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那年,位于河南省新郑市附近的胡庄村,说起来这个村子很久以前还只是一个毫无名气的地方,这一年的夏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曾下雨,这让人们回想起,那时候,村里的人在当地有些话语权的人带领下,一伙人决定在附近的菜地里打口井,原因是这家人在当时十分缺水,他们想要打水,需要特地前往很远的河边打水,这让他们感到十分不便,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决定还是原地挖井更为方便。于是,他很麻利的找了些民工,让他们带着铁锹来挖井,他们一边挖一边说着,这井怕是没那么好挖,因为他们挖了一两米的深度后,映入他们眼前的一层红色黏土,它像铁那般坚硬,这些工具人开始问那个男人,是否要换个地方挖井,那位村民想了想,还是没能接受他们的提议,一行人只好继续向下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庄大墓

其实按照一般的情况来说,深度达到现在这种程度后,基本上地里就会冒出水,遗憾的是,他们在这里挖了很久很久,也没见到地里有水溢出来。在他们的挖掘下,这伙人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自打出现了这层红土层后,再往下的工作就显得十分困难,挖到第三天的时候,这个洞已经有10米深了,却仍看不到水源!领头的人才察觉到看来自己的确没选好地,在他们打算换个地方挖的时候,那天下去,让人震惊的事出现了,有人在这块地里找到了宝藏!

当时,他在挖的同时,明显感觉到这把铲子挖出来的砖块很奇特,它们看上去像是被人打磨过的,显得十分整齐,不久后,他就听到自己的铲子出现了与金属碰撞的声音,原来,这下面藏着的是精致的古铜器,它大约有50厘米那么高,这个鼎的口径大约有40厘米,在这之后,人们在李家楼大墓里找到了一件宝物的消息就传遍了大江南北,有专家评价道,位于郑州新郑的李家楼郑公大墓能在军阀混战的旧中国时期里保存下来这些文物,的确能说是个奇迹。这些古铜器,在那些村民们看来尤为稀奇,据说真正见到那些宝物的时候,村子已经快要黑了,听闻自己家的菜地里挖出来宝物,这户人家显得十分兴奋,他们想要知道这片土地之下还会出现什么!没想到的是,在一些灯光的协助下,人们继续挖,又出土了3件铜器,这让村民们感到震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当事人看来,他们觉得自己家的菜园之下,应该是一个墓,后来,他们在这个大坑里找到了几十件宝物和一些小件玉器;当本地的专家得知曾经一个名不经传的小村庄,竟然藏有大量青铜器,这让他们感到十分新奇,他们还觉得这些青铜器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产物。当他们前往研究证实的时候,十分肯定,这位村民所挖的井址之下,坐落着一座春秋中晚期的大墓,已故的考古专家郭宝钧在当时曾指出,这座大幕的墓主可能是在公元前571年去世的郑成公,或者是死于公元前566年的郑僖公。

郑僖公

郑成公

当我们将时间节点切换到27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你会发现这一时期,郑韩两国曾先后定都新郑这块宝地,这里不仅有着便利的地理条件,还有着繁盛的景象,这些优点使得新郑在当时成了中原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同时它还是最大的商业都会之一,正因这个古墓的来历十分不简单,所以专家们马不停蹄地对眼前的这座古墓展开了全面调查。他们想要知道这座古墓的主人究竟是谁,从他们翻阅的材料看来,河南新郑在春秋战国的时候,郑韩两国在这里建都的时间超过500多年,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市区周围的郑韩故城,它就是东周时期十分有名的一座都城。从相关记载来看,公元前770年,郑国将他们的国都迁到了今新郑溱水附近,他们大约在这里生活了395年,之后,为了区别于其它省的“郑”,人们将其称为“新郑”。你可能知道,郑韩故城总的来说应当是东周时代较为典型的“双城制”都城,如果你比较熟悉战国历史,应该会听过郑国渠的故事,如果你不大熟悉这件事,也没关系,在后面的内容里我会提到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郑溱水

我们继续来看,考古人员们后来看到了什么惊人的发现,他们看到在距离胡庄大幕不远处有2座小土堆,这些土堆约有十多米高。这两个土堆和周围一望无际的平原相比,他们相信,这绝对是人工堆砌的产物,它们很可能是古墓,当一行人来到这个土堆的最顶端后,眼前的一幕让他们的心顿时凉了半截,他们看到这里就好些个盗洞,这么看来,他们的猜测没有错,他们找到的两座土堆也是古墓,显然,位于西面的这座大墓已经被光顾过了,这座大墓可能也如同他们在东面找到的这座大幕一样,早已空空如也。所幸的是,西面的这座墓虽说被盗了,但被盗掘的情况不是特别严重,在这所大墓里,他们找到了不少乐器、兵器、车马器和玉器等文物,算下来约有300多件,这其中还包括不少青铜盘、铜矛以及铜戈等青铜器物。这些文物,规格之高,造型之美让人咋说,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蟠虺纹曲耳铜鼎就是这批文物中的一大精品。

蟠虺纹曲耳铜鼎

在胡庄大墓里,最吸引人的恐怕就是这个蟠虺纹曲耳铜鼎,它的名字虽说很复杂,但却异常精美,但总的来说,专家们根据大墓的结构等因素来分析,只能确定它是战国时期韩国王室的大墓,直到人们注意到出土文物上的铭文后,他们才确定他们看到的这座古墓是战国晚期韩国君主的王陵。

有专家指出,新郑胡庄大墓里这2个看上去十分显眼的大墓,首先确定的1号墓是王妃的,人们在另一座大墓里发现了这个青铜戈,根据上面的铭文从而判断出这是韩桓惠王的墓;在他们找到的90件铜器上,有好几组都出现了“王后”和“太后”等字样的刻铭,并且还出现了“少府”、“左库”等韩国官署的名称,这些字迹让专家们肯定这是一组战国晚期的韩国王陵,眼看,胡庄大幕的墓主人是谁有了不小的进展,而且,有件陪葬品还出现了“韩王三十年”这样的记载,从春秋战国韩国历代君主在位的时间来看,他们发现只有一位韩国君主的在位时间超过三十年,他就是韩桓惠王。

韩桓惠王

说到韩桓惠王,就不得不说说韩桓惠王当年的那则“妙计”,历史上,当他们面临来自秦国的威胁之际,韩国那些君臣们,想出的办法是,派出一名善于兴修水利的人,让人去当说客,帮助秦国新建一项水利工程,也就是后来的郑国渠。韩国的目的起初只是希望,秦国能借此将人力和物力大量投入到修建水利大工程的“泥潭”之上,这样一来,就能给韩国腾出喘息的机会,顺便还能消耗一波秦国的国力,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疲秦之计。韩桓惠王觉得这一计策还算不错,最终也真的采纳了,并且派出了郑国著名的水利专家前往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秦国在大局的把控下,觉得郑国的建议不失为良策,也就欣然答应了,在那之后,他们开始安排人手修建这个足足三百多里的水利工程。遗憾的是,韩国的这个策略,并没有帮到他们,反而砸了自己的脚,在我们看来,郑国渠的修建并没有让秦国的实力有所削弱,事实是这片肥沃的土地,战备充分的地方反倒让秦国白白多出了一个大粮仓,某种程度上来说,郑国渠的修建反而加速了韩国最先被灭掉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国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