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昨天写了一篇北京悍匪王立华的文章,因为现代刑事案件我没有写过,为此我还请教了几个专业人士,尽管还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是广大读者还是很包容的。

这篇文章在头条里面非常火,好几个人给我发私信,其中有一个私信对我的触动比较大,原文是这样:
我看很多人把王立华走上犯罪的道路归结于他的小学老师,认为老师歧视他,老师还不让其他同学和他来往,从而使他更加叛逆,这是犯罪的根源。
其实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小时候最关心自己的是自己的父母和家里人,长大后除了父母和家里人,还有自己的爱人和孩子。每个人都是这样。
因为我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好,除了父母和姐姐,也没有同学们和我玩,后来我到北京打工,现在小有所成。我感觉老师、同学对自己不好是正常,对自己好是幸运。
我是非常赞同他的观点的,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这种逆袭的人,我的身边还不止一个。
我有一个体会,和体制人吃饭的时候,谈的最多的是谁当最大的官,和体制外人吃饭的时候,谈是最多的时候是谁赚了最多的钱。
而只有真正的好朋友才会问你的身体怎么样,孩子怎么样,你过得怎么样?而这也是衡量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标准。
和父母打电话的时候,他问的最多的就是身体、孩子和家庭。而和真正的好朋友聊天的时候才会涉及这个,更多的聊天基本上都与此无关。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提问:是工作重要还是家里事情重要?
如果工作是为了更好的家庭生活,这两者是一致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并不一致,比如体制内的工作,绝大多数是没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推材料,为了一个词搞半天,笔者有一次推材料,是用“挑选”好,是用“选择”好,是用“筛选”好,是用“遴选”好。
最后争论半天,而领导也把这个当作写作水平的重要标志,用现在的观点看来,这也有意义,因为可以极大地磨练人的心性。而佛家念经的意义也在于此,枯燥的经文,念得振振有词、激情澎湃,需要相当的心性。
最后祝每个朋友都有几个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