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地产人,这两天并不是一场货值盛宴,而是一场饥饿游戏

杭州几乎所有的大中小房企,国企、本土、外围房企都拼尽了全力,杀红了眼。

和预估的一样,最狰狞的一幕幕全都出现了,亏本拿地竟然成了理所当然。

临安自持40%,祥符自持38%,塘栖自持29%,40块地封顶拼自持,近20个板块创地价新高,这是杭州乃至中国土拍史最疯狂的一天。

但也是全靠“信心”拿地,已经“卷”的没边儿了的地产圈的至暗时刻。

既然不能赚钱,就要想着怎么“省钱”:营销和投拓线继续工具人,成本和工程线成为了核心。

一位从业十年的投拓老兵和我直言:感觉得转行了,没法干了!

并抛出了两个疑问:高自持亏本拿地的逻辑是什么?自持部分后续要如何处理?

7号晚上,很多房企在围绕这两个问题做复盘和重新测算,没人能解释的清楚,只留下和友人一样深深的绝望和无力:没有分流效应,没有捡漏发生,甚至没有爆冷。

电影《悬崖之上》中,由于叛徒的出卖,主人公从跳伞降落的第一刻起, 就已置身于敌人布下的罗网之中。

杭州这场世纪土拍中,各路房企火拼自持,忘我亏本,只想立碑冲量之时,已经在新政的虎视眈眈之中。

刚刚,绍兴新政“如约而至”,“限房价、定品质、公证摇号、提高预售条件”,仿佛是给杭州新政打的小样

悬崖之上,危机边缘,房企这次把“最后一颗子弹”,真的留给了自己

为何都说这次土拍会载入史册呢?

因为杭州集中供地的房地差(精装限价-楼面价)已经远远跌破9000到10000的警戒线。

和广州、重庆、无锡看似火爆(溢价高)的集中供地不同,算上自持城市,杭州30块宅地的房地差平均只有不到7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房地差,再低的资金成本,加上全部车位的回血,利润点依然渺茫。

相当于给购房者免费建房子,还能搭上了厨电五件套

房企在明亏的情况下还大量吃进土地,这是土拍史上第一次出现。

也造就了很多地块并没有出现“强者恒强”:

“地霸”滨江只拿了3块,还有两块是傍着融信,也为滨江今年全面“合作开发,输出品牌“的战略吹响了号角;

勾地最多,本来今天打算重仓富阳的绿城,颗粒无收,测算白做,即便有余粮,心里十分慌;

“过江龙”融信秀了7次肌肉,毕竟集团大佬亲自坐镇,再不拿地就得裁员30%了,当然,最大的赢家也可能是最割肉的站岗王

本来就求稳的万科也只拿了一块,幸亏有SKP宅地保底,而且这种定向合作地块利润不菲

融创预感危机,知道玩不过热点土地,早早布局不愁卖,热度低的下沙,但至少还算主城区。

在同样“能不能拿,比拿不拿错更重要”焦虑之时,中小房企明显策略更冒进,或者说“风控失守”。

所以宋都、建发、广宇、地上,都成了杭州的长期“房东”。

房企本来就是十个锅,八个盖子,中小房企资金成本高,资源有限,一旦暴雷,很难容错。

而这些房企依然挺身而出,化身当代白求恩,不惜亏本,不计成本,为了养活各个条线,保证上下游有吃饭,创造就业机会。

很好的展现了“什么是城市共建商”

但只管前方埋雷,谁管后方踩到?

单次1177亿的惊天交易背后,这么多自持得该如何处理?

对于房企,自持部分,不得抵押,不得销售。预计本次土拍中,这部分不能流通的“沉淀资金”,预计量达到180亿元。

融信、建发、宋都拿地测算之初,可能就把自持部分算给了集团资管中心处理,这样拿地线起码账面不亏

但自持地块前期考验融资,后期考验运营,国内没有很好的处理方式。

商墅、长租公寓、养老公寓、联合办公等等都是出路,但自持运营的回报率可能还不如银行利率。

如果真的靠租金回血,中小房企都不一定能活到等成本摊平的那一天。

但如果运营得当,也就成了他们弯道转型的利器,自持反而成了优势。

对于购房者,自持就是住宅小区的“毒瘤”,你能想象隔壁楼,甚至隔壁单元,就是群租的小姐姐们在通宵老铁带货么?

融信世纪城地块本身狭小,去掉公租25%,自持29%,很难称得上居住氛围。

案名与其叫“再创世纪”,还是叫“利二新苑”更合适。

当然,普通购房者只会沉浸在市场疯狂的错愕中,依旧“闭眼摇”。

这种看好的预期,从房企到房企,再到购房者的传导,才是最可怕的。

房企都愿意终生持有,我们抗战8年算什么?

这样的认知,可以忽略你买的这可能是质量和体验最差的一批房子,房企可能以后不会新建售楼部,弄个临展点草草清盘。

但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杭州是资金最“安全”的蓄水池。

就算略亏,但可以快速收摊,顶多影响排名,不是生死问题,而且还赚了规模或者案例。

如果去三四线,可能血本无归,还回款慢,打不了品牌口碑。

当所有人都接受把鸡蛋放在杭州的篮子里时,不可承受的风险,也就一夜之间来临了,参考突然冷下来的深圳、上海、合肥。

果然,任何人的命运转动,多数并非来自于欲望,而是执念

赚钱他处去,规模里边请”。

双限最严的杭州,本来就不是房企做利润,而是做规模和口碑的城市,很多房企已经沦为杭州的城市代建商。

这次连代建商都不是了,好多项目的利润点还不如余额宝的活期,这是给杭州的贴息借款啊。

这个真的正常吗?那么集中供地政策的意义又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稳定预期?

政策的初衷是不让寡头垄断,但杭州这个城市又值得ALLIN,结果没有规避开发商“抢地潮”的出现,也没能控制住自持率。

规范市场?

这样的房地差不利于房企持续发展,高自持也丧失了个人纯粹的居住感。

杭州住宅产品力倒退和品质的趋同,也肯定是拦不住了。

集中供地本身,会成为下一个短命政策吗?静待6月公告。

而“开门迎客,关门打狗”,本身就是地产界最基本的“黑暗森林法则”。

新的调控政策,土拍机制可以借势而来。

甚至可以说是被倒逼的。

回首历史上的诸多战争大屠杀也意味着大清洗

集中供地这场饥饿状态下的盲盒游戏,拿掉了以往土拍的盛世滤镜,让所有人直面它最残酷的一面。

贪婪、挖坑、盲从。

因为对于集团,关乎着排名,数亿级的融资利息浮动,没有足够的土储将会被挤出市场。

对于片区公司,意味着几百人的饭碗,有没有编制扩充团队,拿地金倾斜。

对于城市总经理和PM,那可能是7位数的年终奖和晋升机会。

部分“技术性躲避”的头部房企,看着中小房企冲进这场自杀式袭击中

如果行情陡变,这次集中供地将导致缺乏准备的房企淘汰甚至破产,包括某些当出头鸟的TOP30。

刚刚路过血雨腥风,差点截胡,幸被干预的绿汀路百亿地块,不禁陷入沉思:

当全民狂欢或者焦虑时,房地产这台已经服役了二十年的产能机器,转动着锋利的齿轮和锉刀,筛选出到底是沙子还是金子。

集中供地,对于只有20余岁的中国房地产,也只是行业阵痛罢了,利润点和风险率更趋向劳动密集型行业。

毕竟现在美女都选择做网红带货了,而不是做看似“高高在上”的置业顾问。

赚快钱时代已经过去,没有能力赚慢钱的房企,就是要被淘汰

这无关乎拿地错误,决策失误,扩张延误。

仅仅是,时代不需要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