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黄河,途经城市很多,但穿城而过的很少,滨州是一个。

五一前,黄河楼正式对外开放。登楼远眺,蓝天下,母亲河与城市深情相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河之洲。 (赵利军 摄影)

千百年来,滨州人喝的是黄河水,种的是黄河土。从老北镇到新滨州,这座城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因黄河而美。尤其今天,引黄供水覆盖了全市95%以上人口和绝大部分工农业生产。因而,“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黄河精神成了我们的DNA。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总体布局,着眼协调推进、强调绿色发展、注重文化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将黄河元素转换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让黄河为城市赋能,让城市为黄河生态加分。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滨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努力方向。

治理为要,打造黄河下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滨州样板”。2020年,共投资66.43亿元,实施了49项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完成骨干河道治理260公里,除险加固病险水闸21座、水库6座,实现了对全市骨干河道全流域、全覆盖治理。新增调蓄能力1亿方,骨干河道基本治理一遍,防灾减灾能力跨上新台阶。

“出了家门就能看到黄河,为了防水患,每家每户都筑台子,一家比一家高,就怕发大水淹了家。”惠民县大年陈镇67岁刘庆炎感慨地说。2018年,他所在的刘家圈村和周边四个村居迁入新楼房,彻底结束了“担惊受怕”的日子。

盐碱,也曾是滨州人对抗的历史大敌。越往北,土地的盐碱性越大。引黄压碱,成了根治良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滨州利用黄河水资源,打造滨州城区特有的水系风景。

滨州小开河引黄灌区有127种鸟类,成为鸟类乐园。

1998年底,滨州小开河引黄灌区建成通水。它是全国第一个引黄灌区国家级湿地公园,也是黄三角唯一、水利部重点灌溉试验站,解决了近50万人吃苦咸水的问题!而今,小开河成了“林水一体、荷香四溢”的绿色景观长廊,湿地总面积728.45公顷,湿地率达82.2%,有各类物种678种,从原来的“碱蓬满地”变成了“生态乐园”。

博兴县乔庄镇依托黄河资源进行淡水养殖,目前虾池达1.2万个,养虾户3200余户,年产量2万吨,产值10亿元。

今天,在黄河水的滋养下,滨州正打造千亿级粮食产业集群,沾化冬枣、阳信鸭梨的品质、产量逐年提高。2020年,粮食种植面积880万亩、总产370万吨;2021年,滨州将建设高标准农田5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80万亩,总产量达到370万吨以上。

如今,滨州吹响了从“四环五海”时代向“黄河时代”迈进的城市号角。其中,科创力量不可或缺。

黄河畔,以“五院十校N基地”为支撑的全域创新格局加速形成,渤海科创城、大型智能公共实训基地、中国铝谷科技创新综合体等纳入省“十四五”规划重点推进,滨州已成为山东省乃至环渤海区域科创发展版图中的重要一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龙江湿地美丽画卷。(刘刚 摄影)

黄河楼的建成开放,成为滨州新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元素。

大美黄河,大美滨州。充分利用黄河“穿城而过”的资源禀赋,我市正在加快黄河中央生态公园、黄河楼及蒲湖文创园、黄河植物园、黄河运动园、黄河农业园、黄河大道等项目建设,打造沿黄生态带、南海湿地、龙江湿地“一带两湿地”生态格局。让黄河成为滨州的“王炸”,让滨州成为黄河的新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