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运河

见证了梁溪的变迁

两岸的工业遗存

印证着城市的工业基因和文化认同

工业遗存的底蕴与后现代创意轮番展示

激荡出独一无二的景象

小布带你

探寻藏在运河脉络里的城市气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运河汇鸟瞰效果图

运河汇,将要在1997年无锡钢厂的旧址上加以改造,一边托起对本地文化的传承,一边带来融合全新内容的多维体验空间,打破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边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运河汇效果图

在建筑形式上,运河汇将融合MALL与低密度街区,不流于标准化,在商业功能中创造更多步行空间;在设计语言上,工业风、现代设计手法与一些标志性本地文化元素相交融,让空间的品质与调性兼备;在内容组合上,加入文化、艺术、滨水休闲等内容,基于更为复合的空间结构“创作”不同业态相组合的创新形式。

运河汇购物中心效果图

运河汇正致力于为有限的商业空间创造多维度的满足感,从感官满足延伸心灵层面的满足。

运河汇”无界“博物馆效果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丝业博物馆位于南长街西侧与大公桥对面,馆内主展区建筑色调以复原永泰丝厂为主,厂房、茧库等建筑按历史原貌修复。

丝业效果动图

中国丝业博物馆2.0版本以新想象、新物理、新物资、新物语的设计构思,即将打造一个新的丝业IP属性,让参观者进入沉浸式体验,感受丝业生产的科技革命。

园区入口效果图

2.0版本的中国丝业博物馆分为传承馆和新生馆,在传承的基础上衍生了丝业历史馆、丝所、桑蚕工坊、桑园里、红坊绸庄。而在新生的基础衍生了丝业未来馆、都市桑园、外星球登陆区、丝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丝业未来馆效果动图

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的前生是一个现存规模最大的蚕丝仓库,建于上个世纪30年代,室内面积达6000平方米。这里见证了曾经梁溪乃至无锡的商业繁荣,在静静的运河畔,北仓门汇聚了无锡的运河文化,丝绸文化,码头文化,城厢文化,仓库文化,商业文化,鱼米文化等于一体。

如今,仓库的结构与风貌还是近百年前的模样,但其功能却不再作仓储之用,而是融合了中国传统美学元素与现代西方艺术的江南城市文化新坐标。

走进厂房门口,还有一丝厂房的痕迹。仔细看,青砖上还刻着出厂时的窑铭,此类砖已难得一见了。“吕恒丰”、“吕恒源”、“正和”清晰可见。

这里曾是清末民初的惠元面粉厂,又曾是荣氏家族的办公用房,也曾是1960年的国营“559”厂。园区以“设计、生活”为主题定位,经营业态涵盖文创生活、创意办公、新媒体运营、教育培训、特色餐饮、时尚休闲等业态。

这里保存着具有20世纪30年代“民族建筑形式”风格的建筑,红砖的拱窗和青灰色砖墙极具时代特征。无锡惠元面粉厂、荣氏兄弟办公楼等旧址使得这段百年工商业的荣辱兴衰历程旧梦犹存!

在文化传承和历史积淀的润泽下,这片“李焕英同款”老厂房,用熨贴得体的诚意与温暖,赓续老厂房过往的辉煌篇章,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

曾几何时,坐落在南下塘石板路上的无锡压缩机厂人声鼎沸、机声隆隆。如今,这座创建于1955年的压缩机厂已成为“N1955南下塘文化创意产业园”,无锡压缩机厂成了人们封存的记忆。

“N1955南下塘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南下塘的中段,依傍古运河,立足于闻名遐迩的清名桥和大公桥之间,具备了古运河“水弄堂”的精华要素,享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优势。

它遵循了“传承与发扬”理念,按照“修旧如故”的原则,充分利用建造于20世纪50年代苏联风格的老厂房,在保留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注重文化创意和时尚的和谐统一,其装修亦突显古朴、简约的意义。

整体建筑共分休闲功能区、旅游功能区、商务功能区、创意工坊区和创享广场区,各片区功能复合且互相融合,成为现代时尚创意设计人士的专业“孵化”园区。

贺弄位于南长街中心地段,贺弄内有一座老仓房,原为莫氏宗祠,1958年建造为印花厂厂房。

如今在这个旧址的基础上,将其改造为一个文化展示的空间和平台,咖啡文化、茶文化都在此进行集中展示,以本土年轻文化为核心,吸引了多个文创团队的入驻。

不知不觉间,原貌陈旧的老厂改造成了秀丽的新建筑,在这片空间,老宅新楼,古桥新芽,沉默里正孕育着无限的崛起。

旧厂房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

也是古运河边的传奇

它们的存在

承载过重要的历史使命

也正在开创着崭新的青春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