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民族时报」可快速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华寺石窟寺罗汉崖局部

4月30日,记者从云南省文物局获悉,我省石窟寺(含摩崖造像)资源共计44项。“十四五”期间,相关部门将进一步摸清我省石窟寺分布情况、保存现状和主要风险,为我省石窟寺保护研究规划的制定提供全面、系统的科学资料,为构建保护体系提供依据。

据省文物局介绍,在今年3月份,我省已经完成了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专项调查工作。我省石窟寺分布广泛、极具地域特色,集中体现了多民族文化融合、地方性文化丰富、宗教文化多样的特征。通过此次专项调查,基本确立了我省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兴起于南诏大理(唐、宋)时期,繁荣于明清时期的时代脉络。

统计数据显示,我省石窟寺(含摩崖造像)已开放参观20处,主要有旅游景区、宗教活动场所两大类。尚未开放参观24处。“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增加部分向公众开放,加强合理利用,促进文旅融合。

据了解,我省地处地震断裂带,地震频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量大,而多数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分布于地震断裂带上,岩体存在不同程度裂隙,石窟周围植被茂盛,同时受裂隙水的浸蚀、毛细水影响,因此,部分窟龛及造像存在岩体结构失稳、岩体表层风化、水害、生物病害、自然灾害,进一步加大对石窟寺的保护力度势在必行。

目前,我省石窟寺已划定保护范围面积27处,占全省石窟寺(含摩崖造像)总量61.3%。“十四五”期间,我省计划完成所有石窟寺保护范围面积、建设控制地带面积划定工作,深入调查、记录,形成完备的文物档案,依据文物价值公布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保护级别。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文物保护领域中,成为重要的文物保护手段,对于石窟寺文物,数字化技术可在不损伤文物的前提下通过激光扫描等手段采集数据,建立起文物的三维模型,有效保护珍贵文物,为文物建立可永久保存的三维数字模型档案,为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提供详细真实的数据。“十四五”期间,相关部门将进一步摸清我省石窟寺情况,为构建保护体系提供依据。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赵梦瑶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注意!疫苗接种第二针不能这样打!

普洱市委统战部原副部长、市民族宗教委原主任陈江华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提醒!昆明市体育馆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5月9日起临时关闭

云南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融合发展 我省党史工作取得突破性成就

云南通报5起疫情防控和边境管控失职失责问题

民族时报

民族家园 时代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