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核心提示」

平均每小时增加超1万例确诊病例、60例死亡病例,印度成为全球疫情新的风暴眼。一直有“世界药房”之称的印度,作为氧气、疫苗出口大国,此次为何遭遇氧气、疫苗短板制约?

作者| 李鑫

编辑| 邢昀

过去24小时内,印度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40万例,再次刷新全球单日单国新增确诊病例最高记录。

印度疫情二度爆发,使得全球抗疫重新变得严峻。

世卫组织驻印度代表罗代里科·奥弗林表示,印度目前已经出现了传染性更强的变异毒株,并且病毒适应性也更强,难以用模型预测感染趋势。

作为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印度的疫情反弹,让亚洲邻国以及美英等国面临着较大的输入性风险。有分析认为,突变的病毒,不排除被带到全球,让疫苗的研发和生产措手不及。

一直有“世界药房”之称的印度,作为氧气、疫苗出口大国,此次为何遭遇氧气、疫苗短板制约?

1、疫情二度爆发

仔细回顾印度疫情二度爆发,政府的表现值得反思。印度反对党领导人曾致信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对政府防疫不力表达不满,批评莫迪将印度置于“危险境地”。

2021年1月至2月之间,印度日新增病例数一度下探万人以下,印度疫情迎来短暂的平稳期。

然而,印度政府忽视了这来之不易的时间窗,在3月放松了疫情管控,不但开放了大型宗教节日活动,同时放开地方选举的政治集会,为第二波爆发埋下隐患。

参加今年印度圣水沐浴节(又称大壶节)的人数达到数千万。虽然印度官方规定,社交距离要保持1.8米以上,但实际上恒河岸边没有人正确戴口罩,聚集的人群如同“下饺子”。

对此,印度总理莫迪虽然担心,他在推特上有所表态,但并不强硬:“为了加强防疫,圣水沐浴节从现在开始应该只是象征性的。”

印度本身的政治结构也助推了疫情的蔓延发展。

由于各邦的语言、宗教和地理环境差别很大,独立后的印度实行联邦制。这意味着各邦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有较大的权限,可以更自主的执行防控措施。

这种独立松散的结构,也让如今的印度陷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互相指责。

以印度德里氧气厂建厂为例,此前印度中央政府消息人士曾表示,因德里政府不发放许可,在德里建设8座变压吸附(PSA)氧气生产工厂的计划被拖延。而德里政府并不认同,他们称这些工厂本应由卫生部使用总理援助基金设立,但是各邦政府没有收到一分钱,工厂本该在2020年12月就完工并交付。

财新报道援引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改革开放论坛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马加力的表述,印度无法像中国这样做到对疫情“严防死守”,其一大原因是制度性缺陷,这种缺陷直接导致了各邦政府“各行其是”。

2、氧气告急

目前,印度公立医院已不堪重负,医护人员感染、床位紧缺、医用氧气供不应求;私立医院同样堪忧,即便住院费飙升依然一床难求。

2020年9月,印度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已突破500万,仅次于美国,这一度造成印度医用氧气严重短缺。有印度医生曾透露一瓶氧气的价格比原来涨了10倍甚至20倍。

然而,疫情二度爆发,带来的确诊人数激增,当下印度面临的氧气短缺问题要比去年严重得多。

据BBC报道,2020年9月中旬,印度每日新增新冠病例约为9万例。而在今年4月初,该国每日新增病例数约为14.4万例。近期疫情形势更是急剧恶化,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连续超过40万例。

短时间内病患的激增造成氧气短缺。

印度虽然是氧气出口大国,但是仍然短板明显。例如,氧气的运输、储存充装就是个大麻烦。印度绝大多数生产氧气的工厂位于该国东部地区,比如奥里萨邦和贾坎德邦等工业发达的邦,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德里和孟买等城市却位于印度北部和西部,相隔甚远。

至于储存,液态氧需要低温储存,只能使用特制钢瓶和气罐车储存和运输。据BBC和美国《福布斯》杂志报道,印度大部分医用氧气都是通过氧气罐车来进行运输的,而充装后的大容量液氧储罐只能通过陆路或铁路运输,不能空运。

充装氧气也是一个耗时的过程。

据报道,氧气罐车通常在制氧厂外排上几个小时的队,而装满一个液氧储罐大约需要两个小时。驶离制氧厂后,这些氧气罐车还需要花上几个小时才能到达邦内或邦外的各个城镇。安全起见,氧气罐车的行车速度不能超过每小时40公里,而且通常需要避开夜间行驶。

3、疫苗紧缺

短期救急的氧气紧缺,长期治本的疫苗同样不足。

印度本是疫苗大国,新冠疫情爆发之前,印度生产的疫苗占全球约60%的市场份额,全球第一,每年向超过150个国家出口15亿剂疫苗。即便是在新冠疫苗这一款的产能上,印度的产能也仅次于中国、美国、德国、比利时,位列全球第五。

然而如今印度却深陷入疫苗荒。印度ANI新闻网7日报道称,在印度安得拉邦一个新冠疫苗接种点,民众为接种疫苗发生争抢,现场一度十分混乱。警方随后将人群拉开,恢复接种秩序。

事实上,印度这次疫苗荒和美国有直接关系。2020年4月,美国以《国防生产法》对疫苗原材料实施出口管制,这项禁令延续至今。这直接掐住了印度疫苗生产企业喉咙,据印度媒体报道,如果美国不提供37种关键原料,印度疫苗生产线将在几周内停产。

危机关头,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商、印度血清研究所首席执行官甚至在社交媒体推特上艾特美国总统拜登,要求他解除涉及疫苗原材料的出口禁令。

美方态度原本十分含混,但迫于国内外压力,终于在4月底答应向印度提供阿斯利康疫苗所需的原材料。

印度方面的消极态度,也拖慢了印度老百姓接种进度。

目前莫迪政府只放宽了辉瑞、莫得纳、强生等公司在印度生产疫苗的审批。至于和海外公司的具体对接,印度联邦政府将疫苗采购的决定权,交给各邦政府和公司。

印度卫生经济学家里约·约翰(Rijo M John)对于莫迪政府所采取的疫苗采购方法提出了批评,他认为印度联邦政府应该组织疫苗进口,并免费提供给民众。如果将是否进口疫苗的决定权下放给各邦政府,有些邦可能因为负担不起这笔费用,而向民众收取疫苗接种费用,进而造成很多民众负担不起。

莫迪政府目前更坚持购买印度本土企业生产疫苗用于接种。据路透社4月27日报道,包括印度血清研究所生产的阿斯利康疫苗和巴拉特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疫苗。为了保证和支持国内疫苗生产,政府还在4月首次向国内疫苗生产商预付了费用。

印度疫情的强力反弹,给全球抗疫增加了新难度,也拉响了更大的警钟。面对新冠病毒,必须全球“一盘棋”,任何一个国家存在短板,都有可能酝酿成危及全球的黑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