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忻州网讯(梁春霞)5月8日下午,忻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新亮就忻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忻州市代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忻州市杂粮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忻州市长城保护条例》三部地方性法规的相关情况行了发布。市新闻中心主任尹新凤主持新闻发布会。

忻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新亮介绍相关情况

武新亮介绍,2020年,忻州市人大常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全市转型发展和民生需要,坚持“小切口”精准立法,突出地方特色、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引领、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圆满完成了市人大常委会2020年立法计划,制定出台了三部地方性法规,为推动忻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三部地方性法规的颁布实施,是推进法治忻州建设的重要成果,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开放、推动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遗产、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忻州市杂粮产业发展促进条例》经忻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2020年12月24日审议通过,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2021年3月31日批准,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共26条,从立法目的、适用范围、遵循原则、规划编制、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产业支持、产业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主要目的是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助力打造忻州市“中国杂粮之都”,服务杂粮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是忻州市农业转型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战略举措,也是忻州市在转型发展上趟出来的一条新路。针对杂粮产业开展“小切口”立法是市委确定的重点立法项目,在这方面国家和省都没有直接的上位法,属于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创新性立法的新的尝试。

《忻州市代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经忻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2020年11月3日审议通过,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2021年1月15日批准,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共28条,从保护原则、保护规划、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代县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发挥资源优势,打造旅游品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代县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法制保障。

《忻州市长城保护条例》经忻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2020年12月24日审议通过,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2021年1月15日批准,2021年1月25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实施。该条例共34条,从长城保护、管理、研究、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旨在加强对长城保护,规范利用行为,弘扬长城文化,发扬长城精神,实现永续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忻州市新闻中心主任尹新凤主持新闻发布会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三部法规作为普法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切实抓好法规的贯彻实施,以法治力量促进忻州市高质量高速度赶超型跨越式发展。

忻州市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树明回答记者提问

在发布会现场,忻州市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树明就三部地方性法规出台的背景、现实作用、目的意义等方面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提问

记者提问:大家都知道,近年来忻州市一直在着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法制保障,请谈一谈《忻州市代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立法过程,谢谢。

答:《忻州市代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制定前后延续了近三年时间,条例名称也多次变更,从2018年开始,连续三年列入市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计划中,2018年,代县人大首次提出代州古城保护的立法建议,经过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决定列入当年的立法计划,当时的法规名称是《代州古城保护条例》,随即代县人大着手开始条例的起草工作,2018年8月,市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进行了初次审议,初审后,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对代州古城的管理和保护现状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代州古城边界不清晰,现存的代州古城无法确定准确的范围,主任会议责成法工委对代州古城做进一步调研。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又将该立法项目列入立法计划,在立法过程中,我们一度试图以代州古城风貌保护入手进行立法,但是由于古城历史风貌比较零散,形成的草案也不太成熟,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和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主任会议最后决定,以《忻州市代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列入2020年立法计划,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完成了法规草案的起草任务,又经过近半年的调研修改后,于2020年11月3日忻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这个法规,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已于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该条例的出台,必将对代县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修复、管理和利用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对弘扬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代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记者提问:刚才听武主任介绍说忻州市制定出台了《忻州市杂粮产业发展促进条例》,请问该条例的制定背景是什么?出台《条例》对我市杂粮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有什么现实作用?请介绍一下。

答:杂粮生产种植在忻州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杂粮产业,推动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忻州市农业转型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战略举措;也是忻州市在农业转型发展上趟出来的一条新路。为了将忻州“中国杂粮之都”的品牌推向世界,示范引领山西农业现代化发展,走出一条以忻州为核心、带动全省、辐射华北的具有中国特色、山西特点、产业优势的国际化发展道路,也为忻州市杂粮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市人大常委会审时度势,及时提出针对杂粮产业发展开展地方立法,并被市委确定为2020年重点立法项目。《忻州市杂粮产业发展促进条例》的出台,必将为推动忻州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忻州杂粮特色优势牌,推进忻州市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巩固和提升忻州市杂粮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杂粮产业提质增效起到引领、推动、保障和规范作用。

记者提问:忻州市是全省长城分布最大的区域,请谈一谈制定《忻州市长城保护条例》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谢谢。

答: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以其上下两千年、纵横数万里的时空跨度成为人类历史上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和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景观,在中华文明史和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与地位。忻州市作为山西省的版图大市,是全省长城分布最大的区域,据统计全市14个县(市、区)中除定襄县外,其它13个县(市、区)都有长城遗存。忻州长城包括战国、秦、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宋、明等朝代和时期,全市长城遗存总长度1000多公里,占山西全省长城遗存的近三分之一。做好长城保护对于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加强对长城保护工作,规范长城利用行为,传承长城精神,弘扬长城文化,市人大常委会将《忻州市长城保护条例》列为2020年立法计划,全面开展长城保护立法,《条例》的出台必将为我市长城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也为增强全社会的长城保护意识,营造长城保护的良好氛围,推动忻州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闻发布会现场

悦读忻州:诗里诗外情正浓

品读忻州:怎一个“宜”字了得

忻州古城:好一幅家山归梦图

郭奔胜:再读忻州 年轮不朽 这里有戏

读懂忻州:梦想正在起飞

【文明城市巡礼】老城不老 新城创新

特大喜讯!忻州市、静乐县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扩散!忻州公交车最新路线表!

张红丽原创音乐MV《你好忻州》唱出故乡亲情 唱响美丽忻州

郑连生: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让文明成为忻州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