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读《浙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4大都市圈、10大枢纽,杭州湾跻身世界级。北部上升,南部下降

2021-05-09

最近,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正式发布《浙江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版),以下简称《浙江2035总规》,这是继广东、山西、海南、吉林之后,全国第五个公示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省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浙江2035总规》,征求意见稿)发布,并进行30天的公示。一般来讲,该征求意见稿,与最终发布的规划,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八九不离十。

从这份征求意见稿来看,里面信息量很大,在这个要管浙江至少15年、远景展望30年的重磅的全省规划走向,这对于温州以及鳌江流域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这里,我们摘取与温州和鳌江流域相关的部分,进行简要解读,不当之处,请批评指点。

“一湾双核、四极多群”

的全省城镇空间格局

在这这份征求意见稿中间,大家最看重的还是全省的城镇空间格局,这涉及到未来区域发展的全省定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走向,因此非常重要,是重中之重。

新的《浙江省城镇空间格局》,提出了“一湾双核、四极多群”的概念,将发展重点更加侧重到浙江北部。环杭州湾定位为世界级湾区,杭州、宁波分别要打造成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海洋中心城市。新版的规划提升了战略格局,让浙江在国际区域竞争中找到定位。

而此前提出的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本次表述为“四极”,即以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为主体的城镇发展极。然而,在“四极”之前,增加了“一湾双核”,即以环杭州湾现代化都市连绵区作为全省的引领。在这“一湾”中,杭州、宁波-舟山作为“双核”,分别冲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海洋中心城市。

可见,相比较此前的四大都市区,本次规划巩固了杭州、宁波两座副省级城市的地位,更侧重环杭州湾区域、长三角核心平原的一体化。毫无疑问,浙江省的发展重心,依旧在浙北,而且明显的加重了分量所在。作为引领浙江发展的杭州湾,未来将肩负建设“世界级湾区”的历史重任,杭州、宁波、绍兴、舟山、嘉兴、湖州等六大城市无疑是浙江发展的重中之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较之下,温州、金义以大城市标准去打造,但其影响力依旧保留在省内,而杭州、宁波则更多地代表浙江参与全国、国际部分领域的城市竞争。对于远离长三角核心平原的温州来讲,环杭州湾大湾区的一体化,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在此基础上,偏居浙南一隅的温州,必然要另起炉灶,打造属于自己的辐射区域。

相比较金华无法独立支撑起一座都市区,需以其境内县级市义乌与中心城市平起平坐、共同支撑,目前,温州具有一定的实力和区域中心城市首位度,但尚且不高,仍需继续提升,发挥引头作用。同时,温州的影响力与辐射范围,不应像金义都市区那样局限在省内,更多要向丽水、赣东、闽北地区拓展腹地所在。

从规划里可以看到,南北界限分明,北部环杭州湾两大双核城市杭州、宁波,加上湖州、嘉兴、绍兴、舟山、余姚-慈溪;共8个城市,南部五地市温州、金义、台州、衢州、丽水明显规划档次低了一级。其实也符合实际情况,浙北发展迅速,浙南明显后劲不足。

目前整个浙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浙北,改革开放第一口红利的浙南温台模式先发优势现在几乎是荡然无存,只能说未来这个差距还会继续被拉大。

余姚-慈溪地位急剧上升

成为浙江第12个“地级市”

具体在详细的空间格局上,我们可以看到全省城市分级的情况。

世界级湾区连绵带: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宁波、舟山;

四大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温州都市圈、金义都市圈;

国家中心城市:杭州、宁波;

区域中心城市:剩余9个地级市,外加余姚-慈溪;

区域节点城市:温岭、临海、诸暨、东阳、永康、长兴、德清、海宁、桐乡、嘉善;

特色县域中心:其他的县和县级市。

当然,我们通过下面这张《浙江省城镇空间格局图》规划,同时也可以“按图索骥”找出两大重要规划变化所在:

一是余姚-慈溪的“红圈”是跟绍兴等9个地级市一样的大小,意味着余姚-慈溪合体将按照地级市的等级和规模来规划建设!这一点是很大的突破,也非常值得关注,在全省63个县级市中,余姚—慈溪是唯一有此待遇的,也是第一次出现在如此高规格的规划中,另外一个特殊的县级市是义乌市,但金华-义乌的搭档由来已久。

二是63个县级市被分为了2类,第一类是紫色的重点建设县级城市,第二类是绿色的普通县级城市。10个重点县级城市分别是:温岭、临海、诸暨、东阳、永康、长兴、德清、海宁、桐乡、嘉善,这10个城市将以建设中等城市为方向,其余普通县级城市将以建设小城市为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姚-慈溪按照地级市建设,这一点非常值得关注,在全省那么多县级市中,余姚—慈溪是唯一被按照地级市规划的。相对于余慈的定位提高,其实他们和温州鳌江流域比较相似,在市域里面都担当着次中心的角色。只是目前两者的差距较大,鳌江流域三县市目前的经济总和,只相当于一个余姚,更不用提强大的慈溪。余慈的整合能被定位为区域中心城市,希望鳌江流域也朝这个方向发展,相互融合,合作共赢。

非常遗憾的是,温州鳌江流域的三个县市,龙港、平阳、苍南和泰顺、文成一样,只是第二类是绿色的普通县级城市。就连10个重点县级城市名额也是没有列入,都是小城市,以建设中等城市为方向目标也是没有达到,今后而言,其发展定位不明确,尚需下大力气去省里争取一个建设中等城市名额,任重道远啊!

全 省 海 洋“二带四片”

交通3个1小时省内畅达

即沿岸带、近海带,杭州湾南岸陆海一体化区、甬台象山港-三门湾陆海一体化区、台州湾陆海一体化区、温州瓯江口陆海一体化区。这里主要还是以地级市为主,县级地方就是甬台象山港-三门湾陆海一体化区、鳌江流域没有份额。

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浙江,海洋一直是浙江相关规划及经济发展的重点。其中,作为国家级海洋经济示范的温州瓯江口新区,未来将迎来发展红利。

在环杭州湾大湾区一体化并成为浙江全省引领的背景之下,温州瓯江口陆海一体化区,更应将范围扩展至整个温州南北两岸的乐清,苍南,共筑大温州湾区城市。

对于温州来讲,瓯洞一体化、推进撤(县)市设区,应成为打造瓯江口湾区城市的首要工作。只有扫除了行政障碍,具体项目的推进才能事半功倍。

从示意图看,乐清湾纳入了瓯江口陆海一体化区,在此过程中,温州应与温岭、玉环加强协作,可惜鳌江流域没有任何标识,尚是一片空白,非常遗憾!

在立体化交通网络上,浙江设置了“内畅外达”的目标。

对外:1天达全球,半天达邻近国; 对内:1小时内,城市间、市域城镇间、城区间畅达。在轨道交通上,打造六纵六横的通道,形成10大枢纽。

国际性枢纽:杭州、甬-舟;全国性枢纽:温州、金义;区域性枢纽:湖州、嘉兴、绍兴、衢州、台州、丽水。11个地级市,3个类别,各个是枢纽。

瓯南没有区域节点城市

消失的--瑞安永嘉乐清

在城镇化路径上,浙江提出了“做强中心、做特县域、做精城镇”的思路。做强中心,意味着要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市中心将回归C位;做特县域,意味着县、县级市将优化特色,不再扩张;做精城镇,意味着要做好精准的城镇化治理,提升城镇发展质量。由此可见,弱中心的城市有望迎来“撤县设区”,例如嘉兴、温州。而传统的县级强市,则进一步做好特色。

在“一湾双核、四极多群” 的城镇空间格局之下,除了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极外,这里面主要双核是杭州、宁波。实际上温州和金义和其余7座地级市其实单位一样,均被确立为以设区市为中心的城镇集群。同时,均为县级市的慈溪-余姚,被提升至与这7座地级市相同地位。

除了上述城市,嘉善、海宁、桐乡、长兴、德清、诸暨、东阳、永康、临海、温岭被确认为区域节点城市,其他县、县级市被确认为特色县域中心。然而在温州境内,永嘉、乐清、瑞安3县(县级市),直接没有任何标注,消失在地图之上。即便两地合一标注为特色县域中心的嵊州-新昌,也是共同出现。

这是除了被拔高的慈溪-余姚、与金华中心城区共同支撑都市区的义乌之外,仅有消失的3县(县级市),与近年撤县(市)设区的富阳、临安、上虞、柯桥、洞头、奉化一样,没有任何标识。可见,永嘉、乐清、瑞安在省国土空间规划中,直接被纳入温州中心城区范围内,不再独立打造区域节点城市或特色县域中心,而是合力做大、做强温州中心城区。

这与温州“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一主一副,一主包括温州市区、永嘉县城、乐清市区、瑞安市区在内的75个镇街作为市域主中心,完全相同。可见,未来浙江省在重点打造环杭州湾大湾区的同时,依旧支撑温州做大、做强,支撑起浙南中心城市地位。由此看来,永嘉、乐清、瑞安同时撤县(市)设区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遗憾的是,温州“十四五”规划中作为南部副中心鳌江流域的龙港、平阳、苍南,在省国土空间规划中只是3座特色县域中心,而非区域节点城市。即便是距离相近的嵊州、新昌,也合二为一表述为嵊州-新昌特色县域中心。看来在全省层面,还是要看经济发展高低决定区域城市定位,没有实力就没有发言权。

由此可见,2019年9月撤镇设市的全国首个新型城市化镇改市试点龙港市,目前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看,依旧是发展高度欠缺,经济规模过小,凭借一地之力,确实是无法支撑起一座浙南闽北区域中心节点城市。因此,今后温州南部的龙港、平阳、苍南三地确实有必要作适当调整,早日争取发展成为一座全省的区域节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