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是福建与江西两省的界山,是福建第一名山 ,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武夷山自古以来就是羽流禅家栖息之地,自秦汉以来武夷山上留下了不少宫观、道院和庵堂故址,也是儒家学者倡道讲学之地,更是道教界的三十六小洞天之十六洞天,《云笈七签》中记载:周回一百二十里,名曰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阳县,真人刘少公治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传远古时候,武夷山周边洪水泛滥成灾,黎民百姓遭受洪灾苦不堪言,此时武夷山上住着一彭姓老人,他有彭武、彭夷俩儿子。见洪水泛滥,老人带领老百姓披星戴月,餐风饮露,含辛茹苦地开山治水。彭姓老人活到880岁的时候,被玉帝召上天成仙去了。临走时只留下一把斧子,一柄锄头和一弯弓箭,嘱咐两个儿子要继承祖业,日夜不停地开山治水,为百姓造福,后世尊他为彭祖。彭武、彭夷兄弟俩谨记父亲教诲, 继续带领父老乡亲开山治水,造福黎民百姓,经过他们的努力,本来一片荒蛮的武夷山变成了人间仙境,百姓为了纪念兄弟俩的恩德,便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此山,于是就有了“武夷山”之称。

武夷山不仅山水秀丽,吸引了历代高人雅士、文臣武将在山中或游览、或隐居、或著述、或授徒,前赴后继,你来我往。更是道教修仙羽化的圣地,

相传道教的三十六小洞天的第十六洞天便是武夷山洞,武夷山宛如上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怀仰慕。故吸引无数道教人士潜隐默修,兴建宫观,期荫仙风而功道园融。西汉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平定闽越王馀善叛乱后,摧毁武夷山闽越王城,把山民奉之为神的武夷君列在黄帝、天乙、地乙、泰乙……诸神之后,供众人祭拜。此后,汉朝廷还派遣使者在武夷山幔亭峰腰的巨石上祭祀武夷君,留下汉祀坛遗址。汉朝之后,历代朝廷对武夷君也屡祀不辍。随着道家信仰和神仙传说的盛行,秦时刘少公和魏王子骞等十三道人及潘遇等相继在武夷山选择崖壁洞穴修炼。东汉时期,道教初建,进山修炼的道士渐多。唐宋时,由于官府倡导,道教盛行,宫观、道士活动增多。武夷山中武夷宫、止止庵、三清殿最有代表性。

武夷宫又名会仙观、冲佑观、万年宫,坐落在大王峰的南麓,前临九曲溪口,是历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国六大名观之一。据《武夷山志》记载:武夷宫始建唐天宝年间(742-755年),是武夷山最古老的一座宫殿,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武夷宫初建时,并不在今址上,而是筑屋于一曲的洲渚上,称天宝殿。到了南唐保大二年(944年),元宗李王景为其弟李良佐"辞荣入道",才移建今址,名"会仙观"。会仙观建成后,历代笃信仙家的封建统治者,都不惜花费重金,多次修葺、扩建这座宫殿,改名"仲佑观"。南宋词人辛弃疾、诗人陆游、理学家刘子军、朱熹等都主管过冲佑观。元泰定五年(1328年),改观为宫,称"万年宫"。明正统四年(1439年),道观毁于兵燹。天顺、成化年间(1457-1487年),虽经官府多次拨款修葺,都未能恢复旧观。嘉靖四年(1525年),观又遭火焚,次年修复。进入21世纪,在旅游、文化部门等单位的支持下,武夷宫主殿又重新修复,曾经无比辉煌的武夷宫又出现在世人面前。

止止庵,建于晋代,位于大王峰下水光石后,传说是皇太姥、张湛及鱼道超、鱼道远的修炼之所。尔后又有晋代的娄师钟、唐人薛邴避此修道。代李陶真、李铁笛、李磨镜接踵居此,名之止止庵。南宋名臣李纲曾至此造访道人。嘉定九年(1216年),名士詹琰夫出资重建,并延请著名道士白玉蟾住持。由于环境绝佳,又有高士驻足,因此风流相继,屡有道众居此,甚至还有程斯道在此获异书,黄咸中在此遇仙等神话。后人还在观后建祠,祭祀被封为紫清真人的先辈道士白玉蟾。明景泰中(约1454年),道士王宋端、江一真等修复观宇。正德末年(约1521年),方道明增建。嘉靖十六年(1537年),李元阳主持增建玉皇阁。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由韩士望主持重修。现保存完整的石砌墙基和石刻“止止壶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清殿,建于唐代,位于大王峰下,原属万年宫古建筑群体中之组成部分。民国时将其改为他用,称“中山堂”。武夷山景区开发后重修并恢复旧观,为世人了解武夷山道教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场所。

凝云道院, 建于明代,位于山北马头岩,明隆庆初建, 原称凝云庵或凝庵,清代改为凝云道院,内有凝云阁、息机窝、 呜球亭、涌翠台、莲池、橘隐石等,占地10亩。林则徐曾为题匾。解放后,一度被占为民居,80年代居民迁出,1993年复为道观。

作者/来源:三清邑人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