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被称为“民国才女”陈布文出生在江苏省一个村庄里。1985年9月,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宿舍里,陈布文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
丈夫张仃开国大典总设计师,国徽设计师,坐在她的病床前,他们对视着流泪。陈布文平静地交代着后事,张仃默默流泪,相顾无言。从16岁离家到遇到张仃,陈布文的一生都活得自由清醒,从容冷静。

正是因为她这样的性格,在她发现灰娃与丈夫之间的书信时,她选择绝食,享年65岁。在这65年风雨岁月里,陈布文陪伴张仃5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出逃的“小鲁迅”

在16岁那年,有着新思想的陈布文不满家里安排的包办婚姻,为了逃避封建婚姻她来到了南京。早在学生时代,陈布文就因写作文风与鲁迅相似,被称为“小鲁迅”。来到南京后,她开始给《扶轮日报》撰稿,不同于早年在林语堂创办的《论语》上发表的文章,陈布文的文风日渐成熟,辛辣而闲适。

(年轻的陈布文和张仃)
正是因为《扶轮日报》,16岁的陈布文与19岁的张仃相遇了。张仃是辽宁人,少年时就在当地因画画而小有名气。15岁那年,九一八事变,张仃家长沦陷,他也因此流亡到北平,考入北平华北美术专业学校。在学校,张仃接触了鲁迅的作品,他的时事漫画也充满了讽刺和批评意味。精神偶像鲁迅以文字抗日,他则以漫画抗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仃)

1934年,因参与中共地下党活动,张仃被国民党逮捕。出狱后,靠给《扶轮日报》画漫画维持生计。就这样,有着共同理想和共同偶像的两个年轻人,很快相爱了
他们在玄武湖租住了一间小屋,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清晨,馒头就是他们的早点。日子清贫而简单地过着他们一个画漫画,一个写文章,抨击时事,谈论艺术,夫妻琴瑟和谐,相辅而行。

张仃漫画《东北军脚下的镣铐》)

二、在延安的风雨岁月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陈布文和张仃投入革命当中,带着刚出生的女儿,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初到延安,夫妻二人人生地不熟,又没有介绍信,艺术家也遭到了冷遇。为了保护张仃的自尊心,陈布文悄悄去找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张仃因此顺利成为鲁艺美术系教员。这也为他与灰娃的相遇埋下了伏笔。
13岁的灰娃,就读于延安儿童艺术学院
张仃当时是鲁艺“延安三大怪”之一,在成为诗人的灰娃眼里,他们性格怪异,特立独行,着装前卫。灰娃也因此对他们印象深刻。

诗人灰娃)

在延安,张仃因个性桀骜不驯而被边缘化,后来又被扣上“丑化革命同志的帽子”被批评。为了排解张仃的烦恼,陈布文每天都为他读书,为他读雨果,读鲁迅。张仃也在陈布文的影响和文学的熏陶下,不再郁郁不得志,开始喜欢上文学。夫妻二人经常摘抄喜欢的诗句,一起捧读。
深得延安作家圈子的赞赏,陈布文在延安如鱼得水。并担任了鲁迅研究会秘书,经常和丁玲谈文学,聊理想。事业上顺风顺水的陈布文唯一担心的就是张仃,这个曾经漫画界的风云人物,已经很久没有作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2年,张仃被怀疑是特务,有人揭发张仃与国民党有交易,陈布文不管不顾地站起来维护张仃,大骂对方是叛徒,坚决维护张仃是一个抗日青年。台下的人既为陈布文捏一把汗,也赞赏她的勇气。但因不承认罪名,张仃还是被关押了起来。在此期间,他们的第三个孩子诞生了。

(1940年,陈布文与女儿乔乔、儿子大郎郎)

被放出来之后,张仃转战工艺美术设计,他的设计作品广受好评,这也为他后来的发展和成果奠定了基础。而这一切,也离不开陈布文的鼓励和坚守。

三、坚守与陪伴

抗战胜利后,陈布文跟随张仃来到东北,她重新拿起手中的笔,做起了记者,很快就名声远扬,建国之后,成为周恩来的机要秘书。张仃也拿起了曾经的画笔,担任《东北画报》的主编。为了筹备建国,张仃来到北京,设计国徽和纪念邮票,从此多了“新中国首席设计师”的称号。

为了专心抚育儿女,照顾好整个小家,陈布文放弃了高位,选择了辞职。但她没有放弃写作,她的作品仍在报纸杂志上发表。尽管物质很匮乏,陈布文从未停止儿女们精神世界上的富足。她经常组织孩子们读书,讲故事,给予他们文学上的启蒙。

正是陈布文的全身心辅佐,张仃专注设计,成就斐然,他不仅见到了少年时代的偶像,毕加索,也见到了延安时期的小朋友灰娃。此时的小朋友已经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学生。

四、动荡中的精神支柱

文革时期,动荡不堪。张仃被扣上“搞流派”的帽子。曾经的艺术院校院长,首席设计师,著名画家,如今遭受批斗,从云端落入泥地。

在张仃的艰难岁月中,陈布文托起了他的精神世界。陈布文是那样的镇定从容,用智慧和勇气托起了整个家庭。在批斗会上,陈布文义正言辞地大讲延安故事。平日里也多关注张仃的情绪,让孩子轮流盯着张仃。在病床前,她为张仃读诗书,开导张仃,让他不要在自己和孩子面前倒下,要活着看到黎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张仃和孩子们被下放改造。为了保护心血之作,张仃将他们交给灰娃,多年相处,灰娃是动荡时期中,张仃最信任的人。

在这段艰苦的岁月里,陈布文以超乎寻常的坚韧维持着这个小家,陪张仃度过这段黑暗的日子。1974年,陈布文在香山租了一处老屋,照看生病的张仃。在这期间,常来看望张仃的,还有诗人灰娃。他们惺惺相惜,她诗里的意思,也只有张仃能懂。

总结

十年动荡,多少家庭分崩离析,但陈布文的家庭,一个都没有少。陈布文就是这个家中的精神支柱。动乱终于结束,张仃静下心来重新创作,迎来了艺术的再度腾飞。孩子们也走上了新路,越来越顺畅。

(张仃与第二任妻子灰娃)

陈布文却在此时发现了灰娃和张仃来往书信和诗作中的特殊情感,她无法接受。一生洁身自好的陈布文选择了绝食,拒绝治疗自己的病,面对孩子的苦苦请求,她冷静地说道“生而何欢,死而何惧”。1985年,她坚韧隐忍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一年后,张仃与娶了灰娃,并与她生活在一起。后于2010年离世,享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