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剧《觉醒年代》虽于不久前迎来结局,但大众对于这部电视剧的赞美和热议仍在持续升温。《觉醒年代》以“南陈北李”从相识、相知到相约建党的革命故事为叙事主线,展现出从新文化运动到成立这段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圈粉无数。截至4月11日,该剧在豆瓣电影的评分高达9.2分,超70%的用户打出了5星满分。剧中,蔡元培、钱玄同、鲁迅、俞秀松等多位绍兴人次第登场,绍兴菜、绍兴话、越剧、女儿红等绍兴元素不断出现,引发了观众对绍兴这座城市和绍兴文化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绍兴仓桥直街历史保护区

重温红色记忆

笔者在某网播平台上全程开弹幕看完了《觉醒年代》,不少人在弹幕中表示被蔡校长常在话尾加个“哦”的绍兴口音吸引。从“铁屋之辩”到《狂人日记》,剧中每逢鲁迅先生出场或是有新作诞生,也都会伴随着刷屏的弹幕——或是学生时代背诵过的鲁迅文章片段,或是回忆自己曾经在课桌上刻下的“早”字,或是说想去鲁迅故居看看。

“首先我要感谢绍兴,是绍兴为我提供了很多创作素材。历史上,绍兴走出了大量革命先辈和文化先哲。可以说,绍兴人在新文化运动中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党史专家、《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说,“2014年在创作《觉醒年代》剧本前我又一次到访绍兴,参观了蔡元培故居和鲁迅故居,收获了很多灵感。在剧中,我重点刻画了蔡元培、鲁迅、周恩来三个绍兴人。当然剧中还有其他绍兴人,比如俞秀松、周作人、陶孟和、钱玄同等。”

不仅是在“觉醒时代”里,在的历史上,许多绍兴人、发生在绍兴的故事都已永载史册。绍兴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赵玲华介绍说:“绍兴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还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绍兴都有着重要地位。萧绍农民运动是领导的全国第一次有组织、有纲领的农民运动。绍兴是浙江省第一个召开县级党员代表大会的地方。抗日战争时期,绍兴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早期党员中,俞秀松、张秋人、汪寿华、王一飞、梁柏台、宣侠父、叶天底、何赤华等一大批绍兴人为党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迎接建党百年,我们要从革命遗址遗迹,从我们熟悉的人和事、熟悉的地方,去寻找力量的源泉,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的价值和意义,这是时代所需,也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绍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何俊杰表示,近年来,绍兴红色旅游活力迸发,许多红色遗址成为游人的打卡地,红色旅游资源散发着强大的吸引力。

探寻千年文脉

“自1953年以来,凡是接受了义务教育的日本人,都学过鲁迅先生的《故乡》。我还在汉文课上学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这一故事。”在不久前举行的2021“东亚文化之都·绍兴活动年”开幕式上,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大使级总领事矶俣秋男在致辞中说,“绍兴这座城市在日本广为人知。日本各地有100多个禹王遗迹和禹王庙,绍兴特产黄酒在日本也被称为绍兴酒。”

从古至今,虽地处江南“边缘”,绍兴却一直是华夏大地上的一方文化高地。9000多年前的小黄山遗址、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存,都是人类文明最珍贵的遗存。“古有三贤,越兼其二”——舜、禹在绍兴的大地上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再到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国,称越国,绍兴成为越国的都城;秦汉之时,秦王政称会稽郡,绍兴成为天下名郡;晋唐之时,绍兴才俊不绝,曲水流觞,风雅天下;明清之时,绍兴更是文有峻骨,士如鲫多,才情义侠,光映古今。

如今走进绍兴古城,感受着绍兴的大禹文化、阳明文化、鲁迅文化、黄酒文化、书法文化,看着这座并不算大的城市和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风貌,再联想到绍兴历史上荡气回肠的故事和彪炳史册的人物,反差之中更能体悟绍兴文化的内涵,定会再一次赞叹这座2500多年来城址未变的城市中,蕴含着无穷的文化魅力。

去年9月,绍兴凭借深厚的文化积淀,当选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使绍兴文化高地得到了国际层面的高度认可,为推动绍兴文化和旅游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平台,成为绍兴文化走向国际的又一张“金名片”。对此,绍兴充分调动政府、学术院团、社会机构和民间力量,统战、外办、教育、商务、体育等几十个部门协同工作,开展以“文脉千年、寻梦绍兴”为主题的2021“东亚文化之都·绍兴活动年”。该活动年分“风韵越州、风骨越书、风流越士、风雅诗词、风源心学、风味越酿、风华越游、风采越动、风尚越音、风范越俗、风姿越艺”11个越风篇章,全年举办10项重点活动,整合协同60余项相关活动,进一步展示绍兴的人文底蕴、物华天宝。

谱写老城新篇

“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是美好生活的标配。在评价一座城市是否‘美’的时候,我们会从‘生态’的角度来评价,往往忽略了‘文态’。”何俊杰说,“近年来,绍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重塑城市文化体系的决策部署,将文化与经济、产业、城市并列成为绍兴发展的‘四梁八柱’,明确了围绕文创大走廊和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浙东运河文化带、古越文明文化带‘一廊三带’的发展规划布局,出台了三年行动计划、文化产业扶持政策等系列政策措施,目的就是要重塑绍兴的文态格局,彰显了文化建设的地位。”

在重塑城市文化体系中,古城复兴计划是其重要一环。为了能够让绍兴这座“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真正活起来、火起来,绍兴坚决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文化传承、文旅融合、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从体制机制入手,制定了《绍兴古城保护条例》,成立了“名城保护办公室”,建立了古城保护基金,全方位推动绍兴古城在保持原生态的前提下实现复兴。据悉,自2019年《绍兴古城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以来,绍兴已陆续启动基础性与实施类保护利用清单项目60多个,“十四五”期间,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总投资将达300多亿元,其中2021年将投入40亿元。

“当前,我们正在实施‘古城故事牌’计划,在古城内设置100个故事牌,游客扫码就可以获取相应的音频、视频、文字等信息,了解绍兴故事。”何俊杰说,“一座城市的文脉,就是靠一个个人和他们的故事接续的,绍兴就是这样一座有酒有故事的城市。无论是古城复兴还是重塑城市文化体系,都是为了实现主客共享的目标。要让游客更向往,就要把文化‘做厚’‘做活’,要让居民更幸福,就要真正让秀丽如画的山水风光与丰富的历史文化滋润着人们的生活,让每一个人都能在绍兴诗意的生活里,不断向上、向善。”

作者/来源:用户611627792106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