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在印度这轮灾难般的疫情中,有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在印度产生了新的突变。印度政府5月5日宣布,在对印度的27个邦约13000个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后发现,共3532个样本携带有已知的主要新冠变种毒株类型,其中1527例为在印度被发现的B.1.617双重变异毒株。

4月底,世卫组织宣称,这个名为B.1.617的变异毒株已在全球17个国家被检测出。但截至目前,世卫组织目前只将印度B.1.617列为“值得注意的变种”,尚未将其列为英国、南非、巴西发现变异毒株所属的“值得警惕的变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剑桥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公布了一项“含金量极高”的印度变异毒株的研究成果,这是目前第一个关于印度变异毒株B.1.617的血清学数据,因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个名为Gupta的剑桥研究小组在推特上解释了研究发现的数据。从数据来看,印度变异毒株具有“双突变”,分别是E484Q和L452,E484Q是一个具有潜在抗体逃逸的突变。在接种1剂辉瑞新冠疫苗的情况下,与原始毒株比,E484Q会使抗体血清中和活性下降6倍,而L452会下降4倍。但奇怪的是,虽然病毒出现“双突变”,但研究人员发现,E484Q和L452一起也只会使血清中和活性下降4倍。

简单来说,就是印度首次发现的“双突变”与此前的单突变相比,没有变得更危险。事实上,此前南非变异毒株——编号E484K突变的情况更糟糕,它会使血清中和活性下降10倍。

“双突变”与此前单突变相比,没有变得更危险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全球健康研究员迈克尔·海德接受英媒采访时表示,虽然现在关注点都在B.1.617变异毒株上,但从传染病学角度来讲,造成呼吸道传染病大范围传播的根本原因仍是人群聚集。

印度政府首席科学顾问维杰·拉科万表示,目前疫苗对新冠病毒变种仍是有效的。但他同时也提醒说,我们应该做好准备,科学地应对新冠病毒新变异发生免疫逃逸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