悟,负荆去向蔺相如请罪,留下了一段将相和的佳话。不过在长平之战时,廉颇连续输给王龁,这才让赵王用赵括替换了廉颇,造成了赵国的不幸,但在邯郸之战时,廉颇率兵抵挡住了秦军,以及随后击败了乘机来犯的燕军,拯救赵国于危难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翦是秦始皇手下最得力的大将,他在秦始皇刚成年时,就帮助秦始皇平定了长安君成蟜之乱和嫪毐之乱,让他很受秦始皇的信任。秦始皇灭掉的六国中,赵、燕、楚3国是王翦替秦始皇所灭,所以王翦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而余下魏、齐2国,是其子王贲所灭。

李牧是赵国的最后一位名将,他最开始的时候,替赵国在北部边境抵御匈奴。后来,赵悼襄王继位后,由于猜忌廉颇,这让廉颇被迫投奔魏国。没有了廉颇之后,赵国就缺少了一位可以抵御秦军的大将。赵国在长平之战后,已经元气大伤,没有能力和秦军对抗了,但是赵国由于有廉颇和李牧,秦军想要灭掉赵国,绝非易事,而没了廉颇之后,李牧就是赵国唯一的支柱了。

公元前233年,秦军东出上党,攻打赵国的大后方,赵王迁从代雁门调回李牧,让他率兵抵抗秦军。李牧不负众望,通过垒固守,避免决战,俟敌疲惫,伺机反攻战术,打破秦军,还因功被封为武安君。公元前232年,秦军再次进攻赵国,李牧采取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再次大破秦军。李牧俨然成了赵国的钢铁防线,让秦国想要灭掉赵国的企图难以得逞。

秦国明白,李牧不除,赵国难灭,所以他们使用离间计,通过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让他进献谗言,诬告李牧谋反。昏庸的赵王信以为真,杀掉了李牧,这让赵国失去了支柱,随即被秦所灭。

李牧和王翦,一生中都很少有败绩,但是王翦参加过的战争,都是秦国实力占优势,他是以强胜弱,取胜的难度不大,尤其是他灭楚国时,向秦王要了60万大军,而赵国的实力不如秦国,所以李牧和秦军作战,是以弱迎强,但他每次都能取胜,说明李牧的指挥才能十分出色。

王翦率兵攻灭赵国时,并没有直接在战场上击败李牧,而是使用阴招,散布李牧谋反的消息,导致赵王杀了李牧,他才灭掉了赵国。从这两方面看,李牧更加出众,所以他应该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