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长三角各城市承担着共同的使命,应急安全合作前景广阔,要坚持好、完善好长三角区域应急防灾减灾的联动机制,实现互联互通、融合创新、一体发展。”5月9日,首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落下帷幕,与会嘉宾专家们如是说。

从地图上看,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共生长三角,山水相连、地缘相近;在人文社会方面,“四兄弟”人缘相亲、文化相通;在经济发展上,三省一市经济相融,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各具特色又有很强的互补性。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大背景下,长三角城市发展与安全新篇章已然可期。

用创新破解“发展与安全”难题

“像长三角这种量级的大城市群,其发展的风险确实也是很大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运敏说,要解决长三角发展与安全的问题关键是要建立好体系、手段与方法。他以手段为例说,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来助推城市风险管理模式的创新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多维度实时数据的互联互通,并智能分析预判风险点和风险级别,做到科学化预警、实效化处置。

面对发展与安全这个题目,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颇有感触。他坦言,如今仍然有不少公众认为化工一定是充满安全隐患的行业,实则不然。“做好绿色化工就是做好该行业的发展与安全。”作为扎根化工领域多年的资深人士,他呼吁,有关部门在科研规划设计时为绿色化工相关领域项目发展提供通道,从而促进化工领域人才不断把创新技术转化到传统行业里。

协同发力中统筹是关键

“‘十四五’将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风险凸显期、叠加期。”上海突发事件应对专家组组长柴俊勇直言不讳地说,在此前几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留下的隐患与矛盾有可能在“十四五”期间显现。此外,长三角当下的应急产业还存在着小散弱的情况,亟须织好一张网,让各省市在区域内进行合理分工规划。对此,他建议组建国家层面包括省市层面的应急管理委员会,来进一步理顺应急管理体制,同时建立若干个长三角应急管理互助区,在物资储备、救助力量、应急响应等方面进行联动。

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教授袁宏永同样表达了统筹的重要性。他说,由于城市物资、能量、资源的高度集中,人们对于未知灾害的预见能力远远不够,而像长三角这样的超大城市群,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灾害、风险出现。

落实主体责任下好“先手棋”

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江苏应急管理深度融入并下好一步步“先手棋”。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在全国率先开始实体化运行安委办,省市县三级应急管理部门共设166个安委办工作机构;压紧压实应急安全责任体系,印发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制定省级部门职责清单,差异化考核安全生产履职情况;出台企业落实主体责任“20条”事项清单,组织开展“百团进百万企业”学习宣讲;精准防控重大安全风险,全省部署开展违法违规“小化工”专项整治,在全国率先开展涉及20个行业领域的危化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在全国率先出台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规定……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陈静表示,作为今年的轮值方,江苏将在区域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对上继续探索,构建区域性预案体系。此外,在应急理论、技术、人才、支撑等方面也正着手推动应急研究联盟建设,力争融入长三角科研力量,共同推动长三角应急协同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江苏经济报记者 刘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