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古蔺县太平镇红军长征四渡赤水陈列馆,一枚印有“抗战到底”四个字的银戒指异常醒目。

这是太平镇王秀春的父亲和祖父当年在救下一名受伤的红军后得到的谢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5年2月,红军来到太平镇。之前,国民党四处宣传红军是“长毛贼”,要杀人放火、抢劫财物,鼓动老百姓快跑。家住太平渡的王元寿听说后,带着全家七口人一起躲进山洞里。

很快,一支红军部队在王元寿家院坝里住了下来,在屋檐下歇息、在院坝里垒石烧火做饭。两天后,躲在山洞里的王元寿发现没什么动静,就带着儿子悄悄下山,躲在家附近观察红军。看到红军都住在院坝里,并没有其他举动,王元寿想,这哪是什么“长毛贼”,一不偷二不抢,也没干坏事。出于谨慎,王元寿选择继续观望。

一眨眼,两天过去了。看到在家门口歇息的红军依旧没有任何异动,王元寿便慢慢靠近。此时,红军也发现了王元寿,便上前向王元寿宣传红军的政策,告诉他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为了打倒国民党、让穷苦百姓过好日子的部队。看到红军战土和蔼可亲,王元寿便带着家人从山洞里回到家中。

几天后,红军要走了,但有一名在青岗坡战斗中的伤员张孝谱因伤势过重无法跟随大部队,只能留下养伤。红军大部队走后,国民党部队、地主又回到村中,到处搜查红军的踪迹。

为了安全,王元寿把张孝谱转移到附近的山洞里,每天由10多岁的儿子冒着危险,躲过民团和地主的跟踪,以上山砍柴收草为由给张孝谱送去药品、食物。张孝谱在王元寿两父子的照料下,伤情渐渐好转,身体恢复了不少,于是决定去追赶部队。

这段时间,王元寿父子俩常常听张孝谱讲红军如何打仗、如何救助穷苦群众的事,知道红军是穷人的救星。当知道张孝谱一定要走时,王元寿为他准备了路上的食物,趁着天黑将其一直送到远处的路口。

分别时,张孝谱对王元寿说:“感谢您对我的照顾,我身上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把这枚银戒指送给您吧。”王元寿拿着银戒,借着朦胧的光线,看到上面刻有“抗战到底”四个字。他紧紧地握住戒指,拉着张孝谱的手依依惜别。

王元寿临终前,将在外学手艺的儿子叫到床前,拿出珍藏多年的戒指,叮嘱儿子一定要好好保存。1976年,王元寿的儿子将这枚戒指献给太平渡红军长征纪念馆。目前,这枚戒指已成为国家保护文物。

-END -

摘自《四渡赤水·泸州红色印记》

责编丨谢蕤 樊鸣霄 编辑丨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