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5月10日电(记者艾福梅)“沙湖慷慨飞百鸟,换得美丽悦人间”。每年五六月份,到宁夏沙湖观鸟成为众多游客的“打卡”之旅,金沙、碧水、芦苇、飞鸟……构成一幅独特的自然景观。

“沙湖是中亚候鸟迁徙线上的重要节点之一。每年3月到10月,有上百万只鸟在这里繁衍、栖息。随着沙湖生态环境变好,栖息鸟类逐年增多。”宁夏沙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文强前不久在第十届沙湖国际观鸟节启动仪式上说。

目前,沙湖水域发现的鸟类共有198种,是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自2012年起,每年春暖花开之际,沙湖就会举办国际观鸟节,今年的系列活动将持续到6月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民在银川市海宝公园喂食红嘴鸥。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事实上,在去沙湖观鸟之前,宁夏人每年最早邂逅的迁徙鸟类是红嘴鸥。在云南到西伯利亚的漫长迁徙路上,这种候鸟将拥有众多湖泊湿地的银川作为“中转站”。有时湖面尚未破冰,就有红嘴鸥远道而来,吸引众多市民前去观赏、喂食。

“我每年春天都来北塔湖边给红嘴鸥喂食,明显感觉鸟和观赏的人都越来越多,哪天来得稍微晚点,红嘴鸥就被喂饱了,给食物也不吃了。”银川市民马波说。

宁夏观鸟协会秘书长李志军告诉记者,除数量增加外,银川可观赏红嘴鸥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从过去一个点发展到现在多个点,如北塔湖、宝湖公园、华雁湖和银川绿博园水系等。

市民在银川市海宝公园观赏红嘴鸥。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作为一种生态指示性物种,鸟类是公正的“环境评价师”。由于自身结构的特殊性或取食的独特性,鸟类对栖息地、取食地往往有独特的偏好,如水深了不来,滩涂里沉水植物、螺类等不丰富的地区不去。

“宁夏很多鸟类集群数量不断增加,比如反嘴鹬、白腰草鹬和黑尾塍鹬,往些年在宁夏常见的是10至20只小集群,2019到2021年我们在银川黄河湿地、吴忠黄河湿地和阅海湿地公园监测到100至150只较大集群连续回迁。”李志军说。

还有一些候鸟“爱”上了这片土地,留下过冬、繁殖,成为“留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宁夏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内鸟儿栖息在水面上。青铜峡市委宣传部供图

位于黄河上游的宁夏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宁夏最大的自然生态湿地。“以前苍鹭、白鹭在我们这里算是候鸟,但现在它们冬天也在芦苇丛中安营扎寨了。”宁夏青铜峡库区湿地保护建设管理局副局长李辉民说。

李志军和“鸟友”们也观测到,白尾海雕、灰鹤、豆雁、灰雁在迁徙路上更多选择在宁夏停息,甚至居留越冬;斑嘴鸭、赤麻鸭等夏候鸟秋冬季也待在宁夏黄河两岸,成为“常客”,不再南迁。

夕阳下的宁夏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青铜峡市委宣传部供图

为给鸟类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宁夏积极推进湿地保护修复和加强管护,有效提升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目前,宁夏全区湿地面积为311万亩,湿地保护率达55%,已建立湿地型自然保护地共30处。

以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宁夏于2002年成立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随后又成立了青铜峡库区湿地保护建设局。十余年来,保护区通过以补代偿,收回耕地、鱼塘、牧区,拆除人类临时居所、养殖设施等,涉及退耕的12万多亩湿地全部收回,恢复自然状态。同时,保护区还开展鸟类食源地修复建设,丰富鸟类食物多样性。

李辉民说,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干扰逐年减少,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多候鸟变“留鸟”,鸟类栖息数量也明显增加,仅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就从之前的9种增加为12种。(视频记者:卢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